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学习目标导读】
1、明确产业活动的类型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掌握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并能进行实例分析。
3、掌握工业地域布局的一般原则并能进行实例分析。
【知识要点梳理】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三次产业的划分为:第一产业主要指——
第二产业主要指——
第三产业主要指——
(2)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农业和矿业——
工业生产——
商业和服务业——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生产协作:工序的协作——解释及示例:
零部件协作——解释及示例:
生产链协作——解释及示例:
(2)商贸联系:分类——
表现——现代物流(解释概念——
环节——
作用—— )
(3)科技信息联系:目的——
(技术的地域扩散的三种形式: )
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工业地域布局的一般原则:
【课前预习演练】
1.下列各类产业活动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是 ( )
A.工业与农业 B.商业与服务业
C.农业与矿业 D.农业与商业
2.为摩托车厂配套的变速器厂、齿轮厂、轮胎厂等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
A.生产流水线上的联系 B.地理空间联系
C.各加工过程联系 D.信息的联系
3.商贸联系的基础是 ( )
A.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C.技术人员在区际间的流动 D.生产成品的区际流动
4.下列各产业之间属于生产协作关系的是 ( )
A.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
B.地区或国际之间的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流动
C.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D.某地区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群分布
读下图,回答5~6题。
5.近年来,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纷纷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其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水平高 B.原料丰富
C.地租廉价 D.市场广阔
6.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跨国公司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
A.促进中国发展经济 B.转移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C.降低生产成本 D.中国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建厂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环太湖和环杭州湾地区丝绸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盛绸、苏缎、杭纺、湖绉享誉海内外,丝绸纺织业一直是上述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两大纺织业产业密集区存在众多关联密切的纺织产业集群,盛泽与绍兴两大纺织业产业集群分别是环太湖与环杭州湾两个纺织业集聚区的核心。
材料二 图1和图2
(1)分析绍兴、盛泽发展纺织产业集群的优势区位条件。
(2)读图1,与盛泽相比,绍兴集群在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中的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
① ;
② ;
③ 。
(3)读图2,盛泽、绍兴纺织业集群在全球纺织业价值链的低端。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
A.加强与国际资本、技术、营销网络的交流与合作 B.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合作
C.强化产业集群之间的差异化竞争 D.培育纺织机械制造基地
E.深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F.扩大生产规模
【展示交流提高】
1、P51页阅读:“深圳——年轻的特区城市”,结合材料分析深圳迅速崛起的原因。(一组展示,二组点评)
2、教材P53页活动:读图3-3,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其联系,并分析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有什么有利和不利影响。(三组展示,四组点评)
3、教材P58页阅读:“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集群现象”,阅读以上材料,分析长三角、珠三角的10个纺织工业基地形成产业集群的原因。(五组展示,六组点评)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出分析某地区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区位优势或劣势)的基本分析方法(即答题模式)。(各组讨论,教师归纳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