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习题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选择题。(16题)
1、在钠的下列用途中,利用的是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
①制取过氧化钠等化合物 ②制钠钾合金,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还原钛等金属 ④制高压钠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④
2、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如右图装置所示,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4、有两试管分别装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5、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钙溶液 B.新制氯水 C.次氯酸钠 D.食盐水
6、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B.该装置图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C.该实验装置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D.集气瓶中会变为黄绿色
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 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
D. 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8、与3.2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质量为( )
A.6.4 g B.3.2 g C.4.6 g D.3.0 g
9、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等体积的CO和N2 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C. 原子数目相等的O3和N2 D. 质量相等的N2和CO2
10、某实验需1 mol·L-1 NaOH 溶液 90 mL,配制该NaOH 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3.6 g 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使用前先检漏,再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C.操作①时,若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D.上述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⑥①⑤
11、有一200mL Na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将其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0.1mol/L NaOH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消耗180mL;向另一份中加入0.1mol/L BaCl2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消耗100mL。则原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1mol/L B.0.02mol/L
C.0.04mol/L D.0.08mol/L
12、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其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溶液。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0 mol/L的硫酸铜溶液,则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和称取溶质的质量分别为( )
A. 480 mL容量瓶,称取7.68 g硫酸铜
B. 480 mL容量瓶,称取12.0 g胆矾
C. 500 mL容量瓶,称取8.00 g硫酸铜
D. 500 mL容量瓶,称取12.5 g胆矾
13、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MnO2 + 4HCl(浓)MnCl2+2H2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每消耗1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
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
14、用一定方法可除去下列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所加物质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A.Cl2(HCl)用NaOH溶液
B.Na2CO3(NaHCO3)固体用HCl溶液
C.溶液NaHCO3 (Na2CO3)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D.CO2(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15、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用到漂白剂。下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
A. NaClO溶液 B. 久置的氯水 C. KOH溶液 D. 稀H2SO4
16、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目之比1:1 B.密度之比为16:17
C.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分子间平均距离之比为1:1
二、非选择题。(4题)
17、(实验)某实验小组对Na与水反应产生的H2进行探究,为点燃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①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点燃利用①装置制得的H2时,实验失败了。他们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的用量太少,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_____。
(4)已知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cm-3、0.80g·cm-3、1.00g·cm-3。在②装置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________。
18、某化工厂生产的漂白粉,产品说明书如下:
漂白粉使用说明书
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氯化钙
用法用量:每次取漂白粉2 g,水1 000 mL,配成0.2%~0.3%的溶液
将病人用具浸泡其中5~10分钟,如需要,浓度可适当提高,浸泡时间可延长
注意事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漂白粉写一份保存、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超过30字):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漂白粉的生产原理: 。
②一般情况下,漂白粉失效的主要原因: 。
19、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
测得生成物的总体积为672 mL,密度为2.56 g·L-1(标准状况)。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为 。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X、Y分别为 、 。
20、(实验)根据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
(1)本实验至少需要加热_______次,至少需要称量_______次。
(2)以下是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几种仪器,用相关仪器的名称填空:冷却加热后的试样必须在_______中进行,加热硫酸铜晶体,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
(3)实验得到以下的数据:
坩埚质量(g) 坩埚和晶体的总质量(g) 加热后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g)
11.685 13.691 12.948
计算得到结晶水数量的测定值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4)造成结果偏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未进行恒重操作 b.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c.加热时坩埚内物质变黑 d.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习题含答案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选择题。(16题)
1、在钠的下列用途中,利用的是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
①制取过氧化钠等化合物 ②制钠钾合金,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还原钛等金属 ④制高压钠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④
【答案】C
2、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B
3、如右图装置所示,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水褪色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a被吹大 D.U形管水位:d【答案】C
