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5.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5.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13 12: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教学背景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八年级下册“四边形”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以完成对平行四边形的全面研究,它既是得到其他特殊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也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因此,这节课内容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线,提出问题-猜想验证-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在几何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对他们运用几何思想、发现几何结论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此年龄段孩子好动的特点,引导他们从画图到猜想、从确定已知到得出结论。树立学生的主体观, 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和定理2,并会简单运用。2.通过观察、实验、猜想、类比、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学会将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体会探索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过程中的合理性、数学证明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定理2。教学难点: 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引入(二)探索新知(三)解决问题(四)巩固练习(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 1.画出平行四边形原来的样子。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探究活动1:1.观: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边画边叙述过程。2.猜:由此猜想,一个四边形,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这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验:已知:_____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____.证明:4.得:定理的文字表达:定理的符号表达:∵AB=CD,AD=B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探究活动二】1.画:自己动手画图探索.①两条直线l1与l2交于点O;②在直线l1上截取OA=OC,在直线l2上截取OB=OD;③顺次连结四个交点A、B、C、D,形成四边形.请问 :得到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提出猜想,并试着证明.2.猜:由此猜想,一个四边形,当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这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验: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4.得:定理的文字表达:定理的符号表达:∵OA=OC,OB=O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再解:请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检测:填空,如图,四边形ABCD中,(1)若AB∥CD,补充条件______ ,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2)若AB=CD,补充条件_______,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3)若对角线AC、BD交于点O,OA=OC=3,OB=5,补充条件______,则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4)已知: ABCD中,E、F、G、H分别为OA、OB、OC、OD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在运用时注意哪些问题?完成课后学案.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画图师生一起画图。学生观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学生独自阅读,画出图形,并思考。学生小组活动,完成任务.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根据所学,独立思考,并发表意见,同学们讨论. 由问题激发求知,为探索新知创造良好的开端。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也是判定的双重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猜想、经历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把实践认识提高到理论认识,规范推理步骤和格式,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感受数学的严谨性.通过自主探索活动,给学生创建动手实践、动脑思考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探究活动中提高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从判别方面加以引导。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使学生体会证题策略的多样性。巩固所学知识。从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小结,使学生提升对本课新知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意识。
板书设计 15.3.3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义:………判定定理1: 判定定理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