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篁岭是位于江西婺源的古村落。该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上,当地居民自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的丰收成果就会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迹的“篁岭晒秋”。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光照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2.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防寒衣物 B.防晒物品
C.防雨物品 D.薄衣短衫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下列地域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
B.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C.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
D.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
4.房屋建筑功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北京民居——四合院——挡风保暖 B.江南水乡——屋脊高——容易排水
C.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降水稀少 D.南方民居——墙体严实厚重——避风防潮
如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称为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建房时,工人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这样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各项中,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山高坡陡 B.终年高温 C.潮湿多雾 D.蛇虫较多
6.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低廉
牛街是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的一段街道,因回族聚居而闻名。牛街礼拜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座清真寺,是中国式古代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相结合的产物。
读下图“牛街礼拜寺”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7.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生态环境因素
8.牛街礼拜寺与传统清真寺建筑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出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
A.人口密度 B.地域文化 C.消费水平 D.交通条件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举措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村落空间结构变化和新乡村建设一角冬季拍摄的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乡村人口密度 B.提高乡村人口素质
C.邻里和睦,城乡一体 D.合理布局,方便出行
10.根据图片信息,图中的新乡村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岭南地区 B.皖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图为万象和东京街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造成两地城市建筑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地域文化 C.消费水平 D.交通方式
12.万象街景凸显其( )
A.宗教信仰 B.迁徙文化 C.山水城市 D.水稻农业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诗句描述的是( )
①乡村②城镇③平原④山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产生诗句中聚落形态特点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我国传统民居在建造时通常会考虑通风、采光、避暑、御寒等基本生活要求。下图甲、乙分别示意我国南、北方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乙地相比,甲地四合院内建筑物间距小,说明该四合院空间布局时充分考虑的是( )
A.采光 B.遮阴 C.通风 D.御寒
16.与甲地相比,乙地四合院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形成说明该地( )
A.夏季气候更加炎热 B.冬季气候相对温和
C.夏季白昼时间较短 D.冬季太阳高度较小
17.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为使其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以下措施可行的( )
①修缮和改造配套设施②疏解和外迁院内全部住户③研究和传承建筑技艺④打造和推广民俗文化品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绚丽多彩。以生土夯筑,却巧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和”。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与材料描述一致的是( )
A. B.
C. D.
19.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
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地窝子是我国某地区一种较简陋的居住场所:在地面以下挖约两米多深、面积几十平方米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砖石垒起约半米高的矮墙,用木材、草叶盖顶后,铺上一层碎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下图为某地窝子外景。完成下面小题。
20.地窝子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降水丰富 B.昼夜温差大 C.全年寒冷 D.森林茂密
21.地窝子的门多朝南修建,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采光 C.防风沙 D.防洪涝
22.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成都举行,届时可以向世界展示与众不同的巴蜀文化特色是( )
A.独具风景的摆龙门阵 B.豪放的那达慕节庆
C.高亢的秦腔和信天游 D.评弹、越剧等音乐戏曲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如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 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24.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 m,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二、填空题
25.一所民居有其文化意蕴,而一座城镇的_________,也能反映某种_________。
26.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____入手。景观有____和____之分。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人文景观也称____,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____,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____。
27.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所体现的__________理念更为鲜明。
三、综合题
28.读“山西省老四合院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山西省有一些老式的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向单面倾斜,用当地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A.山西人以勤俭持家出名 B.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
C.山西人以自私自利出名 D.山西人对水有特殊的“风俗习惯”
(2)请说出这种屋顶的形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3)一般情况下,我国南方的屋脊多呈 式样,这样可以与当地 的自然条件相适应。
(4)美国的城市,除摩天大楼外,私人住宅多是有草坪的单门独户的单层或两层套房;欧洲城市,住宅多是左右相连的多层楼房。欧美民居与我国的四合院相比,从外部看上去,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是什么?这反映了欧美怎样的社会文化特点?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元江河谷分布的土掌房,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传统民居。土掌房聚落的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农牧等因素而确立的。土掌房内、外墙均为土坯墙,窗小或无窗,屋顶铺设木条和黏土,夯打严实形成平台屋面。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的实施促进了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使土掌房的主要功能发生了转变,部分土掌房被修缮为民宿。下左图为元江河谷土掌房主要分布地区,右图为土掌房聚落地形剖面图。
(1)据右图指出土掌房聚落选址的特点,并说明理由。
(2)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土掌房平顶的原因。
(3)指出近年来土掌房主要功能的转变,并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土掌房的修缮建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B
2.C
1.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山区,地势崎岖,平地面积小,晾晒作物较为不便,从而使得当地居民用竹匾晾晒作物,B正确,该地位于山区,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光照弱,A错误,而河网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与 “篁岭晒秋”无关,CD错误,故选B。
2.江西省位于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雨季开始早,春季江西降水开始增多,故最需要准备的是防雨物品。故选C。
3.C
4.D
3.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高度概括了当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地域范围大小不成正比,A错误;地域文化既能反映人文历史,也与自然景观有关,B错误;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具有深刻影响,城乡景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域文化的内涵,C正确;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随着时代发展也会与时俱进,有所改变,D错误。故选C。
4.
