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纪念白求恩》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6 11:24:38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
年级:八年级 学段:第二学期第二单元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
学习目标
1、能准确地概括各段及全文内容;
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教学预备
布置预习:(1)自读课文,查字典或词典解决字词读音。
(2)查字典或词典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含义,区分这些词语的褒贬义并造句。
教学过程
模块一:学习目标
教师出镜: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开始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个故事。70年代中国与加拿大建交,当时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准备访华。访华之前,加方关于送什么国礼给中方产生了争论。有人说送一只加拿大特有的麋鹿;有人说加拿大的农场主愿意送中国一些农业机械;有人说塑一尊华工的雕像,因为华工为加拿大修建铁路付出了很多努力。这时加拿大外交部的一位官员的话,给了特鲁多很深的印象。这位官员刚从法国回来,他回国之前参加过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一个猜谜活动,其中有一道题目问,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是谁?很多人都没有猜出来,后来,一个华裔小学生猜出是白求恩。这个答案令这位官员很震惊,他说在加拿大没有多少人知道白求恩。中国使馆工作人员解释到:“在中国有八亿人口(当时),至少有六亿人知道白求恩,他当然是全球知名度最高的加拿大人。”特鲁多经研究后,派人到白求恩的家乡,得知白求恩家乡还有他的一些遗物,特鲁多决定就以这些遗物为中加建交加方送给中方的礼物,并将白求恩的故居开辟为博物馆。
1972年,白求恩的故国加拿大政府追认白求恩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雄”。 2009年10月,在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共同主办,由国际在线网站承办的评选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国际友人的“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中,共有5千6百多万人次投票,将白求恩评选为中国人民的“十大国际友人”。 PPT1白求恩大夫照片一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939年毛泽东主席撰写的这篇文章《纪念白求恩》。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PPT21、能准确地概括各段及全文内容;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文中对比的作用;3、理解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PPT2课件展示
学习目标
1、能准确地概括各段及全文内容;
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模块二:字词学习
教师出镜: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请同学们看课件,朗读这些字词,特别要注意读准标注为黄颜色的字词的读音。
派遣qiǎn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èn
鄙薄bǐ 纯粹cuì 晋察冀jìn
(教师朗读字词)
PP3课件展示
读准字音:
派遣qiǎn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鄙薄bǐ 纯粹cuì 晋察冀jìn
教师出镜:课前预习作业中,老师还要求同学们通过查字典或词典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含义,区分这些词语的褒贬义并造句。我想,同学们通过查字典、词典了解了词语的意思,就应该能准确地判断出这些词语的褒贬义。现在请大家拿出所造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各组选出词语解释及褒贬义区分正确,句子表述完整优美的例子,和全班同学分享。
PPT4课件展示
通过查字典或词典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含义,区分这些词语的褒贬义并造句:
以身殉职 拈轻怕重 满腔热忱 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现场老师巡视或参加小组讨论,发现优秀的造句练习,然后组织学生展示,并引导评议。以上5分钟)
教师出镜:同学们的造句练习一定挺精彩的,老师写了一段话,把以上八个要求造句的四字词语都用在一段话里了。请同学们看看有没有意思用错的,或者是褒贬义搞错的词语。
白求恩大夫对自己的工作总是满腔热忱,从不拈轻怕重;对自己的技术总是精益求精,从不见异思迁;对自己的生活条件总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PPT5课件展示
白求恩大夫对自己的工作总是满腔热忱,从不拈轻怕重;对自己的技术总是精益求精,从不见异思迁;对自己的生活条件总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 现场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辨析,明确:以上词语使用时褒贬义区分正确。但是“见异思迁”可以指对人或对待工作,用在对待“技术”方面不太合适;“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三个词语应是对人的态度,用来形容对待“生活条件”也不合适。4分钟。)
教师出镜:以上这些词语都是表现待人接物、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的书面语,认真学习并主动使用这些词语,能使我们的语言更文雅、优美。
模块三:整体感知
教师出镜:清除了字词的障碍,让我们一起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以后自己想一想,并拿起手中的笔,在课文中划一划,用直线划出课文中对白求恩大夫的简介。
(现场老师巡视,可个别指导读音。以上5分钟)
PPT6课件展示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思考并用直线划出课文中对白求恩大夫的简介。
教师出镜:老师也划出了两句,同学们看看老师找的这个答案对不对。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教师朗读)
PPT7课件展示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第一自然段)
(现场老师组织讨论。明确:这两句是文章第一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但是对白求恩大夫的介绍并不只有这两句。在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还有这样一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以上4分钟)
PPT8课件展示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第三自然段)
教师出镜:老师在本课开始时,向大家介绍了白求恩大夫在中国人民心中所处的崇高地位。这样一位高知名度的白求恩大夫,毛主席的文章中为什么只用了简单的两三句话来介绍呢?毛主席撰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你认为能体现本文写作目的的句子,还可以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些句子。
PPT9课件展示
再次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文中你认为能体现本文写作目的的句子,还可以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些句子。
(现场老师巡视并指导。以上5分钟)
模块四:研读探究
教师出镜:怎么样,相信只要认真阅读,同学们都能找到体现毛主席写作目的的句子。老师也划了几句,咱们来交流一下吧?
