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文档属性

名称 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5-16 21: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农业的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共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
2、根据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生活实际和相关资料,能够说明某一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产生原因。
4、结合案例,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
         气候:影响农作物 与 的重要的自然因素。
土壤: 程度对农业影响较大。
自然因素 平原:适宜发展 业。
地形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 。
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 和 。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 技术的提高,使农产品直接靠近.
因素: 市场的必然性 。 程度较高的农作物可以远离市场。
政策:调整 、促进 的重要手段。
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如 、 、
使土地 提高, 降低。
区位选择实质:对农业土地的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处于 之中,莫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
      自然环境因素比较 ,对农业区位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 ,对农业区位影响
【问题探究】
1.读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5分)
A.    ,B.    ,C.    ,
D.    ,E.    。
(2)图中字母所示的因素中,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的是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产品价格的是    ,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在地域上出现分离的是    。(用图中字母回答)
(3)简述影响下列各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种植:    ,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的粮食生产和南疆的棉花种植: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    ,上海城郊的乳牛、蔬菜、花卉业:    ,江南丘陵的茶树种植: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
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中等城市及周边地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A、B、C、D四处安排甘蔗、荔枝、乳牛、
花卉四种农业类型,则合理的区位选择是:
A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
B为    ,理由是___________ 。
C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_ 。
D为    ,理由是_____________ _ 。
(2)该地区河流汛期是    ;夏秋季节,应防止的灾害性天气是    ;在该地区的E处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            。
【课堂练习】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下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8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下列农业类型属于“都市农业”的是(  )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马来西亚总理2008年4月19日宣布,计划扩大水稻种植区,增加水稻产量,应对粮价上涨造成的粮食安全危机。据此回答3~4题。
3.影响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便利的水陆交通 D.国际市场需求
4.读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过程中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科学技术投入,下列各点最能代表马来西亚水稻种植业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二课时
【拓展延伸】
1.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农业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东北商品农业基地
华北旱作农业区
南方水田农业区
西北灌溉农业区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
2.我国主要作物及其分布:
主要作物 习性 分布
小麦 春小麦:
冬小麦:
水稻
玉米
棉花
油菜
花生
甘蔗
【问题探究】
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1.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分别是对那些自然因素的改造
温室、灌溉----改造 条件; 梯田-----改造 条件; 施肥-----改造 条件;
2.下列农业区主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农业区 需要改造的自然因素 改造措施
宁夏平原
三江平原
东南丘陵
沿海滩涂
华北平原
江南红壤
【课堂练习】
1.关于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变化较大
B.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影响着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C.宁夏平原发展水稻种植业,主要是光照充足的结果 D.东南丘陵种植茶树,是受地形的影响
2.(2009·广东高考)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3.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  )
A.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 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
C.渭河平原的冬小麦——光照 D.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读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4~6题。
4.甲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D.光照弱但日照时间长
5.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青稞
6.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灌溉条件差 B.灌溉水源充足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
7.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8.有关气候对农业区位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大,光照、降水等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较小
B.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有相同的要求
C.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候条件按纬度有规律地分布
D.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农业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据此完成9~10题。
9.“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农业生产的哪一特点(  )
A.季节性 B.地域性 C.周期性 D.综合性
10.以下能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的是 (  )
A.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C.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D.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来自浙江省的一家公司最近在海南琼海嘉积镇的水田里征地3700亩种植反季节西瓜。据了解,水田种西瓜在琼海还是第一次,在海南也不多见,种植仅一个月现已经结出碗口大的果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决定该公司到琼海种植水田西瓜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市场 D.交通
第3课时
【课前预习】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分类:(1)原始农业:包括 、 、 。
(2)传统农业:包括 、 、 、 。
(3)现代农业:包括 、 、 、 、 、 。
(二)典例: (1)分布: 。
1.原始迁移农业 (2)生产特点:“ ”不使用 ,很少使用 , 简单,也无 。
(3)对环境的影响:早期 。后期 。
(1)分布: 。
2.传统旱作谷物 (2)生产特点:a. 式农业。 b. 稳定,持续使用 。
农业 c. 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条件。d.历史悠久, 的生产模式。
e.以种植 ( )为主,有 的传统。
(3)对环境的影响:低山丘陵区 。低洼地区 。
(1)分布: 、 、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现代混合农业 (2)生产特点:a. 为目的(商品率高)。 b.重视 。
c. 程度高。 d.历史悠久, 的生产模式。
e.以种植 ( )为主,有 的传统。
(3)澳大利亚的小麦绵羊业:
生产方式; 和 。
特点:两种生产方式 ;时间上是 ;经济收入 。
分布:东南部和    部
        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较好,气候
   区位因素 
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
【问题探究】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和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是现代混合农业吗?
2.我国有没有商品谷物农业?举例说明并比较它与发达国家商品谷物农业经营方式的差别。
【课堂练习】 1.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位置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2.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耕作业已实现了商业化和机械化
B.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C.世界畜产品的最大产地
D.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3.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有 ( )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单产低,商品率低 ④农场经营 ⑤科技水平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⑤
4.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南斯拉夫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他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根据此材料回答20—22题:
5.这个农场的农业是 ( )
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
C.外向型农业 D.传统的自然农业
6.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
A.从农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B.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
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牧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7.下列与该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农业区是 ( )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B.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D.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2)图中牛奶—蔬菜带考虑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其中果蔬、花卉在东南部生产,然后供应东北地区,更体现了_______ 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这只有在____ 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区位含义
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的变化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