北京冬季较寒冷,四合院能挡风保暖,A不符合题意;江南水乡,降雨多,屋脊高,坡度大,容易排水,B不符合题意;西北地区降水少,屋顶坡度可以较小,C不符合题意;南方气候湿热,墙体较薄,利于散热,D符合题意。故选D。
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5.B
6.D
5.
吊脚楼是苗族特有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终年高温,B错误,符合题意。该地区多山,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6.
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小,并不是层层宽敞,A错误;高瞻远瞩,视野开阔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时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B错误;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但这里的冬季本就温和,无须将保暖作为该民居的建设目的,C错误;该建筑依山依地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且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D正确。所以选D。
传统民居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伟大智慧结晶,传统民居要结合区域的整体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
7.A
8.B
7.在大城市中,一个区域内如果某个民族、种族或某个宗教团体占优势,它的影响或势力范围可能逐步扩展,便会形成民族聚居区。牛街地区形成回族聚居区属于这一类种族聚居区,民族因素属于社会因素。故答案选A。
8.牛街礼拜寺与传统清真寺属于宗教建筑,由于地域文化不同,建筑风格迥异,故答案选B项。
9.D
10.B
9.
由图可知,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表现为合村并点,扩建村落、保留村落和新建村落主要沿道路分布,附近有公交站点,出行方便,D正确;扩建村落可能会降低人口密度,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这种变化与乡村人口素质无关,B错误;图中为乡村聚落,与城乡一体无关,C错误。故选D。
10.
图中冬季植被未落叶,应为常绿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C、D错误;岭南降水量大,屋顶坡度应较大以排水,而图中房屋屋顶倾斜度小,呈阶梯状,且为徽派建筑,最可能在皖南,A错误,B正确。故选B。
乡村聚落的建筑体现民居特色,徽派建筑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形似马头。
11.B
12.A
11.
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万象街景和东京街景观都是城市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B对。气候条件、消费水平、交通方式不是影响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A、C、D错。所以选B。
12.
万象为老挝的首都,该国主要信仰佛教,万象街景凸显的是佛教建筑的景观特点,A正确;迁徙文化、山水城市、水稻农业都不是影响万象街景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13.C
14.A
13.
“板桥斜”说明地形崎岖,是山区;“鸡鸣”“浴蚕”等说明是乡村,①④正确,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4.
山区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平地狭小且分散,因此村落规模小而分散,因此地形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A正确,排除BCD。故选A。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5.B
16.D
17.C
15.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地是南方,纬度较低,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温度高,四合院内建筑物间距小,是为了遮阴避暑、不是为了采光,B选项正确,A错误。建筑物间距小不利于通风,南方冬季温度较高,不需要御寒,C、D选项错误。故选B。
16.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乙地是北方,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为保障冬季院子内获得充足的阳光,空间布局距离较大,D选项正确。与甲地南方相比,甲地纬度低,夏季更加炎热,冬季气候相对温和,夏季白昼时间较短,排除A、B、C选项。故选D。
17.
