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错过》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错过》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6 21:40:23

文档简介

《错过》教学设计
年级:八年级 学段:第二学期第五单元
学科:语文 版本:苏教版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教学准备: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生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出镜 同学们,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电影中的孙大圣,因为错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而后悔不已,其实当代作家刘心武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自己独特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错过》。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作者刘心武。
(ppt1)课件展示
走近作者:
刘心武(1942- ),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接下来,同学们先听一下课文范读。
(播放音频朗读,用时5分钟)
课前,老师已经要求同学们自学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成果。请同学们为大屏幕上ppt2的划线字注音。
(现场老师可指定学生上黑板注音,集体订正。用时2分钟)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这些词语,每个词语朗读三遍。(出示答案)
(ppt3)课件展示:
贻误yí 憬悟jǐng 渊薮 sǒu
斑斓 lán 颟顸 mān hān 咀嚼 jǔ jué
情愫sù 滞涩 zhì 惆怅 chóu chàng
第二部分 联系旧知,分析结构
教师出镜本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也叫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它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以议论也可以叙事。本文以议论为主,可作为一篇议论文来学习。本文的题目是“错过”,围绕错过,作者究竟提出了哪些观点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
(pp4)课件展示:
整体感知:
一、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让我们分享了他的什么观点?
(学生默读课文,用时3分钟)
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错过,错过是人生的常态,还有,我们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循循善诱的呢?我们以前学习过议论文,同学们还记得议论文的典型结构是什么吗?对,议论文常常采用的结构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种结构,给课文划分一下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
(学生划分结构,用时3分钟)
好,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明确了本文的结构。这篇文章采用的仍然是议论文的传统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Ppt5是什么(1-2):大小错过真不少
为什么(3—6):人生常态
怎么办(7-15):习惯 品味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第三部分 仔细研读,品味哲理
教师出镜 刚才我们大家弄清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并且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接下来就该来细细品读了,作者用什么方法让他的观点容易被读者接受的呢?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1-2段,历时1分钟)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文章一开始,作者为什么先从逛商场买衣服说起?(停顿20秒)对,他是在举例子,说明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错过,这是议论文中的举例论证。除了错过心仪的衣服,还有错过什么?还有错过跳槽的良机。作者为什么要举这两个事例呢?因为这两个事例,一为购物,二为跳槽,是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事。这里也告诉我们说,写议论文,所举事例要具有典型性。
(ppt7)课件展示:
举例论证 身边的事例(具有典型性)
教师出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部分。那么人生究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错过呢?作者在接下来的两段里怎样分析的呢?
(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课文3-6段,历时2分钟)
跟第一部分一样,作者在第5段也举了几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说明了人生也有所得。得失本是"人生的常态",不值得大惊小怪。第6段,是对第二部分的小结,"没错过"与"错过"是我们斑斓多味的存活的见证人,有了它们,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这正是人生的经纬线”,请问这里的“这”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错过”和“没错过”。它们就像布匹上的经线和纬线一样,织就了色彩斑斓的人生锦缎。
(ppt9)课件展示:
举例论证 身边的事例(具有典型性)
比喻论证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教师出镜和一般的议论文不同的是,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分析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错过,而在于面对错过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那么,作者认为面对过错,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
(学生朗读7-8段并回答问题,用时1分钟)
对,首先要意识到过错。面对过错,有的人意识到了,有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作者把这两种情况对照起来写,这是我们议论文中的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通过这样的正反对比,强调突出了"意识到错过"的意义。意识到错过,是正确面对错过的第一步。
(ppt11)课件展示:
举例论证 身边的事例(具有典型性)
比喻论证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 是非清楚,突出观点
教师出镜 光意识到错过还不行,面对错过,我们还应该如果做?请同学们默读9-11段,思考这一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用时3分钟)
作者把人世间的错过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有机会再遇的错过,而另一类则是机不再来的错过。对不同的"错过",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文章的第9段分析如何正确对待还有机会相遇的"错过",第10段分析如何对待机不再来的"错过"。这两段也形成了正反对比,第11段,用了一个设问句来开头。当我们意识到错过时,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力挽狂澜呢?我们应立刻意识立刻追上前去。用两个"立刻",为的是强调速度要快,同是也是批评那种意识和行动迟缓的人,很可能会将错过变成过错。
在作了清楚的分析后,作者用12和13段做了一个非常有哲理的总结:对待过错,不仅要习惯,更要品味。
(ppt13)课件展示:
有机会再遇 冷静把握 机不再来 细细咀嚼
立刻意识 立刻追上去
习惯 品味
到此为止,作者已经说清楚了我们该如何对待“过错”,那么课文的14~15段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把这两段朗读一遍,仔细体会。
(学生朗读,用时2分钟)
老师觉得这两段文字既有哲理又很生动,同学们有同感吗?为什么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呢?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通俗的比喻来讲令人深思的道理。这个,我们刚才已经说了,在议论文中被称为比喻论证。
(ppt15)课件展示:
第14段的 “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是什么、“预定的到站”比喻的又是什么?
明确: “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的是“人生中的一些小的“错过” ; “预定的到站”比喻的是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追求。
教师出镜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第15段,作者把那些"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扬"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ppt16)课件展示:
第15段的 “碧绿的叶片”比喻什么、“七彩鲜花”比喻的又是什么?
明确:作者把那些"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
教师出镜 这两段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给全文做了一个总结:人生中不可避免有大大小小的错过,但是我们要学会品味错过,把握住机会,不能错过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课文就分析到这里了。老师这儿有几句话,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大家看看能不能用简要的话来补全横线处的文字。
Ppt17 用简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 。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 。
(学生讨论,补全文字,教师指正。)
Ppt18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只要大站不错过。
教师出镜 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世上的错过千千万,看你如何来对待。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积极快速行动,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
最后送一些名言与同学们共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课件19张PPT。错 过刘心武走近作者 刘心武(1942~),当代作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 、 《风过耳》、 《四牌楼》等,还出版8卷本《刘心武文集》。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贻误 憬悟 渊薮
斑斓 颟顸 咀嚼
情愫 滞涩 惆怅
读一读(lán )(yí)(mān hān)(jǐng)(jǔ jué) (sǒu)(sù)(zhì)(chóu chàng)生活中充满了错过。
错过是人生的常态。
我们要习惯和品味错过。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让我们分享了他的什么观点? 是什么(1-2):大小错过真不少
为什么(3—6):人生常态
怎么办(7-15):习惯 品味本文的结构应该怎样划分?朗读课文1-2段,用时1分钟 举例论证 身边的事例(具有典型性) 朗读课文3-6段,用时2分钟 举例论证 身边的事例(具有典型性) 比喻论证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朗读课文7-8段,用时2分钟 举例论证 身边的事例(具有典型性) 比喻论证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比论证 是非清楚,突出观点 默读课文9-11段 讨论交流3分钟 有机会再遇 冷静把握 机不再来 细细咀嚼 立刻意识 立刻追上去
习惯 品味朗读课文14-15段,用时2分钟 第14段的比喻 “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是什么、“预定的到站”比喻的又是什么?明确: “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的是“人生中的一些小的“错过” ; “预定的到站”比喻的是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追求。第15段的 “碧绿的叶片”比喻什么、“七彩鲜花”比喻的又是什么?明确:作者把那些“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用简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 ,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 。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 。用简洁的话补全下列文字大小错过真不少,不要为此空烦恼。
因为得失本一家,错过就是真生活。
有的机遇会再现,要化错过为掌握。
有的错过不再来,要细咀嚼这苦果。
人生错过无限多,要能习惯与品味。
小的错过不要紧,只要大站不错过。名言欣赏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