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2 23:11:35

文档简介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核心回顾
1.遣唐使: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而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2.鉴真东渡:
(1)贡献:东渡日本后,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评价: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3.唐与新罗的关系:
(1)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文化交往: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4.玄奘西行:
(1)贡献: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回国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基础达标
1.(2021·通辽质检)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非常频繁,其中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国家是 ( B )
A.大食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2.某同学正在收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 A )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3.(2021·乌鲁木齐质检)唐朝时,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国的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伊朗的菠菜等。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A )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4.(2021·银川模拟)“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义。……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的“你”评价正确的是 ( B )
A.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B.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C.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D.唐与大食友好交流的使者
5.(2021·金昌质检)“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歌曲中的“唐三藏”的原型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记录在哪本书中 ( A )
A.《大唐西域记》 B.《史记》 C.《西游记》 D.《唐诗三百首》
6.(2021·定西质检)如图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B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7.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 D )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能力提升
8.(2021·赤峰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10余年,涉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又将其所见所闻,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 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 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 根据材料指出二人有哪些共同点。
答:玄奘和鉴真;都有不辞劳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坚持梦想等精神。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答:开放的对外政策。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我们今天应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答:唐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在世界上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应在和平的基础上学习各国的先进技术,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PAGE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核心回顾
1.遣唐使: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中国的 而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2.鉴真东渡:
(1)贡献:东渡日本后,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为中日 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评价: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3.唐与新罗的关系:
(1)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 。
(2)文化交往:新罗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 选拔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 也传入中国。
4.玄奘西行:
(1)贡献:贞观年间,玄奘西行 取经。回国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基础达标
1.(2021·通辽质检)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非常频繁,其中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国家是 ( )
A.大食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2.某同学正在收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 )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3.(2021·乌鲁木齐质检)唐朝时,随着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国的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出现了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伊朗的菠菜等。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 )
A.新罗 B.日本 C.天竺 D.波斯
4.(2021·银川模拟)“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义。……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的“你”评价正确的是 ( )
A.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B.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C.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D.唐与大食友好交流的使者
5.(2021·金昌质检)“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歌曲中的“唐三藏”的原型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记录在哪本书中 ( )
A.《大唐西域记》 B.《史记》 C.《西游记》 D.《唐诗三百首》
6.(2021·定西质检)如图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7.观察下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唐朝 ( )
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 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
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 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
能力提升
8.(2021·赤峰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初年,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取经,前后历时10余年,涉5万余里,历尽千辛万苦。……又将其所见所闻,成《大唐西域记》一书。
材料二 受日本僧人礼请,东渡传律,前后五次率众渡海均告失败。后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材料三 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外国来使中,有一部分由盐城海口登陆,转道内河、陆道而抵长安。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描绘的两位唐朝文化使者是谁 根据材料指出二人有哪些共同点。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3)依据材料三,指出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我们今天应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