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梳理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梳理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2 19:1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风趣、幽默、智慧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21 杨氏之子
杨家的儿子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中心句
起因
经过
结果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甚聪惠
思维敏捷,语言幽默
说话有礼貌。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杨氏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推荐阅读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言谈、逸事的志人小说集。
22 手指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五根手指
作用
拟人
1
2
3
4
5
6
中心句
总起

总结
姿态
性格
作用
矮胖肥大
最肯吃苦
不贪功
默默奉献
排比
我们从姿态、性格和作用三个方面了解了大拇指。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大拇指,语言十分幽默和风趣,读的时候能让你联想到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人。
姿态
性格
作用
警察叔叔、宇航员、飞行员、探险家……
姿态
性格
作用
无所事事的人……
姿态
性格
作用
婴儿……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作用,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希望你们都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还要注意在学习上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进步。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探索知识的奥秘。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浙江桐乡人。其漫画作品造型简括,画风朴实,有《丰子恺漫画》。擅散文和诗词,文笔隽永清朗,语淡意深,有《缘缘堂随笔》等。
风趣
拟人化词语
语言节奏感强
排比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通过介绍手指,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而且还学着进行了创作。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小事、普通的事物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
23 * 童年的发现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先是梦中飞行,再由梦中飞行引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做的解释,然后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我”经历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大胆想象出问题的答案”的探究过程。
怎样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冒风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我”是一个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执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