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人间词话》十则1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人间词话》十则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31 12: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人间词话》十则王国维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
《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
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19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 《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去日本,从此以清遗老自居。后回上海,在仓圣明智大学执教。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对史学界有较深影响。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1927年投水自尽。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王国维遗书》)的有四十二种。自读质疑1.疏通课文,概括每则内容。
2.给不懂的字词作上记号。
3.就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讨论释疑 《人间词话》中引用了很多诗词,用以说明他的“境界说”,请从中挑选一首你认为最有“境界”的作品,加以分析。赏析附录1.冯延巳《鹊踏枝》(欧阳修)赏析
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一起一结颇受推赏。上片写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怨愤之情自现。此词写景状物,疏俊委曲,虚实相融,辞意深婉,尤对少妇心理刻划写意传神,堪称欧词之典范。赏析附录2.秦观《踏莎行》
这首著名的词是秦观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作于郴州贬所的。哲宗赵煦绍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不仅作为旧党的苏轼弟兄遭到贬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也未能幸免,先后由京师被贬到杭州、处州,继而又遭到谒告,被削秩,再贬郴州。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赏析附录3.陶潜《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达到了王国维所说的“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 赏析附录4.元好问《颖亭留别》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写出寒波、白鸟本身所具有的情态,没有把自己“怀归人自急”的急迫心情加到“寒波”“白鸟”上去,却能反衬自己急迫的心情。所谓“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就是用我的感彩着到景物上去,与不用我的感彩着到景物上去。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好友苏轼认为末二句“郴江”之问最为精彩,而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更赞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甚至认为苏轼的看法“仅得皮相”。那么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一句是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杜鹃”凄凉的鸣叫声和“斜阳”的惨淡引出游子的归思乡愁,营造出一种沦落天涯、身世凄凉的凄苦意境;同时,“杜鹃”“斜阳”也是用典,显得十分委婉含蓄。据此可以认同王国维的认识。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一句,从手法或技巧上来说是运用拟人和象征,赋予“郴江”以人的情感,意为郴江也耐不住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我”却还依然羁旅此地,不得自由。这其中也同样注入了诗人内心的孤苦凄凉,因此也显得十分委婉含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