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分集训(一)(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说:“这些一看就知道是身份不同的人物,能够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建国大事,对我来说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次会议是 (B)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2021·通辽质检)《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写道:“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材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A.使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3.(2021·重庆中考)“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一位英雄的绝笔诗,其应写于 (D)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4.(2021·西宁质检)《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利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A.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抗美援朝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抗美援朝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D.抗美援朝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2021·宁夏中考)以下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据表中数据可知到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 (D)
阶级 占总人口比例(%) 1946年占有耕地(%) 1952年占有耕地(%)
地主 4.75 64.38 4.3
农民 73.37 7.21 73.02
A.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度
C.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 D.基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
6.(2021·包头中考)如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D)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形成
D.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夙愿
7.(2021·乌鲁木齐模拟)2020年1月14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D)
A.1949-1952年 B.1950-1952年 C.1953-1956年 D.1953-1957年
8.(2021·固原质检)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C)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2021·新疆模拟)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巨大的困难。”这反映了 (C)
A.农业合作化落后于工业化 B.工业化比农业合作化重要
C.农业合作化服务于工业化 D.工业化服务于农业合作化
10.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和平的方法,实现和平过渡,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种具有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
A.实行赎买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建立生产互助社
11.从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D)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2.(2021·苏州中考)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2021·兰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 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答: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或开国大典)。变化:人民当家作主(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材料二中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答:图一:西藏和平解放;图二:抗美援朝;图三:土地改革。
(3)研究性学习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答: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4.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的复兴之路,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①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②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1)我国制定的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 指出这一计划的实施有何意义并列举这一计划实施期间的成就一例。
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或“一五”计划)。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答出一例即可)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此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答: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材料三反映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答:运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从上述材料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答:教训: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言之有理即可)
PAGE单元提分集训(一)(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说:“这些一看就知道是身份不同的人物,能够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建国大事,对我来说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次会议是 ( )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2021·通辽质检)《人民日报》的社论中写道:“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材料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A.使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3.(2021·重庆中考)“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一位英雄的绝笔诗,其应写于 ( )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4.(2021·西宁质检)《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利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A.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抗美援朝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C.抗美援朝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D.抗美援朝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5.(2021·宁夏中考)以下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据表中数据可知到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 ( )
阶级 占总人口比例(%) 1946年占有耕地(%) 1952年占有耕地(%)
地主 4.75 64.38 4.3
农民 73.37 7.21 73.02
A.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度
C.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 D.基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
6.(2021·包头中考)如图是1952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土地改革》邮票,方寸票幅中,老农手指一台由年轻农民驾驶的大收割机,而小小的牛、犁位于收割机履带之下。该作品体现了( )
A.“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形成
D.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夙愿
7.(2021·乌鲁木齐模拟)2020年1月14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 )
A.1949-1952年 B.1950-1952年 C.1953-1956年 D.1953-1957年
8.(2021·固原质检)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2021·新疆模拟)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强调:“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能离开农业合作化而孤立地去进行的。如果我们不能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解决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就会遇到巨大的困难。”这反映了 ( )
A.农业合作化落后于工业化 B.工业化比农业合作化重要
C.农业合作化服务于工业化 D.工业化服务于农业合作化
10.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和平的方法,实现和平过渡,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堪称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种具有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 )
A.实行赎买政策 B.人民公社化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建立生产互助社
11.从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2.(2021·苏州中考)如图中的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 )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2021·兰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礼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参加这个典礼的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和首都各工厂职工、各学校师生、各机关人员、市民、近郊农民和城防部队共30万人,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天色已晚,天安门广场这时变成了红灯的海洋,无数的彩色火炮从会场四周发射。
——新华社建社75周年纪念文丛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 从此,中国人民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材料二中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研究性学习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从以上材料的内容可以推断,研究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14.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的复兴之路,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①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②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1)我国制定的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 指出这一计划的实施有何意义并列举这一计划实施期间的成就一例。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此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材料三反映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4)从上述材料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