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8.《茶馆(节选)》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8.《茶馆(节选)》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2 21:5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话剧常识
1.戏剧: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2.剧本:
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和唱词)
舞台指示(包括人物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人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对灯光、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
3.潜台词:
角色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演员虽未说出,但观众可以意会。
话剧常识
5.分类:
(喜剧:一般以讽刺或嘲笑假恶丑的社会现象,从而肯定和赞扬真善美的社会现象为主要内容。鲁迅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一般反应作为真善美因素一方的主人公与作为假恶丑因素一方的势力之间的严重冲突,主人公多为正面人物,甚至是英雄人物,他们所进行的事业和追求的理想,往往遭致失败与挫折。正如鲁迅说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正剧: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二者相互补充与渗透,也叫悲喜剧。)
话剧常识
6.幕与场:
幕,是戏剧作品和演出中的段落。按剧情发展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变化、转换而划分。
幕又可按情节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场和景。
7.戏剧冲突:
戏剧受演出的时间空间条件限制,只有具有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才能吸引观众,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以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的根本因素。
8、三一律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1
导 入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部作品,它被曹禺评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而王蒙更是肯定其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好的作品。”它就是《茶馆》。
一方小小的茶馆,一幅庞大的历史画卷。
老 舍


解题
“茶馆”,卖茶水的铺子,设有座位,供顾客喝茶,是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人物。
文中的“茶馆”指王利发在北京开的“裕泰茶馆”,既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又是展示社会面貌的窗口。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知人论世】
创作背景
老舍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没法子躲开政治问题。可是,我不熟悉政治舞台上的高官大人,没法子正面描写他们的促进与促退。我也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这样,我就决定了去写《茶馆》。
《茶馆》第一幕描绘了戊戌变法失败、维新派人物谭嗣同被杀害那个黑暗时代的社会生活。
话剧通过裕泰大茶馆里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种种活动,透视了戊戌政变发生与失败的前因后果,描绘了帝国主义扩张渗透、吃洋教的流氓地痞横行、农民破产、宫廷生活腐败荒淫、爱国者横遭迫害的社会现实,逼真地勾勒出晚清统治的真实图景。
【剧情梗概】
第二幕
民国军阀混战时期,洋人操纵军阀相互开战,因而富了洋人,苦了百姓……
第三幕
北京被日军阀霸占了8年,老百姓好不容易盼来了胜利,又来了国民党,日子照样不好过,甚至连最善于应付的茶馆老掌柜也上吊了。
什么都完了,只盼着八路军来解放……
【剧情梗概】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第一幕人物众多,按照社会阶层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出场人物
阶层 人类
王利发、李三、康六、老人、乡妇、小妞、康顺子
秦仲义
松二爷、常四爷
打手二德子、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特务宋恩子、吴祥子
江湖骗子唐铁嘴、人口贩子刘麻子、
流氓黄胖子
下层劳动人民
民族资本家
有闲阶级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
社会渣滓
情节梳理
《茶馆》中先后登场的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七十多个,他们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故事,他们各自的故事汇成一个总的故事,就是那个时代的故事。
请你梳理出文章的主要事件,并探讨其揭示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情节 时代特征
唐铁嘴讨茶
常四爷骂洋货
鸽子之争
马五爷施威
康六卖女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常四爷谈国事被抓
茶客对话
秦庞交锋
庞太监买妻
二德子打人
情节 时代特征
唐铁嘴讨茶
常四爷骂洋货
鸽子之争
马五爷施威
康六卖女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常四爷谈国事被抓
茶客对话
秦庞交锋
庞太监买妻
二德子打人
大烟残害百姓,迷信思想盛行
帝国主义横行
农村经济破产,农民走投无路
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豪门骄奢,普通百姓人如草芥,还不如一只鸽子
民族资本家兴起
民族资本家和封建势力的博弈
百姓对变法漠不关心
言论不自由,好人遭殃
封建势力的荒淫
官府残酷迫害百姓
唐铁嘴:(惨笑)王掌柜,捧捧唐铁嘴吧!送给我碗茶喝,我就先给您相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容分说,拉过王利发的手来)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是……
王利发:(夺回手去)算了吧,我送给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由柜台内走出,让唐铁嘴坐下)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
【二德子,一位打手,恰好进来,听见了常四爷的话。】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教你!(要动手)
【二德子不听王利友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领。】
常四爷:(闪过)你要怎么着?
