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共6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共6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2 20:0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7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0.短新闻两篇
新闻
新闻的定义
新闻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
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 一种文体,也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广义新闻:一般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常用的各
种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等。
狭义新闻:指消息,又称“电讯”、“本报讯”、
“本台消息”等。
新闻有什么特点?
【真实性】实事求是,如实反映事实。
【及时性】新闻必须新鲜,报道及时。
【准确性】“准确”要把“六要素”(5个W和1个H)具
体地交待清楚。何时(when)、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故(why)、如何(how)
【价值性】有意义。
外交部回应美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
  本报北京10月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就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华春莹说,9月30日,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
  她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继续趋稳向好。美方罔顾地区国家共同意愿,一再采取挑衅行为,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的幌子,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威胁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危害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华春莹说。
标题: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新闻结构
  本报北京10月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就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华春莹说,9月30日,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
  她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继续趋稳向好。美方罔顾地区国家共同意愿,一再采取挑衅行为,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的幌子,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威胁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危害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华春莹说。
外交部回应美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
标题: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新闻结构
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简明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外交部回应美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
  本报北京10月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就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华春莹说,9月30日,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
  她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继续趋稳向好。美方罔顾地区国家共同意愿,一再采取挑衅行为,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的幌子,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威胁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危害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华春莹说。
标题: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新闻结构
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简明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新闻的躯干,用最精炼的文字,简明、生动写出最主要的事情,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解释。
外交部回应美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
  本报北京10月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就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华春莹说,9月30日,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
  她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继续趋稳向好。美方罔顾地区国家共同意愿,一再采取挑衅行为,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的幌子,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威胁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危害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华春莹说。
标题: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新闻结构
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简明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新闻的躯干,用最精炼的文字,简明、生动写出最主要的事情,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解释。
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外交部回应美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
  本报北京10月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就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华春莹说,9月30日,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
  她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继续趋稳向好。美方罔顾地区国家共同意愿,一再采取挑衅行为,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的幌子,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威胁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危害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华春莹说。
标题: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新闻结构
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简明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新闻的躯干,用最精炼的文字,简明、生动写出最主要的事情,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解释。
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结语: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并阐明新闻所述事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的感受。
外交部回应美舰非法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
  本报北京10月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就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进入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华春莹说,9月30日,美国“迪凯特”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允许,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中国海军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驱离。
  她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继续趋稳向好。美方罔顾地区国家共同意愿,一再采取挑衅行为,打着所谓“航行与飞越自由”的幌子,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威胁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危害地区的和平稳定,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我们强烈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此类挑衅行为,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华春莹说。
标题: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新闻结构
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简明扼要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新闻的躯干,用最精炼的文字,简明、生动写出最主要的事情,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解释。
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结语: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并阐明新闻所述事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的感受。
别了,
“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思考: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新闻结构
1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4时30分 港督府 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4时40分 港督府 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 添马舰东面 举行“告别仪式”
7时45分 军营旁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最后一分钟 交接仪式现场 最后一次降旗
第一分钟 交接仪式现场 五星红旗升起
零时40分 中国南海 登上“不列颠尼亚”
1
3
4
场景描写
场景一
场景三
场景二
场景四
4时30分
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
降下港督旗帜
子夜时分
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中国国旗升起
零时40分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6时15分
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
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2
①篇幅方面:
②内容方面:
③语言方面:
④叙述角度:
总结全文
1) 以时间为纲描述事件进程
2)细节描写
3) 背景资料的引入
详细介绍,篇幅较长
庄重含蓄,耐人寻味
立足于英方角度
提取 本文的素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蝴蝶》——来自奥斯维辛的诗

那一只,就是上次那一只,
那么丰富、明亮、耀眼的黄色,
或许,那是太阳金色的泪水
滴在白色的石头上……

那样、那样的一种金黄
轻盈得翩然直上。
它离去了,我相信,这是因为
它自己要告别这个世界。

我在这里住了七个星期,
被囚禁在这个集中营。
可我已经发现,这里有我喜爱的东西。
蒲公英在招呼着我
还有院子里开着白花的栗树枝条。
只是,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

那只蝴蝶,是最后的一只。
蝴蝶不住在这里,
不住在集中营。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兰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1940年到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成为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
划分本篇新闻的结构
1--3段:导语
4--15段:主体
16段:结语
思考:罗森塔尔带我们都参观了奥斯维辛的哪些地方?
主要集中在哪几个自然段?
实验室
毒气室
焚尸炉
牢房
照片墙
绞刑室
7—15自然段
参观者的感受和反应是怎么样的?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思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般报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时效性
报道内容
情感倾向
最新发生的事件
客观事件
个人情感浓厚
客观
个人感受
时效性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