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耀,庆”等5个生字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 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激趣,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国学课本上见识过这样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
(1)出示该句名言和句意。学生齐读。
(2)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不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面临过诚信的两难选择吗?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呢?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小时候的宋庆龄在是否守信用之间是怎样选择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 ——《我不能失信》(板书)。齐读课题;理解课题,相机介绍宋庆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宋庆龄童年时候一个什么小故事?
1. 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
2. 检查自读情况。
课件出示关于课文主要内容的填空题。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_______ 小时候________的故事。一个星期天,________一家准备到__________,可是她想起______________,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做,可是她___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3.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纠正字音)。
4.检查词语意思掌握情况。出示词语意思,让学生说出对应词语。
三、研读课文,体会主题
1、探讨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宋庆龄很想去这位伯伯家?
(1)抽生回答(特别高兴,早就盼着)。
(2)提示:“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这句话写出了鸽子的外形特点,这样写能表达出对鸽子 的喜爱之情。
(3)第四自然段中有一句话“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这句是什么意思?是什么句?表达了什么?(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宋庆龄十分愿意去伯伯家。)
2、探讨交流:宋庆龄这么想去伯伯家,后来去成了吗?家人是怎样劝说她的?
(1)抽生回答。
(2)思考:父母的建议是个好方法吗?
(3)宋庆龄对于父亲的劝说是怎样反应和表现的呢?谁来读一下?
(4)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呢?
补充强调:这是一处语言、动作描写。这里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经认识到尽管明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的,但是让她来了扑空会使自己对不住小珍。“抽回来”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表现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另外,特别提示一下: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3、探讨交流:对于妈妈的劝说,宋庆龄又是怎样反应和表现的呢?
(1)抽生回答。
(2)宋庆龄面对妈妈的建议说出了这段回答。谈一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补充强调:这是一段语言描写。宋庆龄的回答表明,她认为自己没有忘记这件事,所以不能失信,从而说明了宋庆龄品格的高尚。
4、学习最后一段。
(1)宋庆龄坚持留下来等小珍,可是小珍来了吗?谁来读一下有关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理解。
(3)补充强调:这里宋庆龄对于小珍的失约,没有埋怨父母没再多拉她几把,再多劝她几句,也没有责怪自己有些犯傻,而是并不后悔,因为她做到了没有失信。这是一种自尊自信自爱的心理品质。正是这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支撑着她在后来的岁月中辅佐国父孙中山先生,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并参与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一路呕心沥血,披荆斩棘,在平凡的岁月中贡献了不平凡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5.回顾总结。
四、拓展延伸
1、出示“一诺千金”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只有做到了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2、出示与“诚信”有关的词语。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一言九鼎
金口玉言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说一不二 抱诚守真 以诚相见
信誓旦旦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出示与“诚信”有关的句子。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
——(德)海涅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五、课堂检测
1、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地连起来。
尖尖的 眼睛
红红的 嘴巴
耐心地 孩子
守信用的 等待
2、我能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1)宋庆龄是_______________。
(2)可是我没有忘记,我______________啊!
六、课后作业
1.分角色朗读并表演课文。
2.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小珍知道了这件事。她会说些什么呢?请你试着写一下。
板书设计
准备去伯伯家——心情喜悦
我不能失信 决定留下来 履行诺言 诚实守信
没有等到小珍——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