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18)(节选)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哪些具体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出两点即可)
2.(2021·新疆学业考·T19)(节选)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中国“改革”之后,探索的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什么
3.(2020·新疆学业考·T19)(节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共十九大报告
(1)中共十九大确立的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全国真题
1.(2021·齐齐哈尔学业考)“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2021·宁波学业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牡丹江学业考)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多快好省”
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4.(2021·泰安学业考)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5.(2021·潍坊学业考)如图是《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变化柱状图》(单位:万个)。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改革 B.市场经济建立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6.(2021·广安学业考)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C.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7.(2021·南京学业考)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8.(2021·广东学业考)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9.(2021·梧州学业考)如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10.(2021·潍坊学业考)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开发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2021·海南学业考)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通信体系构建完整,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和党政网投入运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材料意在说明海南( )
A.经济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B.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C.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D.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12.(2021·镇江学业考)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一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3.(2021·连云港学业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2021·南京学业考)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5.(2021·自贡学业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16.(2021·镇江学业考)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 588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7.(2021·铜仁学业考)阅读下列“新中国农村发展三部曲”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翻身】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 【致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奔小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农民“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指出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进行尝试的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并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含义。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我国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18.(2021·北京学业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献1 文献2 文献3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政治局)扩大会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毛泽东同志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则文献,说出相关会议名称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其伟大精神的历程。
——整理自齐彪等《中国共产党精神及其谱系探析》
(2)将特区精神、长征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与材料二的①②③对应。从这三种精神中任选其一,结合史实说出对这一精神内涵的理解。
材料三 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强调“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果与呈现。
——摘编自商志晓《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PAGE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八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18)(节选)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哪些具体内容
答: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出两点即可)
答: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政策要符合实际等。
2.(2021·新疆学业考·T19)(节选)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中国“改革”之后,探索的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2020·新疆学业考·T19)(节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共十九大报告
(1)中共十九大确立的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全国真题
1.(2021·齐齐哈尔学业考)“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开启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征程的是 ( B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2021·宁波学业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D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1·牡丹江学业考)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
③“多快好省”
④“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4.(2021·泰安学业考)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D )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5.(2021·潍坊学业考)如图是《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变化柱状图》(单位:万个)。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A.经济体制改革 B.市场经济建立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6.(2021·广安学业考)1978年5月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实行奖金和计件工资制度。此后,又恢复了稿费制度。这些措施的实施( B )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对突破固有体制进行了尝试
C.标志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7.(2021·南京学业考)1987年,“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材料体现的是( D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大跃进”高潮的掀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8.(2021·广东学业考)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A )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9.(2021·梧州学业考)如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10.(2021·潍坊学业考)邓小平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B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开发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2021·海南学业考)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航空事业快速发展,通信体系构建完整,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和党政网投入运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材料意在说明海南( A )
A.经济发展后劲大大增强
B.生产总值稳步增长
C.教育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D.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12.(2021·镇江学业考)以下从左至右所列四个城市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一格局是( B )
A.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3.(2021·连云港学业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邓小平的这段讲话( A )
A.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B.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2021·南京学业考)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D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5.(2021·自贡学业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C )
A.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阶级斗争为纲
16.(2021·镇江学业考)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A )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 588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7.(2021·铜仁学业考)阅读下列“新中国农村发展三部曲”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翻身】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材料二 【致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 【奔小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材料一中农民“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指出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进行尝试的地方。
答:土地改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并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含义。
答:含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我国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答:改革必须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改革要符合农村实际;改革要尽力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等。(言之有理即可)
18.(2021·北京学业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献1 文献2 文献3
一、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政治局)扩大会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毛泽东同志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则文献,说出相关会议名称及其意义。
答:文献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文献2: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文献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任选一则,说出相关会议名称及其意义即可)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其伟大精神的历程。
——整理自齐彪等《中国共产党精神及其谱系探析》
(2)将特区精神、长征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与材料二的①②③对应。从这三种精神中任选其一,结合史实说出对这一精神内涵的理解。
答:①长征精神;②“两弹一星”精神;③特区精神。
(从这三种精神中任选其一,结合史实说出对这一精神内涵的理解即可)
如特区精神:198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深圳经济特区,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大潮的塑造和市场经济熔炉的锤炼,中国的经济特区不仅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物质文明奇迹,也创造了“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 的特区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①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两弹一星”工程是中国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实施的,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工程。“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材料三 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强调“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结果与呈现。
——摘编自商志晓《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3)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使我们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