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五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五爷)喝,马五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过去请安)
……
王利发:(低声地)刚才您说洋人怎样,他就是吃洋饭的。信洋教,说洋话,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宛平县的县太爷去,要不怎么连官面上都不惹他呢!
康 六:刘爷!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吗?
刘麻子:卖到窑子去,也许多拿一两八钱的,可是你又不肯!
康 六:那是我的亲女儿!我能够……
刘麻子:有女儿,你可养活不起,这怪谁呢?
康 六: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
刘麻子:那是你们乡下的事,我管不着。我受你之托,教你不吃亏,又教你女儿有个吃跑饭的地方,这还不好吗?
常四爷: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咱们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艺儿啊!老刘,就着你身上吧:洋鼻烟,洋表,洋缎大衫,洋布裤褂……
刘麻子:洋东西可是真漂亮呢!我要是穿一身土布,象个乡下脑壳,谁还理我呀!
常四爷:我老觉乎着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
李 三:老大爷,您外边蹓跶吧!后院里,人家正说和事呢,没人买您的东西!(顺手儿把剩茶递给老人一碗)
松二爷:(低声地)李三!(指后院)他们到底为了什么事,要这么拿刀动杖的?
李 三:(低声地)听说是为一只鸽子。张宅的鸽子飞到了李宅去,李宅不肯交还……唉,咱们还是少说话好,(问老人)老大爷您高寿啦?
老人:(喝了茶)多谢!八十二了,没人管!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唉!(慢慢走出去)
秦仲义: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王利发:那为什么呢?
秦仲义:把本钱拢在一块儿,开工厂!王利发开工厂?
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秦仲义: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太监: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仲义:我早就知道!
  庞太监: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秦仲义: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
  庞太监:太客气了吧!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
  秦仲义: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哈哈哈!
  庞太监: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
  秦仲义: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
维新变法失败了,你这老顽固高兴了吧!
变法失败了,大权还掌握在我们手里,天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推翻的。
你们谁敢支持维新,谭嗣同的下场就是你们的下场!
走着瞧,看谁能扳倒谁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早就知道不会轻易成功的
想继续发财留住钱,就乖乖做顺民,别整天想着变法
宋恩子:你不说,连你也锁了走!他说"大清国要完",就是跟谭嗣同一党!
松二爷:我,我听见了,他是说……
宋恩子:(对常四爷)走!
常四爷:上哪儿?事情要交代明白了啊!
宋恩子: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掏出腰中带着的铁链子)
常四爷:告诉你们,我可是旗人!
吴祥子:旗人当汉奸,罪加一等!锁上他!
常四爷:甭锁,我跑不了!
宋恩子:量你也跑不了!
[康六带着康顺子进来,立在柜台前。]
康 六: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
康顺子:我,我……(说不出话来)
刘麻子:(跑过来)你们回来啦?点头啦?好!来见见总管!给总管磕头!
康顺子:我……(要晕倒)
康 六:(扶住女儿)顺子!顺子!
刘麻子:怎么啦?
康 六:又饿又气,昏过去了!顺子!顺子!
庞太监:就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秦庞斗嘴”让一直噤若寒蝉的茶客忍不住谈起国事来,在“茶客议论”的四人对话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呢?
众茶客静默一阵之后,开始议论纷纷。
茶客甲:谭嗣同是谁?
茶客乙:好象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
茶客丙:这两三个月了,有些作官的,念书的,乱折腾乱闹,咱
们怎能知道他们捣的什么鬼呀!
茶客丁:得!不管怎么说,我的铁杆庄稼又保住了!姓谭的,还
有那个康有为,不是说叫旗兵不关钱粮,去自谋生计吗?
心眼多毒!
