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城镇化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12 15: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2 城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建住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④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下列住宅(我国)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A.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
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圈,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4.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如图为某城市主要土地利用方式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产生图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原因 B.经济原因 C.行政原因 D.社会原因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景观全面取代了乡村景观 B.商业用地均转变为中心商务区
C.工业生产规模减小、产值下降 D.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
2019年4月18日的某地新闻标题:“上海一个包,东北一套房”。此新闻内容说的是东北某城市144平方米的房子仅售1.5万元,这反映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城市收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城市中城市收缩现象最明显的可能是
A.重庆 B.吉林 C.鹤岗 D.沈阳
8.该城市应对城市收缩现象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改善城市环境 B.调整产业结构 C.放宽户籍政策 D.加强治安管理
下图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和S02多年平均浓度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两地区的城市大气PM2.5浓度一般在10时以后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户外活动减少,利于污染物沉降
B.降水频率增加,有利于空气净化
C.热岛效应增强,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汽车流量减少,尾气排放量减少
10.华东地区大部分时段大气S02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能源结构 B.人口密度
C.资源条件 D.出行方式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东北郊
12.近十年该城( )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读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
14.科学规划城市,有利于
A.合理利用土地,使每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B.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
C.有利于分散城市职能,重点建设某一功能区
D.完全摆脱地理环境的影响,建立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
我国某沿河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下图是该城市与河流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5.从古至今,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 )
①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上升
②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
③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
④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目前,影响该城市扩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产业 B.土地 C.交通 D.教育
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发展方向,结合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7.关于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
B.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C.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D.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
18.在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中,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最吻合的是( )
A.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
B.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
C.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
D.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下图为某城市中心商务区(阴影处)向外四条主要道路在高峰时段行车时间等时线图(图中数字单位为分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的道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下列交通方式,对缓解“堵城”问题作用较小的是( )
A.市区快速公交系统 B.地铁 C.高铁 D.高架道路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建成区随之扩大。下图为宁波市杭州湾新区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宁波市建设杭州湾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住房价格 B.减轻交通拥堵 C.促进经济发展 D.缓解热岛效应
22.杭州湾新区的建设对宁波主城区的主要影响是( )
A.提升了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 B.缓解与新区之间的交通压力
C.促进了主城区产业结构调整 D.降低了宁波市的城市化水平
如图是“几个国家城市化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23.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
24.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纵观世界各国,首都经济圈在国家区域经济中通常占据重要位置。一般来说,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一。韩国首尔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到了整个国家的67%,我国的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只占整个国家的10%,发展潜力巨大。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原因是( )
A.该区域经济落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B.本经济区内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总量较小
C.由于本区水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总量较小
D.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
26.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影响有( )
A.增加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B.缓解北京市面临的人口压力
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D.会增加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
“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市中心,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7.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28.“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  )
A.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读“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直接反映出北京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依据是( )
A.城镇人口规模增加 B.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C.城镇道路密度增加 D.城镇用地规模增加
30.北京市城镇化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是( )
A.就业压力增大 B.人口老龄化加重 C.大气污染严重 D.生物多样性增加
二、综合题
31.下图是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北京市的空间结构朝着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方向发展。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18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1)结合资料及生活经验,列举北京中心城区的一个商业区____,说出影响其布局的原因是____。
(2)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的一段街道,因回族聚居而闻名。影响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因素是____。
(3)西北部建设生态涵养区____。
A.优势是地形以山区为主,属于宜林地区B.保护北京水源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C.减轻冬季风给北京城区带来的风沙危害D.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2006年开始,北京市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的“五+三”工程。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统一设计、建设配套农村基础设施,通过实施以村庄街坊路硬化、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为重点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户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三项工程,基本解决了北京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4)简述北京市实施新农村建设“五+三”工程的意义。
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燕郊的家中睡觉,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燕郊因此成为北京的“卧城”。
(5)试分析燕郊成为北京“卧城”的原因。
32.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至201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59.58%,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未来将有3亿人进入城市和城镇。下图为1850年以来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含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和英国两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2)从人口迁移角度,说明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动力。
(3)分析我国城市化过快发展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空间形态。
(1)说明图示城镇化进程的基本过程。
(2)从城镇化阶段Ⅱ发展到阶段Ⅲ,该城市大部分工业企业由城区向郊区迁移。分析其迁移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1.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和隔音效果好,噪声低都符合节能绿色住宅建设发展方向,①、②、⑤正确;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和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不是住宅建设,与绿色住宅发展方向无关,③、④错误。故选B。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方向不能获得光照,不符合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A错误;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会减小污染物对住宅区的影响,B错误;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强烈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因此,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C正确;住宅建筑的走向会影响光照和通风,住宅区的走向与光照和通风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C。
3.D
4.C
3.
