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4)戊戌变法措施中,属于政治改革内容的是 ( )
A.裁撤冗官冗员 B.编制国家预算
C.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2.(2021·新疆学业考·T19)(节选)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为应对“被迫敞开国门”,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政府各采取了哪一举措 中国的举措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3.(2020·新疆学业考·T18)(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前赴后继】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依据材料,义和团将矛头指向什么人
答:“鬼子”(或:“洋鬼子”、外国侵略者、西方列强、帝国主义侵略者)。
全国真题
1.(2021·江西学业考)观察如图所示,由此判断“沪局” ( )
A.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 B.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C.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2.(2021·桂林学业考)洋务运动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多所学校,在这些学校就读过的学生中,有北洋海军军官邓世昌,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翻译《天演论》的严复。以上描述表明洋务运动( )
A.巩固封建帝制 B.创建强大海军
C.培养近代人才 D.创办近代企业
3.(2021·梧州学业考)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洋务派( )
A.开办新式学堂 B.创办军事工业
C.建立新式海陆军 D.创办民用工业
4.(2021·昆明学业考)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面对外来入侵,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率领装备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这位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 )
A.张之洞 B.左宗棠 C.曾国藩 D.李鸿章
5.(2021·福建学业考)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 )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自强求富已经实现
C.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D.军队改制全盘西化
6.(2021·岳阳学业考)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则材料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2021·广东学业考)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8.(2021·成都学业考)下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9.(2021·东营学业考)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2021·桂林学业考)分析图中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清朝经济比日本发达
B.中国的经济负担沉重
C.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新开放通商口岸
11.(2021·遂宁学业考)“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2.(2021·常德学业考)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3.(2021·乐山学业考)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14.(2021·北京学业考)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15.(2021·包头学业考)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的活动( )
活动 内容
建立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创办报刊 《国闻报》《知新报》《时务报》
组织学会 强学会、南学会、农学会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抨击了封建道德
16.(2021·宿迁学业考)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17.(2021·云南学业考)如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D )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8.(2021·河南学业考)《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理征服
19.(2021·临沂学业考)《辛丑条约》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名称及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
A.帝国主义列强的决定 B.清朝政府的自身需要
C.中国对外贸易的要求 D.“六部”已经无足轻重
20.(2021·达州学业考)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 100万银元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21.(2021·德阳学业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
1858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
1879年 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
1882年 到北京参加乡试,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4-1885年 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 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 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 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 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法失败后 逃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 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7年 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家庭出身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入侵的影响。
(2)根据材料,归纳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
答:精心研读西学;编著变法的书籍;成立保国会等组织;创办报刊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3)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
答:人生经历:第一段:熟读经书、研究西学;第二段:宣传组织变法;第三段:复辟帝制。认识:人生的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人的思想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PAGE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4)戊戌变法措施中,属于政治改革内容的是 ( A )
A.裁撤冗官冗员 B.编制国家预算
C.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2.(2021·新疆学业考·T19)(节选)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为应对“被迫敞开国门”,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政府各采取了哪一举措 中国的举措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答: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3.(2020·新疆学业考·T18)(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前赴后继】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依据材料,义和团将矛头指向什么人
答:“鬼子”(或:“洋鬼子”、外国侵略者、西方列强、帝国主义侵略者)。
全国真题
1.(2021·江西学业考)观察如图所示,由此判断“沪局” ( A )
A.引进了西方先进器物 B.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C.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D.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2.(2021·桂林学业考)洋务运动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多所学校,在这些学校就读过的学生中,有北洋海军军官邓世昌,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翻译《天演论》的严复。以上描述表明洋务运动 ( C )
A.巩固封建帝制 B.创建强大海军
C.培养近代人才 D.创办近代企业
3.(2021·梧州学业考)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洋务派 ( D )
A.开办新式学堂 B.创办军事工业
C.建立新式海陆军 D.创办民用工业
4.(2021·昆明学业考)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面对外来入侵,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率领装备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这位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 ( B )
A.张之洞 B.左宗棠 C.曾国藩 D.李鸿章
5.(2021·福建学业考)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 ( C )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自强求富已经实现
C.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D.军队改制全盘西化
6.(2021·岳阳学业考)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则材料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D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2021·广东学业考)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清政府发现八旗军队缺乏战斗力,真正能够对抗太平军的唯有湘军、淮军等汉族地主武装,这个趋势到洋务运动时期更加明显。由此可知 ( A )
A.汉族官僚集团地位逐渐上升
B.八旗军队被地主武装取代
C.太平天国运动改变阶级结构
D.洋务运动带来了国富兵强
8.(2021·成都学业考)下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B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9.(2021·东营学业考)某同学梳理了近代一场战争的过程: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由此判断这场战争是 (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2021·桂林学业考)分析图中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B )
A.清朝经济比日本发达
B.中国的经济负担沉重
C.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新开放通商口岸
11.(2021·遂宁学业考)“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 B )
A.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2.(2021·常德学业考)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D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3.(2021·乐山学业考)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D )
A.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14.(2021·北京学业考)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C )
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15.(2021·包头学业考)下表可以用来说明,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的活动 ( C )
活动 内容
建立学堂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创办报刊 《国闻报》《知新报》《时务报》
组织学会 强学会、南学会、农学会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
C.促进了思想启蒙
D.抨击了封建道德
16.(2021·宿迁学业考)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B )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
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
17.(2021·云南学业考)如图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D )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8.(2021·河南学业考)《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D )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理征服
19.(2021·临沂学业考)《辛丑条约》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名称及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
A.帝国主义列强的决定 B.清朝政府的自身需要
C.中国对外贸易的要求 D.“六部”已经无足轻重
20.(2021·达州学业考)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B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 100万银元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21.(2021·德阳学业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大事记
1858年 出生于广东南海官僚地主家庭,自幼熟读经史,饱受封建儒学教育
1879年 游历香港,始读西学之书
1882年 到北京参加乡试,南归途经上海,大购西书,精心研读,大讲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4-1885年 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 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改良主张,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 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新学伪经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 甲午战争失败,发动公车上书;8月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 续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 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参与百日维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法失败后 逃往海外,组织保皇会,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 担任孔教会会长。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1917年 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
——摘编自《中国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推动康有为变法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家庭出身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外国列强入侵的影响。
(2)根据材料,归纳康有为为推动变法而进行的努力。
答:精心研读西学;编著变法的书籍;成立保国会等组织;创办报刊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3)根据材料中的分隔线提示,概括康有为的三段人生经历。并据此谈谈你对个人发展与时代变化关系的认识。
答:人生经历:第一段:熟读经书、研究西学;第二段:宣传组织变法;第三段:复辟帝制。认识:人生的发展与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人的思想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