茶客丙:一份钱粮倒叫上头克扣去一大半,咱们也不好过!
茶客丁:那总比没有强啊!好死不如赖活着,叫我去自己谋生,
非死不可!
补充资料
满清八旗:指的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这八旗。其中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属于上三旗,他们由清朝皇帝亲自统领,地位最高的是镶黄旗,因为镶黄旗的旗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
铁杆庄稼:清代的八旗子弟不得工作,只许当兵、当差。旗人成丁之后,可以补本旗内的兵丁缺额,旗内的一般兵丁按待遇分为三类:马甲、步甲、养育兵。补上之后即可按月领取饷银和军粮。由于粮饷是固定发放,不受外部条件影响,而且是终身职业,所以也被称为“铁杆庄稼”,就好比“铁饭碗”。晚清的时候,很多没能补上“兵缺”的八旗子弟迫于生计,也开始学做手艺,打工赚钱,有的八旗子弟不肯纡尊降贵,结果坐吃山空,在穷困潦倒中郁郁而终。
①茶客群像不容忽视:他们胆小怯懦,冷血无情,无聊乏味,苟且偷生,对为之奋斗的变法者不仅不同情,反而误解尤深,甚至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主张,以为他们是乱打乱闹捣鬼,扰乱他们的生活秩序,这也侧面反映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即脱离群众。
②他们目光短浅,只在乎眼前的利益,懒惰颓废,只要铁杆庄稼保住,哪怕被克扣一大半也不愿反抗,更不愿奋斗,奉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寄生哲学,认为维新派主张“自谋生计”是心眼狠毒的表现,所以变法改良是无法唤醒这帮愚昧麻木、自私颓丧的群众的,这群没有同情心又胆小懦弱的人不仅无法救国,反而会蛀空清朝,而大清国的覆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总结:
小茶馆影射大社会。这些事件涉及戊戌变法的失败、清廷对进步人士和百姓的镇压、国家经济凋敝、鸦片侵入、洋货倾销、实业救国、民族资本家兴起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关注人物 理解时代意义
老舍塑造人物形象有其独特的方式。着重刻画时代的、阶级的、职业的和气质的特点以及地方色彩,通过描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塑造出面貌各异的人物形象。请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指出其社会身份,并说出其形象特点。
角色 社会身份 形象特点 角色 社会身份 形象特点
王利发 唐铁嘴
常四爷/ 松二爷 刘麻子
马五爷 庞太监
康六父女 宋恩子二人
秦仲义 二德子
乡妇母女 黄胖子
老人 李三
出场人物的人物形象
掌柜
胆小谨慎、善于应酬
没落旗人
正直爱国/胆小无能
恶霸
仗势欺人、卖国求荣
破产农民
老实懦弱、贫穷
实业家
自负、爱国
破产农民
贫苦无依、走投无路
小贩
无依无靠
算命的
抽大烟,招摇撞骗
保媒拉纤的
心狠,贪婪
太监
作威作福,荒淫变态
特务
为非作歹,欺压无辜
打手
仗势欺人,凶狠蛮横
地痞头子
欺软怕硬
伙计
谨小慎微,善良
形象分析
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概括其特征,并指出其时代意义。
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圆滑机灵、自私自利、不乏善良
王利发——裕泰茶馆的掌柜(线索人物)
乱世艰难求生的底层商贩
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其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小业主命运的真实写照。
常四爷——正义爱国的晚清旗人
忧国忧民、爱憎分明、敢作敢当、硬气仗义、正直、倔强、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松二爷——胆小而懒散的旗人
游手好闲、懒散无能、善良却胆小怕事
这个形象寄寓着作者对传统旗人生活及文化的反思,也折射出那个时代的腐朽。
秦仲义——裕泰茶馆的房东,主张维新的民族资本家
家境殷实,主张维新,实业救国,
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缺乏同情心,
敢与保守势力针锋相对
这一形象揭示了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张扬的个性及其斗争性。
总结
第一幕描写清朝末年戊戌政变失败后的时代,在表面看似生意兴隆的裕泰茶馆里,却笼罩着一种凄惨、冷酷的气氛。
正直、善良的人民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渣滓,却横行霸道,作威作福。
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表现了封建帝国末日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一幕,被曹禺称誉为“古今中外罕见的第一幕”。为什么这样说呢?
