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第二章 学案
第3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班级 姓名
【课程标准】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要求】
1、理解城市化的内涵。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3、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
1、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出现 效应和 效应等。
2、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 方式,改变了居民 方式,原先的 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 景观所取代等。
2、 城市环境问题
1、郊区城市化:大城市中心区 密集, 拥挤, 趋于恶化, 昂贵,加之 下降, 比较困难,社会不太安定,促使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这是城市化进程从 发展到 的一个新阶段,又可以将其称为 阶段。
2、我国城市发展要强调以 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 环境。
3、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控制环境污染和 破坏,治理各种“ ”。
【自学为主】
【我的笔记】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下图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及“某地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
1.该地光化学污染最严重的时间为一天中的( )
A.早晨上班前 B.早晨上班高峰期 C.中午前后 D.傍晚下班高峰期
2.光化学污染往往出现在( )
①污染源区域 ②污染源上风向 ③污染源下风向 ④与污染源下风向垂直的区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光化学污染的城市,下面与污染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形呈盆地状,污染物难以扩散 B.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晴朗、光照强
C.该城市人口很多,生产生活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
材料一: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材料三: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450千米;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千米;到2050年,将建成4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阅读材料,回答4~6题。
4.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
①环境污染 ②绿地面积少 ③交通拥挤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差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蓝天”的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时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
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
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尾气)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污染
6.修建城市轻轨铁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还可以( )
A.改善城市的景观 B.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二、综合题
读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变化表以及我国全球化趋势展望等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82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10年
城镇人口比重(%) 1 20.6 26.1 28.9 35 45(预测)
城镇个数 建制市(个) 236 456 640
建制镇(个) 2 664 11 953 16 992
材料:21世纪,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形成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和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四大纵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海岸线城市集聚带、沿京广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哈大线铁路城市集聚带和沿京沪铁路城市集聚带。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陇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蓝烟-胶济-石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干流城市集聚带和沿沪杭―浙赣铁路城市集聚带。
(1)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我国城市集聚带分布的趋势是向__________的地区集中,沿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形成城市集聚带,其中华北地区的城市带资源短缺问题将更加突出,计划采取的解决措施有__________等。
(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城市化进程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下图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①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_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考虑这一效应,说出该城市的近地面风向。为什么城市上空云量多于郊区?
③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 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
A.煤烟、粉尘 B.工业废水 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D.酸雨
2.下列关于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可行性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小汽车取代自行车 B.将现有道路全部改建成高速公路
C.增加交通线路的用地面积 D.建造多层高架道路和立体交叉道路
3.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
①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②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③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④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材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导致4000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多见。
材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作“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材料三:近几年昆明市投资100个亿治理滇池,抽取湖底淤泥,打捞湖面藻类,并对附近排放污水的300多家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使滇池逐步实现碧水风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4.在英国各城市中,伦敦“雾都”形成的关键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流扩散
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
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5.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该市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 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
C.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
D.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
6.下列有关滇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滇池附近工厂纷纷建设污水处理场,牺牲了经济效益换来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B.滇池治理前鱼类逐年减少,主要是附近工厂排放的大量的有毒物质所致
C.滇池治理前湖水生化需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下
D.治理滇池过程中,抽取淤泥是为了减少湖中植物营养物,控制藻类生物的生长
7.伦敦老城人口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
A.分散城市职能 B.郊区城市化 C.通过政府职能控制城市人口
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第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居住区
二、综合题
背景材料:《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3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一样收集“纯洁”的水,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能喝?有关城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比如: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的法人代表绳之以法;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境意识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有_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_污染、_____________污染。
(2)运用地理知识说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3)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原理,评价有关城市政府的行为。
【我的收获】
【自我评价等级】 【搭档评价】 签名:
【意见和建议】
【教师评价】
等级 日期
【课后反思】
第三节[参考答案]
【课内练习】
一、选择题 C A C B D C
二、综合题:
(1)交通方便 铁路 海岸线 河流 淡水 南水北调、防治水污染、节约水源(此外还有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2)将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水资源短缺,而且水资源污染和大气污染将日趋严重。
(3)①热岛 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②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多上升气流,城市上空的凝结核较多。③A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C D C C C D B
二、综合题
(1)大气 水体 噪声 固体废弃物
(2)分散在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市和卫星城;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
①有关城市政府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是在行使搞好公共服务的对内职能,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也表明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他们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体现了依法治国原则。
③加大科普宣传,增强市民环保意识,是履行精神文明建设职能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体现。
④指示法院对造成重大污染的企业的法人代表绳之以法,违背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必须加以纠正。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