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 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真题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战2022 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真题训练(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3 21:50:29

文档简介

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9)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中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1999年11月,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事件是( )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2.(2021·新疆学业考·T7)粮食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王进喜 D.屠呦呦
3.(2020·新疆学业考·T19)(节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2)图一邮票纪念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图二成就说明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居于怎样的地位 图三人物2015年在国际上获得了哪项大奖
全国真题
1.(2021·金华学业考)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国内科学家一起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成就彪炳史册。下列科技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2.(2021·盐城学业考)近来我国科技喜讯不断: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5月30日,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成就与此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进行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屠呦呦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3.(2021·广安学业考)“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4.(2021·梧州学业考)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A.《袁隆平传奇》 B.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C.电影作品《袁隆平》 D.某同学的课堂笔记
5.(2021·苏州学业考)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6.(2021·衡阳学业考)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如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70年代末“三转一响” 80年代“四大件” 90年代“三金” 2000年-2010年“一动不动”
A.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7.(2021·江西学业考)下图反映了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 )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8.(2021·广东学业考)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 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A.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B.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
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9.(2021·河北学业考)探究问题。
材料
历程 主要表现
从“小米加步枪”开始 “南昌起义”使中国大地诞生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当时武器装备只是一些大刀、长矛和少量的大枪、步枪
进入“飞机坦克加大炮”阶段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检阅了陆海空部队,当时海空部队阵还不整齐。建国之初面临着热战刚过冷战又开始的严峻国际环境,毛主席发出了“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出现了新型的国产武器装备。到60年代初期,中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诸多常规兵器,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昨天的“小米加步枪”,而是进入了“飞机坦克加大炮”的崭新阶段
步入“两弹一星”时代 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6年,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成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攻关全面成功。这就使中国在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实现了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摘编自李大光《从大刀长矛到神五上天
——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
(1)材料表述了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经历过两次历史性跨越,跨越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跨越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并说明这次跨越对当时世界的重大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提供了哪些保障。
PAGE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19·新疆学业考·T9)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中国航天事业再传捷报。1999年11月,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的事件是 ( B )
A.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B.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飞行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太空行走
2.(2021·新疆学业考·T7)粮食安全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B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王进喜 D.屠呦呦
3.(2020·新疆学业考·T19)(节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2)图一邮票纪念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图二成就说明我国在航天技术上居于怎样的地位 图三人物2015年在国际上获得了哪项大奖
答:东方红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全国真题
1.(2021·金华学业考)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国内科学家一起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成就彪炳史册。下列科技成就中,按取得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C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2.(2021·盐城学业考)近来我国科技喜讯不断: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5月30日,天舟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成就与此同属一个领域的是 ( C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进行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屠呦呦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3.(2021·广安学业考)“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D )
A.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4.(2021·梧州学业考)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 B )
A.《袁隆平传奇》 B.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C.电影作品《袁隆平》 D.某同学的课堂笔记
5.(2021·苏州学业考)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并且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C )
A.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B.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变化
6.(2021·衡阳学业考)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如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 B )
70年代末“三转一响” 80年代“四大件” 90年代“三金” 2000年-2010年“一动不动”
A.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7.(2021·江西学业考)下图反映了主要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 ( C )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8.(2021·广东学业考)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 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C )
A.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B.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
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9.(2021·河北学业考)探究问题。
材料
历程 主要表现
从“小米加步枪”开始 “南昌起义”使中国大地诞生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当时武器装备只是一些大刀、长矛和少量的大枪、步枪
进入“飞机坦克加大炮”阶段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检阅了陆海空部队,当时海空部队阵还不整齐。建国之初面临着热战刚过冷战又开始的严峻国际环境,毛主席发出了“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的号召。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出现了新型的国产武器装备。到60年代初期,中国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诸多常规兵器,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这支军队再也不是昨天的“小米加步枪”,而是进入了“飞机坦克加大炮”的崭新阶段
步入“两弹一星”时代 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做出了研制原子弹、导弹等尖端武器的战略决策。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后,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1966年,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成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两弹一星”国防尖端科技攻关全面成功。这就使中国在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实现了从常规武器到尖端武器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摘编自李大光《从大刀长矛到神五上天
——看我军现代化建设历程》
(1)材料表述了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经历过两次历史性跨越,跨越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次跨越使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并说明这次跨越对当时世界的重大影响。
答:跨越: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坦克加大炮”;从“飞机坦克加大炮”到“两弹一星”。从“飞机坦克加大炮”到“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使中国的战略能力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明显加大,国际地位显著改观。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提供了哪些保障。
答:奠定了我国国防安全体系的基石;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向科技创新型国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