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单元提分集训(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单元提分集训(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2 17:43:46

文档简介

单元提分集训(二)(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2021·通辽质检)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
A.隋文帝杨坚 B.唐玄宗李隆基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2.(2021·赤峰中考)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其共同目的是 ( )
A.扩大疆域 B.整顿吏治
C.创新行政体制 D.加强中央集权
3.(2021·平凉质检)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指 ( )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农田水利法
4.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其结局都是订立和约,北宋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钱财以换取和平。针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南宋李焘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李焘认为“以钱财换和平” ( )
A.有可取之处 B.符合人民意愿 C.是一种屈辱行为 D.导致北宋灭亡
5.(2021·白银质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追求品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
6.(2021·固原质检)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7.(2021·乌鲁木齐质检)“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 )
A.建立了元朝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统一了蒙古各部
8.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这为蒙古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由此可见 ( )
A.蒙古经济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B.蒙古族完全放弃本民族文化
C.元朝积极发展与宋代的关系 D.民族交融推动蒙古快速发展
9.(2021·青海质检)他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和美食家,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飘逸,一生屡遭贬谪,但依然热爱生活,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流传千古的名句。以上叙述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
A.杜甫 B.白居易 C.苏轼 D.李清照
10.(2021·定西质检)元代胡三省曾说:“为人君而不知《资治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资治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资治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材料中的《资治通鉴》 ( )
A.由司马迁主持编写 B.记述的是战国到北宋时期的历史
C.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D.涵盖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朝
11.(2021·山西中考)《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12.(2021·吴忠质检)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2021·酒泉质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清晰地告诉我们,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皇帝,定都兴庆府,后创制了文字。1115年,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体制。
(1)材料一中的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3)材料三描述的内容与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请问,南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灭掉
材料四 元朝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杂居相处;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与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
(4)材料四反映元朝时期通过迁徙杂居的形式,形成了新的民族。该民族是哪个民族
两宋时期,各个政权间不管是通过战争还是议和,客观上都大大促进了民族交融,历史向着统一方向发展。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哪个 该王朝实行的一种新的制度名称是什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材料二 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加上大一统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孟元老于1103年跟随做官的父亲到开封定居,1127年北宋灭亡时逃到南方,在开封前后生活了25年。他在晚年根据自己的回忆撰写了《东京梦华录》10卷,追忆北宋晚期开封的城市生活。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外历史纲要教师教学用书》(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元朝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有哪些不同特点及相同的影响。
(3)写出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场所的名称,说明《东京梦华录》的史料价值。
PAGE单元提分集训(二)(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2021·通辽质检)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D )
A.隋文帝杨坚 B.唐玄宗李隆基
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
2.(2021·赤峰中考)秦始皇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宋太祖任用文臣做知州,其共同目的是 ( D )
A.扩大疆域 B.整顿吏治
C.创新行政体制 D.加强中央集权
3.(2021·平凉质检)苏轼曾评论王安石变法:“熙宁(宋神宗年号)以前……诸役人常苦逆送,自新法以来,官吏皆请雇钱,役人既便,官亦不至阙(耽误)事。”苏轼所称的“新法”指 ( C )
A.保甲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农田水利法
4.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其结局都是订立和约,北宋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钱财以换取和平。针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南宋李焘指出,“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李焘认为“以钱财换和平” ( A )
A.有可取之处 B.符合人民意愿 C.是一种屈辱行为 D.导致北宋灭亡
5.(2021·白银质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追求品质、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代代相传,造就了许多手工业精品。下列文物属于宋代手工业精品的是 ( D )
6.(2021·固原质检)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7.(2021·乌鲁木齐质检)“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 A )
A.建立了元朝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统一了蒙古各部
8.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这为蒙古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由此可见 ( D )
A.蒙古经济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B.蒙古族完全放弃本民族文化
C.元朝积极发展与宋代的关系 D.民族交融推动蒙古快速发展
9.(2021·青海质检)他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和美食家,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飘逸,一生屡遭贬谪,但依然热爱生活,曾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流传千古的名句。以上叙述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 C )
A.杜甫 B.白居易 C.苏轼 D.李清照
10.(2021·定西质检)元代胡三省曾说:“为人君而不知《资治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致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资治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资治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材料中的《资治通鉴》 ( D )
A.由司马迁主持编写 B.记述的是战国到北宋时期的历史
C.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D.涵盖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朝
11.(2021·山西中考)《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12.(2021·吴忠质检)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2021·酒泉质检)“……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清晰地告诉我们,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政权并立】
材料一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皇帝,定都兴庆府,后创制了文字。1115年,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体制。
(1)材料一中的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
答:西夏、金。
材料二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图中①、②分别代表的政权。
答:辽、金。
【民族融合】
材料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南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3)材料三描述的内容与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请问,南宋最后被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灭掉
答:北宋灭亡;蒙古族。
材料四 元朝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开发了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杂居相处;不少波斯人、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定居,与汉、蒙、畏兀儿等族杂居……
(4)材料四反映元朝时期通过迁徙杂居的形式,形成了新的民族。该民族是哪个民族
答:回族。
【走向统一】
两宋时期,各个政权间不管是通过战争还是议和,客观上都大大促进了民族交融,历史向着统一方向发展。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哪个 该王朝实行的一种新的制度名称是什么
答:元朝;行省制度。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
材料二 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使得货币需求量剧增。北宋钱币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交子,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加上大一统带来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都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孟元老于1103年跟随做官的父亲到开封定居,1127年北宋灭亡时逃到南方,在开封前后生活了25年。他在晚年根据自己的回忆撰写了《东京梦华录》10卷,追忆北宋晚期开封的城市生活。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外历史纲要教师教学用书》(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原因。
答: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原因: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元朝纸币的发行和使用有哪些不同特点及相同的影响。
答:不同特点:宋朝的纸币与铜钱(铸币)并行(纸币是辅币);有区域限制;纸币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元朝的纸币是主币(单一流通的货币);无区域限制,全国通用;纸币的发行与使用比较成熟。影响:都推动了商品经济(商业)发展。
(3)写出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场所的名称,说明《东京梦华录》的史料价值。
答:名称:瓦子。价值:《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开封的重要史料。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