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三自然段: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篇文章的四个自然段中,都有这类的句子:“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我们要学习他……”
据此,再联系一下本文的标题,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毛主席写作本文的目的呢?那就是:
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纪念白求恩大夫,学习他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PPT10课件展示
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PPT11课件展示
第三自然段: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PPT12课件展示
一句话概括毛主席写作本文的目的:
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纪念白求恩大夫,学习他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教师出镜:白求恩大夫是一位国际友人,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毛主席撰写本文,不是为了详细介绍白求恩大夫的光辉事迹,而主要是要号召全中国的共产党员来学习他所具有的革命精神。所以,这篇文章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记叙白求恩大夫的事迹为辅,对白求恩大夫的精神进行议论为主。
PPT13课件展示
本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记叙白求恩大夫的事迹为辅,对白求恩大夫的精神进行议论为主,重在“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学习他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教师出镜:我们根据四个自然段概括出的“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学习他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就是本文议论的重点、中心,在议论文中,这叫做“中心论点”。
那么,什么是中心论点呢?
中心论点就是议论文中能高度概括作者观点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文章的全部都是围绕这一句话而展开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
中心论点表达整个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PPT14课件展示
什么是中心论点呢?
中心论点就是议论文中能高度概括作者观点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文章的全部都是围绕这一句话而展开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
中心论点表达整个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模块五:延伸练习
教师出镜:这种“夹叙夹议”的写法非常实用。不信,我们就来看几段文字。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近几年来特别受欢迎的一个电视节目,每年年初,中央电视台会在亿万电视观众的投票基础上评选出上一年度的道德模范,并邀请专家、学者为这些道德模范撰写评语。我们先来看2009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邓小平夫人卓琳的颁奖词: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PPT15课件展示
2009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邓小平夫人卓琳的颁奖词: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教师出镜: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两段文字,读后想一想,这两段文字是否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其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
老师认为,这两段文字很好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其中叙述的句子有: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
议论的句子有:
“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PPT16课件展示
叙述的句子有: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
PPT17课件展示
议论的句子有:
“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
教师出镜: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同意老师的看法?咱们再来读两段文字。
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金晶的颁奖词: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开幕式团队的颁奖词: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PPT18课件展示
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金晶的颁奖词: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PPT19课件展示
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开幕式团队的颁奖词: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教师出镜:请同学们象刚才那样大声朗读这两段文字,读后想一想,这两段文字是否也是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其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
同学们都完成了吧?老师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好吗?
这两段文字也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叙述金晶的句子是:
“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
叙述张艺谋团队的句子是: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
议论、评价金晶的句子是: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议论、评价张艺谋团队的句子是:
“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PPT20课件展示
叙述金晶的句子是:
“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
叙述张艺谋团队的句子是: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
议论、评价金晶的句子是: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议论、评价张艺谋团队的句子是:
“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教师出镜:看了这些运用“夹叙夹议”方法撰写的文字,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动手试一试呢?
