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分集训(二)(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邓小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场真理标准讨论的积极意义是 (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促进了“两个凡是”的出台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2.(2021·呼伦贝尔质检)1978年12月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
A.特区建设 B.经济建设 C.政治建设 D.思想建设
3.(2021·兰州质检)某网站征集“建党一百周年”专栏的解说词: 以简练的语言概括建党一百年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应当是 ( )
A.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4.(2021·赤峰模拟)“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副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5.(2021·伊犁质检)20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仅限于……国家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可以说,这种改革还是企业外部的,而不是企业内里的。而进入90年代后,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转变说明 ( )
A.改革需要不断探索与深化 B.国企改革是从内到外的改革
C.国企改革已经全面完成 D.改革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6.(2021·青海中考)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下列城市或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
①深圳 ②上海 ③西宁 ④环渤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7.(2021·吴忠质检)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新的格局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8.2001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27.9亿美元,2011年已突破300亿美元,10年增长了10倍之多;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由2001年的1万家,2011年增长到2.8万多家。河南这些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我国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B.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我国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D.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9.(2021·金昌质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0.(2021·银川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2021·乌鲁木齐质检)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力量、建设性作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源泉、积蓄能量。这说明 ( )
A.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
C.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D.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
12.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
(1)材料一是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你认为其收藏价值何在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78年以来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14.(2021·白银质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边抗争边学习。在抗争中赢得新生,在学习中重塑自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
材料二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新华网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囯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节选自2021年习近平新年贺词
(1)对比材料一、二,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结合所学,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分析今天中国底气十足的原因。
PAGE单元提分集训(二)(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邓小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光明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下子引起那么大的反应,说是‘砍旗’,这倒进一步引起我的兴趣和注意。不要小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争论。这场争议的意义大了,它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场真理标准讨论的积极意义是 (A)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促进了“两个凡是”的出台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2.(2021·呼伦贝尔质检)1978年12月的《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B)
A.特区建设 B.经济建设 C.政治建设 D.思想建设
3.(2021·兰州质检)某网站征集“建党一百周年”专栏的解说词: 以简练的语言概括建党一百年至今每一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1978年的足迹”的解说词应当是 (B)
A.举国欢庆,翻身做主 B.拨乱反正,风清气正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十年动乱,经济停滞
4.(2021·赤峰模拟)“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副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A)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5.(2021·伊犁质检)20世纪8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仅限于……国家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可以说,这种改革还是企业外部的,而不是企业内里的。而进入90年代后,根据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深入到了企业内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转变说明 (A)
A.改革需要不断探索与深化 B.国企改革是从内到外的改革
C.国企改革已经全面完成 D.改革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6.(2021·青海中考)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下列城市或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C)
①深圳 ②上海 ③西宁 ④环渤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7.(2021·吴忠质检)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新的格局是 (A)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8.2001年,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27.9亿美元,2011年已突破300亿美元,10年增长了10倍之多;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由2001年的1万家,2011年增长到2.8万多家。河南这些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D)
A.我国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B.我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我国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D.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9.(2021·金昌质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B)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0.(2021·银川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是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A)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2021·乌鲁木齐质检)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力量、建设性作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源泉、积蓄能量。这说明 (C)
A.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
C.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D.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
12.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B)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右图)
(1)材料一是1978年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生死状”,现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你认为其收藏价值何在
答:价值:该“生死状”是中国农村开始走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见证。
材料二 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78年以来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变化:由1978年远远落后于全国到1984年迅速追上全国,之后一路领先。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等地设立经济特区等。
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答: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根本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2021·白银质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边抗争边学习。在抗争中赢得新生,在学习中重塑自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
材料二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新华网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囯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材料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节选自2021年习近平新年贺词
(1)对比材料一、二,说明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转变:由“引进”到“输出”。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或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正确性;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等)。
(2)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结合所学,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拥护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保护生态环境等。(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分析今天中国底气十足的原因。
答:第一个一百年(建党1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家政策的正确性等。(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