为让四合院焕发生机活力,最主要的是要保护和传承,修缮和改造配套设施,能够赋予时代的活力,①对;疏解和外迁院内全部住户,会导致四合院失去原有的活力,②错;研究和传承建筑技艺,有利于创新发展,③对;打造和推广民俗文化品牌,有利于提升知名度,④对。C正确。排除A、B、D选项。故选C。
影响聚落的因素中,自然因素有:气候、河流、水源;人文因素有:政治、军事、宗教、交通、农业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经济、旅游、科技等。
18.A
19.D
18.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传统民居的主要特点。根据题干材料可以总结为,依山偎翠--周边环境良好,植被较多;方圆错落,形似古堡--外形方圆都有;生土夯筑---技术较高;居住功能--主要是安全坚固和防守功能。福建土楼巧妙地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A正确。陕西窑洞是利用黄土开挖而成,B错误。北京四合院地形平坦,不是依山建筑,C错误。云南竹楼主要是利用竹子建设,形状不似蘑菇,D错误。故选A。
19.
土楼主要是两宋时期南迁中原居民客居江南,为保护自己形成的一种群居形式,故地形因素影响不大,A错误。陕西窑洞主要是利用黄土高原沟壑和黄土的直立性特点建设,技术水平符合当地条件,B错误。四合院位于北京核心老城区,交通便利,主要是功能齐全,适合大家族共居,C错误。云南竹楼位于热带地区,蚊虫较多、湿气较重,故用竹木支撑,底层架空,便于空气流通,防止虫害,D正确。故选D。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
20.B
21.C
20.
根据材料和图可知,地窝子在地下挖坑,可推断其所在地区土壤含水量少,较干燥,因此降水较少,地下挖坑居住,可判断该地冬季较为寒冷,坑内居住可抵御严寒,夏季较为炎热,坑内居住可降温消暑,因此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
我国西北地区冬半年位于亚洲高压的南部,冬春季多大风天气,并且盛行偏北风,大风常常扬起大量泥沙,形成沙尘或沙暴天气,为了抵御风沙对居住地的危害,当地地窝子口较小,且避风朝向南开口,C正确;地窝子口较小,不利于采光和通风,AB错误,当地降水极少,因此地窝子口较小且朝向南不是为了防洪涝,D错误;故选C。
各地民居特征总结
①黄土高原窑洞的特点:冬暖夏凉,节省建筑材料。反映的环境: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较少,黄土直立。②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较平,门窗少且小,墙较厚。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降水较少。③新疆平顶屋的特点:屋顶平,墙厚窗小。反映的环境特点:气候干燥,多风沙,太阳辐射强。④蒙古包的特点:便于拆卸,架设和搬运。反映的环境特点:冬季寒冷,草地广阔,居民以游牧生活为主。⑤江南民居的特点:屋顶倾斜(降水较多,便于排水),门窗多且大,墙较薄,便于通风散热。反映的环境特点:湿热的环境。⑥云南傣族竹楼的特点:通风散热,防潮和防虫。反应的环境特点:湿热、爬行动物、虫类多。⑦青藏高原碉楼的特点:平顶,门窗少,墙厚。反映的环境特点:高寒、光照强。
22.A
【详解】
巴蜀文化是四川盆地一带的地域文化,龙门阵的本意是指古代军事中摆的一个阵法,现在所说的摆龙门阵一般是说聊天的的意思, 四川地区的方言包括重庆,大意为聊天、闲谈,故A正确,那达慕节庆是蒙古族的节日盛会,秦腔流行于关中地区,信天游为陕北名歌,评弹、越剧属于江浙一带的戏曲,故BCD错。故选A。
巴蜀文化是四川盆地一带的地域文化,巴文化以达州、巴中地区为中心,活动于四川东部、湖北西部等地,蜀文化则由三个古族融合而成,以德阳、成都地区为中心。它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对东南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3.B
24.C
23.由材料可知 “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因此 “小规模”要求主要集中在人均土地方面,体现了合理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故B正确。
24.与过去的松散分布相比,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距离不超过30 m,相对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故C正确。
25. 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 价值追求
26. 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文化景观 印记 文化景观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感受地域文化,可从景观入手,景观又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高山流水,行云飞瀑,这些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影响,属于自然景观;道路、农田、村庄、建筑、雕塑,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属于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公园、学校、寺庙、城堡等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景观。