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下水位下降,A错误;蒸发由40%下降到25%,蒸发量减少,C错;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汛期洪峰流量加大,B错误,D正确。故选D。
4.
对比城市建设前后图可看出,地下径流由50%下降到32%,地面径流由10%增加到43%,主要原因为植被覆盖率下降,降水下渗量减少,B错误,C正确;地面径流受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小,A、D错误。故选C。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以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区。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的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使得城市的生态系统变的非常脆弱。
5.B
6.D
5.由图可知,住宅用地、商业用地比重加大,说明城市在扩大,城市第三产业在发展。工业用地比重在减小,说明工业有外迁,发生了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是经济因素在起作用。B正确。
6.由图可知,农业用地比重在10%以上,城市景观全面没有取代了乡村景观,这个城市不是特别发达的大城市,商业用地不可能均转变为中心商务区,因此A、B错。工业用地在城市比重下降不能说明它的产值下降,C错误;住宅区比重上升,说明住宅用地呈现向郊区扩大趋势, D正确,故选D。
农业用地逐渐转为城市用地的过程就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是城市化的一个表现,城市化的表现还有有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7.C
8.B
7.重庆是直辖市;吉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吉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沈阳是辽宁的省会城市,这三个城市的发展潜力都较大,不会出现明显的收缩;鹤岗为煤炭工业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发展受阻,收缩现象最明显。故选C。
8.鹤岗城市收缩,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所以应当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B对;改善城市环境可促进城市转型,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措施,A错;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的出现,并不是由于户籍政策和治安管理导致的,CD错。故选B。
9.C
10.A
考查人类活动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9.PM 2.5浓度,在10:00以后逐渐下降,有可能是地面温度逐渐身高,气温升高气体受热膨胀上升,热岛效应增强。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带走了污染物,有利于PM 2.5浓度的下降,因此正确答案选C。浓度的下降与户外活动的减少无关,材料当中并没有提到降水的频率增加。并且并非10:00以后才产生降雨,汽车流量减少只会让PM 2.5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性,而并非下降, A B D错误。
10.华东地区大部分时间段大气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于东北地区,主要和人们的能源消费结构相关。华东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而东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和石油为主,天然气是清洁能源,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因此正确答案选A。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人口密度、资源条件无关。B C D错误。出行方式不同,对二氧化硫浓度有影响,主要区别在于汽车尾气排放量,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相对较高,二氧化硫浓度也应高,说明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同。
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1.A
12.D
11.读图,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工业区要避开季风对吹方向,所以不能位于城区的西北郊或东南郊,BC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河流流向是东—西—西北,所以西南郊是河流下游地区,东北郊是上游地区。工业区有水污染,所以为避免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也就是城区的西南郊,D错误,A正确。
故选:A。
12.A、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城市规模都在增大,城市化水平提升快,城区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
B、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郊区耕地耕地减小,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增多,B错误。
C、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建设用地都在增大,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出现降低,C错误。
D、结合图示可自该地郊区近十年耕地减小,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增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正确。
故选:D。
13.C
14.B
13.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变化,大城市中心地区应以商务区为主,占面积最大,且有增加趋势;受传统因素影响,其次面积最大应是住宅区,且呈下降趋势;工业区面积逐渐减小;就可判定C正确。
