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4.2.2 消化和吸收
一、单选题
1.某学校兴趣小组做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设计了如表两组实验(①和②是试管编号)其中有两处不合理的地方,下列的更改正确的是( )
编号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① 淀粉液+2mL唾液 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 加2滴碘液
② 淀粉液+1mL清水 充分搅拌:100℃水浴10分钟 加2滴碘液
A.②号的水浴改为37℃水浴
B.②号1mL清水改为2mL清水,①②号100℃水浴改为37℃
C.碘液改为抗凝剂
D.①号的10分钟改为1分钟
2.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阻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胆汁
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出预防及治疗新冠肺炎的“益肺解毒汤”和“清瘟护肺汤”两个药方,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吸收汤剂中有效成分的主要器官是( )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4.消化道内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肠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5.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的处理 等量馒头块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碎屑
加入的液体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A
是否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水浴温度 37℃
10分钟后取出,加入2滴B,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A.向丙试管中加入的液体A是2毫升清水
B.37℃是唾液淀粉酶催化催化能力最强的温度
C.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液体B是碘液
D.实验现象是甲变浅蓝,乙变深蓝,丙不变蓝
6.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都能分泌消化液 B.乙能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C.丙能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D.丁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7.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的处理 等量馒头块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碎屑
加入的液体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a
是否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水浴温度 b
10分钟后取出,加入2滴c,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A.向丙试管中加入的液体a是2毫升清水
B.3支试管的水浴温度b是37℃
C.水浴后,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液体c是碘液
D.实验现象是甲变浅蓝,乙变深蓝,丙不变蓝
8.下列关于细嚼慢咽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磨碎食物,使食物变小 B.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C.促进淀粉在口腔内消化 D.促进脂肪在胃中的乳化
9.如图表示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a、b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a是麦芽糖
B.物质b是葡萄糖
C.最早进行①的场所是食道
D.完成②的消化液主要有肠液和胰液
10.如图是人类消化系统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②中所含的酶只能作用于蛋白质
B.④⑤中都含有能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C.c表示甘油和脂肪酸
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12.能促进脂肪变成脂肪微粒的消化液是
A.胆汁 B.唾液 C.胃液 D.肠液
13.青少年要多吃蛋、奶、鱼、肉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因为蛋白质是( )
A.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B.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C.主要的供能物质 D.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14.某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后,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咀嚼后变甜,是淀粉被消化成了麦芽糖
B.可以用碘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消化
C.牙齿咀嚼和舌头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不起作用
D.唾液可以消化淀粉,该实验需要在37℃条件下进行
15.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B.胃没有吸收功能
C.淀粉在口腔被初步分解
D.无机盐和蛋白质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
二、填空题
16.在人体消化道中,食物中的淀粉最先在_____中开始被消化,在小肠中最终被分解为_____。
17.图甲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__,其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
(2)图乙中,X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_。
18.________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分泌的________汇集于________中储存,其中不含消化酶,只能促进________的消化(乳化作用:大颗粒变成小颗粒).
三、综合题
19.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已成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下图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和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程度曲线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关键期,每天需多吃些图1中的C、D层食物
B.图1中C层物质在图2的胃部开始消化
C.图1中E层物质的消化过程可用图2中的甲曲线来表示
D.图2中X处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因此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20.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图一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二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____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肠腺分泌的肠液之外,还有肝脏分泌的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二中用A、B、C、D、E 依次表示消化道中各部位,则 D 代表的部是_____,代表淀粉的曲线是_____,淀粉在小肠中消化的终产物是_____。
(4)人们常用淀粉为原料制成胶囊,将药物颗粒包裹起来,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原因是胃液中没有_____酶。
(5)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是蛋白类物质,在消化道内会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治疗糖尿病时只能注射,不能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D
6.A
7.D
8.D
9.C
10.D
11.D
12.A
13.A
14.C
15.C
16. 口腔 葡萄糖
17. 1肝脏 胆汁 淀粉 葡萄糖
18. 肝脏 胆汁 胆囊 脂肪
19.C
20.(1) 皱襞 小肠绒毛
(2)胆汁
(3) 小肠 Ⅰ 葡萄糖
(4)淀粉
(5)口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