27.人地和谐
28.(1)B
(2)山西省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屋脊由外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降水,使降水得到较充分的利用。
(3)尖顶(或由屋顶的中间向内外两边倾斜)降水较多
(4)没有围墙。外向、开放、独立性强、自由度高。
试题考查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详解】
(1)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降水相对较少,水资源不足,“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山西的水资源较少,居民对水资源十分珍惜。
(2)从图中看,屋脊由处向内倾斜。山西省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屋脊由外向内倾斜可以收集较多的降水,使降水得到较充分的利用。
(3)我国南方降水较多,为保证排水,屋脊多呈尖顶式样。
(4)受内向、封闭文化及皇权的影响,我国民居多“四合院”式建筑,多建有围墙。而欧美民居受外向、自由、开放文化的影响,房屋建筑很少建有围墙。
29.(1)特点:半山腰(或海拔较高的山坡)理由:①该地地势起伏大,聚落依山建在半山腰可少占耕地;②半山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宜居;③山上森林涵养水源,提供洁净生活水源(生活废水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既肥田又滤清);④山上可放牧,山下可耕作,生产较为便利。
(2)原因:①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地处哀牢山的背风坡或盛行下沉气流或焚风效应或干热河谷,降水较少,适宜修建平顶房屋;②该地地势崎岖或起伏大,层层相连的平顶为村民提供了晾晒或交流或活动场所,利用木梯构建村落交通体系,联系方便。
(3)由原有的居住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或文化功能/商业功能)措施:①保持原有风貌,保留原有特色(或平顶结构)进行修缮;②增加采光和通风,将小窗或无窗改大窗;③修缮改造生活排水系统,增设卫生间;④加固外墙和屋顶,装饰内墙,重新规划内部空间,改善居住环境。
本题以元江河谷土掌房的分布与聚落地形剖面图为背景情境,考查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和乡村振兴战的实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
读图可知,土掌房选建了稻田之上,高山森林带之下的半山腰(或海拔较高的山坡)。由材料“土掌房聚落的选址是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农牧等因素而确立的”可知选建的理由从地形角度看,该地地势起伏大,平地面积少,聚落依山建在半山腰可少占耕地;从气候角度来看,该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半山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宜居;从水源角度来说,房屋建在高山森林带之下,山上森林涵养水源,提供洁净生活水源,生活废水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既肥田又滤清;从农牧角度看,山下耕作,山上放牧,土掌房建在半山腰即有利于山上放牧,又有利于山下耕作,生产较为便利。
(2)
由材料“土掌房内、外墙均为土坯墙,窗小或无窗,屋顶铺设木条和黏土,夯打严实形成平台屋面”可推知,平顶屋用的是土坯墙,且平台屋面,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雨水少。由图可知,土掌房的聚居在元江河谷,该地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地处哀牢山的背风坡或盛行下沉气流或焚风效应或干热河谷,降水较少,适宜修建平顶房屋;由图可知,该地土掌房在河谷的两侧的山腰修建的,该地地势崎岖或起伏大,层层相连的平顶为村民提供了晾晒或交流或活动场所,利用木梯构建村落交通体系,联系方便。
(3)
由材料“云南省元江河谷分布的土掌房,是中国最具生态价值的传统民居。”可知,土掌房是中国的传统民居,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由原有的居住功能转变为旅游功能(或文化功能/商业功能)。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修缮,主要措施是保持原有风貌,保留原有特色(或平顶结构)进行修缮;由材料“窗小或无窗”可知,可以增加采光和通风,将小窗或无窗改大窗;做为民宿,提供必备的生活基本设施,修缮改造生活排水系统,增设卫生间;外墙是土坯墙,可能已经存在剥蚀破损严重,因此加固外墙和屋顶,装饰内墙,重新规划内部空间,改善居住环境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