14.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实现各功能区的分工与合作,是为了实现城市区域经济、生态与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最接近正确的是B。
15.B
16.A
15.该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各城区之间联系少,河流的对内联系较弱,对内阻碍不强;主要是发挥中心城市的对外辐射作用,通过水运功能加强对外联系。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河流对内部联系阻碍增强,水运速度慢、对外联系主要是通过陆地交通,河流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B正确。故选B。
16.据材料信息“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判断,该城市该城市扩大规模的途径是吸引投资和人才,应该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这些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扩大城市规模,A正确。土地是自然因素,目前对城市规模扩大影响不大,B错误。交通会影响城市扩张方向,对城市规模扩张影响不大,C错误。教育对城市规模扩张促进作用较小,D错误。故选A。
17.A
18.D
17.生态园林城市增大了生态用地,绿地只能削弱城市的“热岛效应”,仍会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故选A;读图动植物园苗圃隔开了工业带和住宅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故B错误;读图该城市交通道路网为环形放射状,环行路能够分散车流从而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故C错误;读图该模式图外环的工业仓库集中但是没有连片分布,仍留有一定的空间,为城市发展留出空间,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18.A项是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城市交通污染的措施,故A错误;B项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措施,故B错误;C项是缓解住房紧张的措施,故C错误; D项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相吻合,故选D。
19.A
20.C
1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与住宅区相连的道路交通会更加拥堵,同样距离用时会更长。读图可知,在高峰时段,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中,甲线路单位距离用时最长,说明交通最为拥堵,最可能与主要住宅区连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
市区快速公交系统能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客运量,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A不符合题意;地铁受地面交通、建筑物影响小,运量大,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B不符合题意;高铁一般承接城市之间的中远途运输,对于城市交通拥堵作用较小,C符合题意;高架道路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也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D不符合题意;故选C。
城市化问题的应对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新区或卫星城;控制老城区人口规模,分散城市职能,缓解老城区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和城市环境问题;改善交通、居住条件;增加绿地面积,完善城市通风风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1.C
22.C
21.
新区的建设主要是疏解城市的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C正确;新区建设固然能够转移主城区部分产业和人口以及部分其他职能,对于缓解主城区的交通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重要的,B错误;住房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杭州湾离宁波市主城区距离较远,因此宁波市建设杭州湾新区的目的不是、也不可能降低住房价格,A错误。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范围一般是在10-20km左右,杭州湾新区距离宁波市距离远,且宁波市热岛效应不强,D错误。故选C。
22.
杭州湾新区建设纾疏解了城市职能,对主城区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只能是降低,A错误;新区的发展与主城区联系更加紧密,对于缓解交通压力而言影响较小,甚至还会加剧,B错误;新区的建设,分散和疏解了城市的一部分职能,包括了一些工业生产,所以剩下来的产业更适合在主城区发展,促进了主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C正确;杭州湾新区也属于宁波市,城市化水平没有降低,D错误。故选C。
新建卫星城的作用:卫星城可以改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善大城市环境条件和减轻大城市生活成本压力,有利于城市郊区的发展,有利于郊区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
23.B
24.A
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图的判读
23.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起步早,①②④符合该特征;⑤城市化水平低,③起步晚,速度过快,城市化进程不合理,两者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选B。
24.
由图可知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大。故选A。
读图要全面,注意横轴、纵轴的数据及代表含义。
25.D
26.B
25.