《茶馆》的艺术特点
分析艺术特色
1.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也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是像画卷一样,将一个个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个情节镶嵌进去。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截面,这些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剪影式”地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只有三幕,可是写了五十来年的变迁。……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下茶馆的。那么,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么?”“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这么一来,厨子就像厨子,说书的就像说书的了。同时,把他们自己的事又和时代结合起来,像名厨而落得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出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说书的先生抱怨生意不好,也顺口说出这年头就是邪年头,真玩艺儿要失传……因此,人物虽各说各的,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就使观众既看见了各色的人,也顺带着看见了一点儿那个时代的面貌。”
2.特殊的戏剧冲突:
①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②小茶馆影射大时代
鉴赏戏剧语言
3.独特的语言艺术
①富有韵味的京味语言
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③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④丰富的潜台词
①富有韵味的京味语言
北京文化孕育了老舍的创作。作为一位地道的北京人,老舍在裕泰茶馆里刻画了一大批老北京茶客。
首先,“烂肉面”“斗蛐蛐”等北京地域内的特有词汇的频繁出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北京人的日常生活。
其次,“儿化”语言的使用,如“洋玩意儿”、“一块儿”、“烟泡儿”等儿化音也带有老北京风味;
最后,人物对话在称谓上也颇为讲究,例如“您”和“爷”的频繁使用“您喝这个!”“我说这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秦二爷”、“三爷”等京味儿十足,展现了浓郁的地域风貌。
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茶馆》里的人物有茶馆掌柜、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
由于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即使隐去人物,单看台词,我们也可以判断是谁的台词。
①轰出去!
②是!出去吧,这里坐不住!
③哪位行行好?要这个孩子,二两银子!
④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
常四爷不会说“轰出去”,秦仲义不会说“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足见语言的个性化是多么鲜明。
王利发的“滑”
“二爷,您说的对,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
——在秦仲义面前非常顺从、谦恭竭力奉承,讨人喜欢,可见他的玲珑乖巧。
“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
——善于奉承、巧妙周旋。
王利发谦和、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与他的掌柜身份非常吻合。
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
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是典型的地痞无赖。
③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
寓庄于谐,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国家的热爱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
唐铁嘴是个烟鬼,第二场出场时,王利发谈起他这个嗜好,他说:“我已经不吃烟了!”“我改抽‘白面儿’啦,你看……,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
当人们以为他改邪归正了,然而他出人意料地接一句:“我改抽‘白面儿’了”,明明更糟糕了,却偏偏自我炫耀,沾沾自喜。作者用不多的笔墨,就把唐铁嘴这个江湖骗子的油滑、无耻和满身的奴性,描绘得淋漓尽致。
《茶馆》在艺术风格上,把悲剧和喜剧有机地揉合融会起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最为悲切的内容,形成了悲喜结合的特色,反映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现实,埋葬三个旧时代。老舍却为这出人间的悲剧编织了一套喜剧的外衣:旧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半男不女、行将就木的老太监,竟还要买个15岁的姑娘当老婆;有钱人无所事事,为了一只鸽子雇佣大批流氓打群架;马五爷对常四爷大为藐视、不屑理睬,可是一听见教堂的钟声就立刻肃立正冠,学着洋大人的样子画十字。。。。。。
④丰富的潜台词
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短短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如 改良派秦仲义与顽固派庞太监狭路相遇。 表面问安奉承,骨子里却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
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外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的意思,是一种深层意义。
第一幕结尾“将!你完了!”和“大清国要完”一句遥相呼应,振聋发聩,形成阵阵回音,飘荡在茶馆的上空,一语三关,既是指棋局,又暗示受害者的命运,还象征着腐朽的清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
“将!你完了!”


是一曲含泪带笑的
旧时代的哀歌,
是一个亦庄亦谐的
社会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