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真题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2 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真题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3 22:14:23

文档简介

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6)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 A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2.(2021·新疆学业考·T4)张謇被赞誉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当年,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了 ( C )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大生纱厂 D.商务印书馆
3.(2020·新疆学业考·T2)在鲁迅的小说中,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是 ( C )
A.《子夜》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骆驼祥子》
4.(2019·新疆学业考·T17)(节选)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准确的史实。请对下列史实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冼星海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 × )
5.(2021·新疆学业考·T18)(节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根基”指什么 “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或封建土地制度)。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或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6.(2020·新疆学业考·T18)(节选)
【民族解放】
材料三
(3)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结果如何
答: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全国真题
1.(2021·镇江学业考)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D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2.(2021·凉山学业考)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3.(2021·潍坊学业考)1947 年的华北解放区,农民纷纷购买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主要是因为 ( B )
A.抗日战争胜利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华北全境解放 D.国民党政权覆亡
4.(2021·东营学业考)“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 B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5.(2021·云南学业考)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战略决战。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A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2021·甘孜州学业考)如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D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2021·鄂州学业考)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C )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8.(2021·黄石学业考)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垦牧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金厂等产业,还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如今南通很多地方都还有他的影子。他的主张是 ( A )
A.实业救国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9.(2021·广东学业考)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 B )
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10.(2021·盐城学业考)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B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1.(2021·潍坊学业考)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南京临时政府 ( C )
A.重视服饰身份象征
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C.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D.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12.(2021·安徽学业考)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 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 763人,占全部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 ( C )
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
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13.(2021·海南学业考)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14.(2021·云南学业考)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它是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 B )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生活书店 D.新华书店
15.(2021·无锡学业考)歌曲是时代的反映。《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歌曲谱写了下列哪一时期的最强音 ( C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6.(2021·福建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答:条约的名称:《南京条约》。影响: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31-1945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答:时代特征: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并发展);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正确的战略战术;蒋介石集团坚持独裁统治和内战政策不得人心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
答: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PAGE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6)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社评的题目是《毛泽东先生来了!》。毛泽东“来”到的地方是 ( )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2.(2021·新疆学业考·T4)张謇被赞誉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当年,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了( )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大生纱厂 D.商务印书馆
3.(2020·新疆学业考·T2)在鲁迅的小说中,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是( )
A.《子夜》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骆驼祥子》
4.(2019·新疆学业考·T17)(节选)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准确的史实。请对下列史实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冼星海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 )
5.(2021·新疆学业考·T18)(节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永远与人民在一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
  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让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坚决维护者,因而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这就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的“封建制度根基”指什么 “土地制度改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6.(2020·新疆学业考·T18)(节选)
【民族解放】
材料三
(3)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结果如何
全国真题
1.(2021·镇江学业考)1945年,文学家郑振铎写道:“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2.(2021·凉山学业考)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是因为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
A.陕北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东北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3.(2021·潍坊学业考)1947 年的华北解放区,农民纷纷购买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主要是因为( )
A.抗日战争胜利 B.土地改革的开展
C.华北全境解放 D.国民党政权覆亡
4.(2021·东营学业考)“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材料描写的事件(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发起了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
5.(2021·云南学业考)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了战略决战。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6.(2021·甘孜州学业考)如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A.中国工农红军正式创建
B.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2021·鄂州学业考)整理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共十年内战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历程
8.(2021·黄石学业考)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垦牧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金厂等产业,还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如今南通很多地方都还有他的影子。他的主张是 ( )
A.实业救国 B.民主共和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9.(2021·广东学业考)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 )
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
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10.(2021·盐城学业考)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1.(2021·潍坊学业考)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南京临时政府( )
A.重视服饰身份象征
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C.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D.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12.(2021·安徽学业考)清末,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有理、工、农、医类学校23所,学生2 195人,占全部专科学生总数的9.2%。1915年,94所专科学校中有工、农、医类学校29所,学生4 763人,占全部学生总数的19.8%。这反映出( )
A.专科学校分布科学合理
B.新文化运动成果丰硕
C.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
D.全国学制得到了统一
13.(2021·海南学业考)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保存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文报纸,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
A.《申报》 B.《大公报》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14.(2021·云南学业考)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它是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
A.中华书局 B.商务印书馆
C.生活书店 D.新华书店
15.(2021·无锡学业考)歌曲是时代的反映。《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歌曲谱写了下列哪一时期的最强音( )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6.(2021·福建学业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实际上中国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摆布,成为西方诸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概括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31-1945年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说明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