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导致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D正确;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较快,AB错误;尽管经济机制和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经济总量少的原因,C错误;故选D。
26.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能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压力和交通拥堵状况,同时能缓解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AD错误,B正确;可以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C错误;故选B。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北京腾出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将为解决“大城市病”探索一条道路、树立一个样板。
27.D
28.A
本题考查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
27.根据材料可知,钟摆族指工作在城市,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地奔波。此类人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受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使得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就业机会多,郊县房价低,造成了钟摆族的出现。钟摆族的购房主要考虑房价问题,多居住在郊县等房价较低的地区,由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上下班大多是搭乘公共交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8.潮汐车道是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对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由于钟摆族的发展,使得上下班高峰时不同方向的车流量发生变化,为了应对此变化带来的交通压力,特设置潮汐车道,缓解高峰时段不同方向的行车压力,优化配置道路资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9.D
30.A
试题考查城市化过程特点和影响
29.
读材料“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直接反应的是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D正确。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道路密度增加在图中没有体现,A、B、C错。故选D。
30.
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失业率上升、社会治安混乱等,A正确。北京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社会劳动力充足,B错。大气污染为环境污染问题,C错。生物多样性是生态问题,D错。故选A。
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不仅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而且还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1)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解决措施如合理布局对城市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垃圾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设置绿化隔离带。(2)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造成贫困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解决措施主要为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优先发展公交、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31.(1) 王府井(西单) 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社会因素(宗教、文化)
(3)ABC
(4)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空间更加宜居);改善生态环境,更加绿色、环保
(5)从地理位置上,紧邻北京,距离较近;与北京通达度高、交通便利;三河房价较低、生活成本低;政策上京津冀一体化给予很多优惠等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分布与特点、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
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列举即可,如北京中心城区的王府井为典型的商业区,该地形成商业区的条件是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人群多,市场广阔。
(2)
注意该地是因回族聚居而闻名,因此影响该地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或宗教文化因素)。
(3)
北京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区,该区域地形以山区为主,属于宜林地区,也是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其生态涵养区起到了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该区域位于北京市区的西北方向,能够有效减轻冬季西北风对北京城区所带来的风沙危害,ABC正确。该区域对解决全球问变暖问题影响微乎其微,D错。故选ABC。
(4)
“五+三”主要是解决北京郊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其意义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此项工程完善了北京郊区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使该区域的宜居性增强。同时,路面硬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工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绿色环保健康发展,生态意义显著。
(5)
“卧城”即是在北京市区通勤上班的人员在该地区居住,其形成与地理位置、地租、政策等关系较大。在地理位置上,燕郊地区距离北京较近,且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该地区与北京市区的通勤更为便利。相对于北京市区而言,燕郊地区地租低,房价较低,生活成本更低。同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政策上的优惠也促使了燕郊的发展,使得燕郊成为北京的“卧城”成为可能。
32.(1)中国城市化起步晩,水平低,速度快;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2)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3)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医、就业、上学困难等。措施: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分散大城市职能等。
本题考查城市化特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以及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以及措施。
【详解】
(1)比较城市化进程特点可从起步、水平、发展速度等方面作答。我国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英国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本题可从迁出地的推力以及迁入地的拉力两个方面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人口迁移方向应为从农村到城市;农村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有较多就业机会,收入高,社会福利设施健全,交通便利,生活水平高。
(3)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可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三个方面作答;主要有: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秩序较差;大气、水体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采取的措施:首先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城市新区和卫星城;其次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再次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交通拥挤以及大气污染;最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3.(1)阶段Ⅰ,城市以住宅用地为主,城市用地面积小;阶段Ⅱ,城市出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阶段Ⅲ,城市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进一步扩大。
(2)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堵;郊区地价较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详解】
(1)城镇化的过程从城市规模、城市职能等方面分析。读图第Ⅰ阶段城市面积小,功能单一,以住宅用地为主;第Ⅱ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功能增多,出现工业和商业用地;第Ⅲ阶段,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功能扩展,商业、住宅、工业占地面积扩大。
(2)工业外迁的原因主要从改善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两个方面分析;第Ⅱ-第Ⅲ阶段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郊区面积扩大,地价较低,能够降低成本。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