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下图是20世纪联合国亚非拉国家数量(单位:个数)变化情况,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西方国家普遍衰落 B.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C.新兴独立国家崛起 D.联合国影响力的加强
2.下列有关印度独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B.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印度人民的利益
C.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立共和国
D.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关系稳定和谐
3.1946年,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强调“同海外领地联结在一起,法国是个大国;失去这些领地,法国将不再是大国”;1958年,他又宣布法兰西共同体之中的成员国享有自治权,他们应当民主的、自主的管理自己。戴高乐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A.法国经济不断衰退 B.法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4.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这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5.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美巴谈判,巴拿马最终于1982年4月接管运河区司法权。巴拿马成功接管运河区司法权得益于( )
A.美国身陷越战国力严重衰退 B.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C.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巴拿马运河地位作用的下降
6.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包括( )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参与国际竞争
③吸引外国资本
④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美国美林公司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拉丁美洲是最大的借款者,其债务总额已占世界债务总额的55%。发展中国家有5个大的公债发行国,其中包括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这3个拉美国家。这说明( )
A.拉美沦为美国等国的殖民地 B.拉美内部的货币一体化进程迅速
C.拉美国家经济运行风险较大 D.拉美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8.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要真正克服障碍获得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下列表述不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障碍的是( )
A.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B.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C.自身的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
D.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国际合作不断增强
9.1973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就巴拿马从美国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问题召开会议。会上第三世界国家对巴拿马的要求一致表示支持,没有一个国家的代表为美国的立场辩护,但美国行使了否决权。后经美巴谈判,巴拿马最终于1982年4月接管运河区司法权。巴拿马成功接管运河区司法权得益于( )
A.美国身陷越战国力严重衰退 B.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
C.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全力支持 D.巴拿马运河地位作用的下降
10.阅读《2013—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表》,从中可知( )
年份 世界经济增 长率(%) 发达经济体 增长率(%)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 中国家增长率(%)
2013 3.3 1.1 5.0
2014 3.4 1.8 4.6
2015 3.1 1.9 4.0
2016 3.2 1.9 4.1
A.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低于新兴经济体
B.世界经济增长的动能不断弱化
C.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11.以下材料能够说明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
A.维护国家主权 B.注重团结协作 C.加强经济合作 D.反对霸权主义
12.某宣言指出:“鉴于这种越来越令人不安的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国人民要从一切形式的外国统治下解放自己、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决心,导致了国际社会详细制定各项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国际经济关系的政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为了它们自身的利益要使目前的经济秩序永久保持下去的决定,对发展中国家的愿望只是给予微不足道的注意……”该宣言主张( )
A.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B.推翻殖民霸权主义
C.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印度是二战后亚洲第一个摆脱殖民枷锁获得独立的国家,独立后的印度政府确立了对内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对外追求大国地位的整体战略。印度的工业化模式是力图把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的全面性与西方式计划的灵活性相结合的产物,充分体现出发展中国家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特征。尼赫鲁时代的印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1947年印度倡导召开了亚洲关系会议,1954年与中国共同倡导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与印度尼西亚共同召开了亚非会议,1961年与埃及和南斯拉夫倡导不结盟运动...... 印度以“不结盟领袖”和“第三势力代言人”的身份周旋于国际舞台,不结盟政策日益为国际社会所认可, 被弱小国家所效仿。
——摘编自[德]赫 库里克《印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独立初期外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提出的不结 盟政策的意义。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新兴独立国家的兴起。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联合国内亚非拉国家的数量不断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新兴独立国家崛起有关,故选C项;二战后西方国家并没有普遍衰落,故排除A项;两极格局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B项;图示内容仅反映了联合国内亚非拉国家数量的变化,无法说明联合国影响力的增强,故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A项正确。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英国的利益,而不是印度的利益,故B项不正确。1947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C项错误;印巴在独立后存在领土争端、宗教矛盾、边境冲突等问题,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5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改变之前对海外领地的态度,转为宣布法兰西共同体的成员国享有自治权与管辖权,这主要和这些领地兴起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有关,D正确;当时法国的经济处于恢复状态,A排除;B属于材料表象,排除;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C排除。
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材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非洲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非洲殖民地的独立,与世界多极化趋势无关,故A项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表明非洲仍有部分地区没有取得独立,世界殖民体系并未彻底崩溃,故C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尽管美国当时行使否决权,但从最终结果来看,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起了重大作用,因此,巴拿马成功接管运河区司法权得益于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故选B项。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尽管美国当时行使否决权,但从最终结果来看,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起了重大作用,因此,巴拿马成功接管运河区司法权得益于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冲击,故选B项。
10.答案:C
解析:从表格信息分析,可知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要低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这说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故本题选C项。A项中的“经济总量”在表格中无法体现。B、D两项表述错误。
11.答案:A
解析:埃及宣布从英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都是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故A项符合题意。
12.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宣言主张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秩序,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均与题干主旨不符合。
13.答案:(1)背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南亚政治局势动荡;民族经济发展需要;印度的综合国力与战略地位,逐步提升。
(2)意义:是一种实用主义和中立主义的体现;使印度得以远离美苏冲突中心,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世界不结盟运动和反殖民主义、反霸权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