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核心回顾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 ,争权夺利。
(3)各级官吏贪赃枉法,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明朝末年, 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异常尖锐。
(2)爆发:陕西爆发农民起义, 的队伍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提出“ ”口号。
(3)灭亡: 年,李自成在 建立大顺政权,4月攻占北京,明末皇帝 自缢,明朝灭亡。
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1616年, 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2)1635年, 改族名为满洲; 年,改国号为 。
(3)明朝山海关将领 降清,引清军入关,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最后失败。
基础达标
1.下表中的信息共同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 )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思宗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A.土地兼并严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2.(2021·兰州质检)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3.(2021·呼伦贝尔质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从民谣中得出的信息是 ( )
A.该起义军的领导者是黄巢 B.唐末人民的生活困苦
C.严明的军纪得到人民拥护 D.免粮的口号深得民心
4.(2021·伊犁质检)《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 )
A.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全城 B.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
C.吴三桂引清入关攻入北京 D.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沈阳
5.(2021·定西质检)近代史学家孟森先生在论及明代中叶以后的历史时说:“人民起事虽时有,然旋起旋灭,至崇祯朝遂以亡明,盖由外困于建州,内民生日蹙(紧迫)故耳。”其中“建州”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 )
A.西夏 B.后金 C.蒙古 D.辽
6.如图,两个“变”是哪一人物所为 (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李自成 D.朱元璋
7.(2021·乌鲁木齐质检)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历史上,哪一关键因素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 ( )
A.崇祯皇帝自缢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能力提升
8.17世纪中期的中国,硝烟弥漫,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乱和动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仍催逼赋税,榨取农民。白水县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农民进行斗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材料二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了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投奔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材料四 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城里自杀了一个皇帝,逃跑了一个皇帝,又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
(1)依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均田免赋”是什么意思。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关系
(3)材料四中“自杀的皇帝”是谁,他的死宣告了什么 “逃跑的皇帝”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4)“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是哪一民族的首领
PAGE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核心回顾
1.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3)各级官吏贪赃枉法,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背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爆发:陕西爆发农民起义,李自成的队伍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3)灭亡: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4月攻占北京,明末皇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3.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3)明朝山海关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最后失败。
基础达标
1.下表中的信息共同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 A )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的田地每人以万顷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思宗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A.土地兼并严重 B.皇帝昏庸腐朽
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
2.(2021·兰州质检)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以上描述反映了明末农民起义发生的 ( A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3.(2021·呼伦贝尔质检)“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从民谣中得出的信息是 ( D )
A.该起义军的领导者是黄巢 B.唐末人民的生活困苦
C.严明的军纪得到人民拥护 D.免粮的口号深得民心
4.(2021·伊犁质检)《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 B )
A.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全城 B.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
C.吴三桂引清入关攻入北京 D.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沈阳
5.(2021·定西质检)近代史学家孟森先生在论及明代中叶以后的历史时说:“人民起事虽时有,然旋起旋灭,至崇祯朝遂以亡明,盖由外困于建州,内民生日蹙(紧迫)故耳。”其中“建州”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 B )
A.西夏 B.后金 C.蒙古 D.辽
6.如图,两个“变”是哪一人物所为 ( B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李自成 D.朱元璋
7.(2021·乌鲁木齐质检)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历史上,哪一关键因素最终断送了李自成的“皇帝梦” ( C )
A.崇祯皇帝自缢 B.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强烈
能力提升
8.17世纪中期的中国,硝烟弥漫,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战乱和动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仍催逼赋税,榨取农民。白水县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农民进行斗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材料二 1640年,李自成率军进入河南,吸纳了一些失意的知识分子,如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先后投奔起义军,他们为李自成出谋划策,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很有见识的政策,如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材料三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材料四 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北京城里自杀了一个皇帝,逃跑了一个皇帝,又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
(1)依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答:陕西大旱,官府仍催逼赋税,榨取农民。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一说“均田免赋”是什么意思。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关系
答:“均田免赋”就是要平均分配土地,免除赋税。因为有了材料二中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所以才有了材料三中百姓热情欢迎李自成起义军的现象,二者是因果关系。
(3)材料四中“自杀的皇帝”是谁,他的死宣告了什么 “逃跑的皇帝”是谁,他的结局如何
答:“自杀的皇帝”是指明朝崇祯皇帝;他的死宣告了明朝的灭亡。“逃跑的皇帝”是指李自成;他领导的起义失败。
(4)“从关外杀进来一个皇帝”是哪一民族的首领
答:女真族。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