其实,在抗日战争中,还有一位同白求恩大夫一样来自外国却无私援助、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抗战中从事医疗工作并最终牺牲在中国的医生,他就是著名的印度医生,同样被评选为“十大国际友人”的柯棣华大夫。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伟大事迹。
柯棣华(1910—1942),印度人,著名医生,中国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
1937年,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柯棣华等5人组成的援华医疗队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医院工作。同年秋,白求恩大夫在抗战前线牺牲,医疗队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批准。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柯棣华大夫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柯棣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柯棣华因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他的陵墓塑像,也同白求恩陵墓塑像一同并立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后人永世瞻仰。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烽火中,柯棣华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代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毛泽东主席为他题写的挽词为:“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教师朗读材料)
PPT21课件展示
柯棣华(1910—1942),印度人,著名医生,中国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
1937年,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柯棣华等5人组成的援华医疗队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医院工作。同年秋,白求恩大夫在抗战前线牺牲,医疗队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批准。
PPT22课件展示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柯棣华大夫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柯棣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柯棣华因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他的陵墓塑像,也同白求恩陵墓塑像一同并立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后人永世瞻仰。
PPT23课件展示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烽火中,柯棣华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代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毛泽东主席为他题写的挽词为:“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教师出镜:看过以上材料,再对照课文和“感动中国”颁奖词,相信同学们也能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几句话来评价柯棣华大夫。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做个尝试。
PPT24课件展示
结合材料,对照课文和“感动中国”颁奖词,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几句话评价柯棣华大夫。
(现场教师组织活动,巡视并引导学生创作。3分钟)
教师出镜:老师也写了两段话,想和同学们分享,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柯棣华大夫:
这是一场战争,他舍家弃国,不远万里奔赴前线。上苍用疾病和创伤考验人类的意志,他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他是医生,他更是战士,他的生命之花在异邦的土地上开放,他的牺牲精神让我们知道柯棣华和白求恩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员”。
柯棣华大夫:
为了病人,一个医生可以奉献多少?为了理想和信念,一个共产党员可以牺牲多少?你是一粒来自恒河岸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中国的黄土地;你是一面国际主义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太行山下的田野。你把中国人民捧在心里,中国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PPT25课件展示
柯棣华大夫:
这是一场战争,他舍家弃国,不远万里奔赴前线。上苍用疾病和创伤考验人类的意志,他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他是医生,他更是战士,他的生命之花在异邦的土地上开放,他的牺牲精神让我们知道柯棣华和白求恩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员”。
PPT26课件展示
柯棣华大夫:
为了病人,一个医生可以奉献多少?为了理想和信念,一个共产党员可以牺牲多少?你是一粒来自恒河岸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中国的黄土地;你是一面国际主义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太行山下的田野。你把中国人民捧在心里,中国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模块六:语言品味
教师出镜:好文章不分文体,它们共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值得读者涵咏品味的语言。毛泽东主席的文章、词赋在当代中国都是获得一致首肯的。这篇《纪念白求恩》当然也不例外。除了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来有针对性地批评党内一些错误思想和表现以外,这篇文章还有些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法呢?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读完后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赏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或语言表达。
PPT27课件展示
速读课文,读完后交流讨论,赏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或语言表达。
(现场教师组织集体讨论,鼓励有创意的发言,并要求阐述理由。3分钟)
教师出镜:老师也反复地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毛主席的这篇文章除了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外,还很好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比如在文章的第二、三自然段中,有这样的几句话: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PPT28课件展示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PPT29课件展示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现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这几句话都是先肯定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和“对技术”的良好态度,接着就话锋一转,批评一批与之相反的人和事。这样前后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论点。以上5分钟。)
教师出镜:除此之外,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四字词语连用,使人读来朗朗上口;单个句子中词语的使用既生动活泼又非常准确;通过前后句时常对比,增强了语气语势;还有本文结尾那句著名的排比句,至今读来仍使人觉得非常深刻因而值得回味。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几句话,品味这些句子的美。
PPT30课件展示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模块七:小结及拓展
教师出镜:《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学习,白求恩大夫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学一篇好文章,我们既要学习写作方法、语言表达,也要学习文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像白求恩大夫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例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国际友人,被世人誉为“南京的辛德勒” ——德国人约翰·拉贝先生;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美国空军中陈纳德将军……