4、有两试管分别装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操作或判断正确的是( )
A. 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 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 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答案】C
5、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钙溶液 B.新制氯水 C.次氯酸钠 D.食盐水
【答案】D
6、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
B.该装置图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
C.该实验装置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
D.集气瓶中会变为黄绿色
【答案】C
7、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B. 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C.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
D. 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答案】B
8、与3.2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质量为( )
A.6.4 g B.3.2 g C.4.6 g D.3.0 g
【答案】D
9、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等体积的CO和N2 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C. 原子数目相等的O3和N2 D. 质量相等的N2和CO2
【答案】B
10、某实验需1 mol·L-1 NaOH 溶液 90 mL,配制该NaOH 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 3.6 g 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使用前先检漏,再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C.操作①时,若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OH溶液浓度偏低
D.上述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⑥①⑤
【答案】D
11、有一200mL Na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将其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加入0.1mol/L NaOH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消耗180mL;向另一份中加入0.1mol/L BaCl2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消耗100mL。则原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1mol/L B.0.02mol/L
C.0.04mol/L D.0.08mol/L
【答案】B
12、硫酸铜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其同石灰乳混合可得“波尔多”溶液。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0 mol/L的硫酸铜溶液,则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和称取溶质的质量分别为( )
A. 480 mL容量瓶,称取7.68 g硫酸铜
B. 480 mL容量瓶,称取12.0 g胆矾
C. 500 mL容量瓶,称取8.00 g硫酸铜
D. 500 mL容量瓶,称取12.5 g胆矾
【答案】D
13、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MnO2 + 4HCl(浓)MnCl2+2H2O+Cl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每消耗1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mol
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
【答案】C
14、用一定方法可除去下列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所加物质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A.Cl2(HCl)用NaOH溶液
B.Na2CO3(NaHCO3)固体用HCl溶液
C.溶液NaHCO3 (Na2CO3)通入足量二氧化碳
D.CO2(HCl)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答案】C
15、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常用到漂白剂。下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
A. NaClO溶液 B. 久置的氯水 C. KOH溶液 D. 稀H2SO4
【答案】A
16、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H3和CH4两种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含分子数目之比1:1 B.密度之比为16:17
C.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D.分子间平均距离之比为1:1
【答案】B
二、非选择题。(4题)
17、(实验)某实验小组对Na与水反应产生的H2进行探究,为点燃反应生成的H2,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①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点燃利用①装置制得的H2时,实验失败了。他们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的用量太少,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_____。
(4)已知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cm-3、0.80g·cm-3、1.00g·cm-3。在②装置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________。
【答案】(1)2Na+2H2O=2NaOH+H2↑
(2)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
(3)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H2与O2的混合气体受热而爆炸
(4)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Na与H2O反应产生的H2使钠上浮,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H2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Na与H2O的反应速率
18、某化工厂生产的漂白粉,产品说明书如下:
漂白粉使用说明书
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氯化钙
用法用量:每次取漂白粉2 g,水1 000 mL,配成0.2%~0.3%的溶液
将病人用具浸泡其中5~10分钟,如需要,浓度可适当提高,浸泡时间可延长
注意事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漂白粉写一份保存、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超过30字):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漂白粉的生产原理: 。
②一般情况下,漂白粉失效的主要原因: 。
【答案】(1)密封、避光保存在阴凉处,随配随用,勿接触皮肤,不能用以漂洗丝、毛织品等
(2)①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②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
19、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Y2(液)+3O2(气)XO2(气)+2YO2(气)。
测得生成物的总体积为672 mL,密度为2.56 g·L-1(标准状况)。则:
(1)反应前O2的体积为 mL(标准状况)。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为 。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3∶16,则X、Y分别为 、 。
【答案】(1)672 (2)76 g·mol-1 (3)C S
20、(实验)根据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
(1)本实验至少需要加热_______次,至少需要称量_______次。
(2)以下是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几种仪器,用相关仪器的名称填空:冷却加热后的试样必须在_______中进行,加热硫酸铜晶体,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
(3)实验得到以下的数据:
坩埚质量(g) 坩埚和晶体的总质量(g) 加热后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g)
11.685 13.691 12.948
计算得到结晶水数量的测定值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4)造成结果偏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未进行恒重操作 b.加热过程中有少量晶体溅出
c.加热时坩埚内物质变黑 d.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答案】2 4 干燥器 泥三角、坩埚、坩埚钳 5.23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