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后多了解这些英雄人物,使我们的心灵沐浴着德化的雨露,自觉地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教师展示课件)
PPT31课件展示
拓展阅读:
白求恩纪念相册 http://www.eeloves.com/memorial/album/id/1092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http://baiqiuen.memsky.com
白求恩纪念馆 http://bethune.chinaspirit.net.cn/
百度视频(电影) http://www.56.com/u24/v_NTI2ODk4Mzc.html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课件33张PPT。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战地手术照白求恩遗体照电影《白求恩大夫》剧照学习目标1、能准确地概括各段及全文内容;
2、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体会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并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读准字音:派遣qiǎn 殉职xùn 狭隘ài
热忱chén 鄙薄bǐ
纯粹cuì 晋察冀jìn 通过查字典或词典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含义,区分这些词语的褒贬义并造句: 以身殉职 拈轻怕重 满腔热忱 冷冷清清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 白求恩大夫对自己的工作总是满腔热忱,从不拈轻怕重;对自己的技术总是精益求精,从不见异思迁;对自己的生活条件总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思考并用直线划出课文中对白求恩大夫的简介。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第一自然段)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第三自然段) 再次读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文中你认为能体现本文写作目的的句子,还可以放开声音读一读这些句子。 第一自然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第三自然段: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第四自然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一句话概括毛主席写作本文的目的: 号召全体共产党员纪念白求恩大夫,学习他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本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记叙白求恩大夫的事迹为辅,对白求恩大夫的精神进行议论为主,重在“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学习他国际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什么是中心论点呢? 中心论点就是议论文中能高度概括作者观点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文章的全部都是围绕这一句话而展开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 中心论点表达整个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2009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邓小平夫人卓琳的颁奖词: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   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叙述的句子有: “彩云之南的才女,黄土高原上的琼英。携小平手五十八载,硝烟里转战南北,风雨中起落同随。”“她默默地站在一位时代伟人背后,用坚定的信仰和深深的爱,支撑着伟人度过劫波,支持着伟人创造新时代。” 议论的句子有: “对她爱的人不离不弃,让爱情变成了信念。她的爱向一个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坚定、温暖与搀扶。”“在近30年中国崛起的历史记录中,应该有她重重的笔墨。”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金晶的颁奖词: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开幕式团队的颁奖词: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叙述金晶的句子是: “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 叙述张艺谋团队的句子是: “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 议论、评价金晶的句子是: “那是光荣的一刻!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议论、评价张艺谋团队的句子是: “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柯棣华(1910—1942),印度人,著名医生,中国抗战时期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 1937年,印度国大党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柯棣华等5人组成的援华医疗队1939年2月抵达延安,随后到八路军总医院工作。同年秋,白求恩大夫在抗战前线牺牲,医疗队提出追随白求恩的足迹去前线,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批准。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并经历了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他们到达了晋东南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柯棣华大夫担任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 1942年7月7日抗战五周年纪念日,柯棣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12月,柯棣华因突然发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他的陵墓塑像,也同白求恩陵墓塑像一同并立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供后人永世瞻仰。 柯棣华是毛泽东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抗日烽火中,柯棣华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年代乃至生命都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毛泽东主席为他题写的挽词为:“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结合材料,对照课文和“感动中国”颁奖词,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几句话评价柯棣华大夫。柯棣华大夫: 这是一场战争,他舍家弃国,不远万里奔赴前线。上苍用疾病和创伤考验人类的意志,他就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他是医生,他更是战士,他的生命之花在异邦的土地上开放,他的牺牲精神让我们知道柯棣华和白求恩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员”。柯棣华大夫: 为了病人,一个医生可以奉献多少?为了理想和信念,一个共产党员可以牺牲多少?你是一粒来自恒河岸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中国的黄土地;你是一面国际主义的旗帜,高高地飘扬在太行山下的田野。你把中国人民捧在心里,中国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站起来,你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你是一座丰碑! 速读课文,读完后交流讨论,赏析本文的写作手法或语言表达。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拓展阅读:
白求恩纪念相册http://www.eeloves.com/memorial/album/id/1092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http://baiqiuen.memsky.com
白求恩纪念馆
http://bethune.chinaspirit.net.cn/
百度视频(电影) http://www.56.com/u24/v_NTI2ODk4Mz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