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八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21·新疆学业考·T14)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下面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大权·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紧扩张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2.(2019·新疆学业考·T20)(节选)历史上曾经召开过多次国际会议,它们在重建国际秩序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组织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答:雅尔塔会议。
3.(2020·新疆学业考·T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两年后,美、英盟军的哪一行动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
答: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行动:诺曼底登陆。
材料二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简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在第73届
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3)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多少周年 当年“各国携起手来”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是什么
答:75周年。联合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答: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全国真题
1.(2021·湘潭学业考)下表反映了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对此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时间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A.国家不断降低工资标准
B.美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
C.经济危机程度不断加深
D.世界大战破坏国家经济
2.(2021·玉林学业考)在如图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旨意是 ( )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
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
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
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3.(2021·甘孜学业考)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提供就业机会 B.调节产销矛盾
C.维护生态平衡 D.保障工人权益
4.(2021·北京学业考)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政策调整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实行粮食税,与之前相比,税额降低了近一半;向农民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等;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①改善人民生活 ②恢复发展经济
③实施以工代赈 ④减少政府干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1·遂宁学业考)“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6.(2021·攀枝花学业考)美国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基本解决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但到20世纪70年代再次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 )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影响深远
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C.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违背经济规律
D.美国逐渐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7.(2021·无锡学业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C.波兰遭到法西斯国家的突袭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8.(2021·攀枝花学业考)20世纪30年代,多国出现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是 (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地利 D.日本
9.(2021·铜仁学业考)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暴政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10.(2021·葫芦岛学业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A.奥地利 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D.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11.(2021·聊城学业考)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材料主要表明(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建立
B.斯大林决定对日本宣战
C.斯大林重视中国抗日战场
D.苏联正在进行两线作战
12.(2021·烟台学业考)这一事件不仅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神话的破灭,也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这一事件”指的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成功
13.(2021·金华学业考)1941年10月,日本新任首相东条英机组织了一个“充满火药味的内阁”,并决定,通过外交或武力手段,在这年年底之前跟美国算账。为此,日本( )
A.发动了不列颠之战 B.实施了诺曼底登陆
C.发动了中途岛海战 D.制造了珍珠港事件
14.(2021·重庆学业考)如图所示是1942年26国代表联合签署的宣言书。它标志着 (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5.(2021·扬州学业考)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授予苏联某城市“英雄城市”的证书,为了表示对它的英勇保卫者在1942-1943年被德军围攻期间所表现的勇敢、精神力量和自我牺牲的钦佩之情。这座城市是 ( )
A.斯大林格勒 B.莫斯科
C.雅尔塔 D.波茨坦
16.(2021·海南学业考)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上讨论的对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A.损害了美、英等国家的利益
B.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
D.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17.(2021·济宁学业考)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下列能体现各个国家相互合作的选项是( )
①波茨坦会议 ②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 ④莫斯科保卫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2021·福建学业考)如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1945年5月,其作用是( )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加速德国无条件投降
19.(2021·宿迁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25计算,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国民总收入1937年为1 090亿美元,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美元……1933-1937年,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他的结论来自对200多年自由市场经济和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因此,这篇演讲也被人们誉为“某种意义上的‘新政’宪章”,事实上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经济政策。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哪些重要举措与这些作用密切相关。
答: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举措: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等。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及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答: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措施;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等。
20.(2021·营口学业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材料二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哪次战役
答:凡尔登战役。
材料三 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开辟第二战场”的是哪次战役 哪次会议决定“苏联对日宣战” “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答: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答: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言之有理即可)
PAGE新疆 初中历史 中考复习
第十八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真题训练
新疆真题
1.(2021·新疆学业考·T14)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下面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A )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大权·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紧扩张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2.(2019·新疆学业考·T20)(节选)历史上曾经召开过多次国际会议,它们在重建国际秩序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组织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答:雅尔塔会议。
3.(2020·新疆学业考·T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大战是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两年后,美、英盟军的哪一行动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
答: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行动:诺曼底登陆。
材料二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便独自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简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答:作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在第73届
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3)202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多少周年 当年“各国携起手来”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是什么
答:75周年。联合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答: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
全国真题
1.(2021·湘潭学业考)下表反映了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对此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C )
时间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A.国家不断降低工资标准
B.美国正在调整产业结构
C.经济危机程度不断加深
D.世界大战破坏国家经济
2.(2021·玉林学业考)在如图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旨意是 ( B )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
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
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
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3.(2021·甘孜学业考)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B )
A.提供就业机会 B.调节产销矛盾
C.维护生态平衡 D.保障工人权益
4.(2021·北京学业考)下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和美国政策调整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A )
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实行粮食税,与之前相比,税额降低了近一半;向农民提供种子、农具和技术等;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 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①改善人民生活 ②恢复发展经济
③实施以工代赈 ④减少政府干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1·遂宁学业考)“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 )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
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6.(2021·攀枝花学业考)美国通过国家干预手段基本解决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但到20世纪70年代再次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这说明 ( B )
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影响深远
B.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仍然存在
C.国家干预经济模式违背经济规律
D.美国逐渐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7.(2021·无锡学业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B )
A.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C.波兰遭到法西斯国家的突袭
D.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8.(2021·攀枝花学业考)20世纪30年代,多国出现国家恐怖,其中对内制造“国会纵火案”、掀起反犹狂潮的国家是 ( A )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地利 D.日本
9.(2021·铜仁学业考)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暴政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10.(2021·葫芦岛学业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D )
A.奥地利 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D.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11.(2021·聊城学业考)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启程访华。行前,斯大林指示他:“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材料主要表明 ( C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建立
B.斯大林决定对日本宣战
C.斯大林重视中国抗日战场
D.苏联正在进行两线作战
12.(2021·烟台学业考)这一事件不仅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神话的破灭,也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这一事件”指的是 ( A )
A.莫斯科保卫战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成功
13.(2021·金华学业考)1941年10月,日本新任首相东条英机组织了一个“充满火药味的内阁”,并决定,通过外交或武力手段,在这年年底之前跟美国算账。为此,日本 ( D )
A.发动了不列颠之战 B.实施了诺曼底登陆
C.发动了中途岛海战 D.制造了珍珠港事件
14.(2021·重庆学业考)如图所示是1942年26国代表联合签署的宣言书。它标志着 ( A )
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5.(2021·扬州学业考)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授予苏联某城市“英雄城市”的证书,为了表示对它的英勇保卫者在1942-1943年被德军围攻期间所表现的勇敢、精神力量和自我牺牲的钦佩之情。这座城市是 ( A )
A.斯大林格勒 B.莫斯科
C.雅尔塔 D.波茨坦
16.(2021·海南学业考)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上讨论的对波兰重建问题、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由此可知,雅尔塔会议 ( D )
A.损害了美、英等国家的利益
B.体现了同情弱小国家的倾向
C.充满了美苏互不妥协的气氛
D.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17.(2021·济宁学业考)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下列能体现各个国家相互合作的选项是 ( C )
①波茨坦会议 ②诺曼底登陆
③雅尔塔会议 ④莫斯科保卫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2021·福建学业考)如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在1945年5月,其作用是 ( D )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加速德国无条件投降
19.(2021·宿迁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以1929年为125计算,1932年为58,1936年回升到121,工人失业人数比1932年减少了一半。国民总收入1937年为1 090亿美元,比1929年危机前多46亿美元……1933-1937年,政府拨款120亿美元进行公共工程建设,吸收了几百万失业大军,新建了740万英亩的国有林区,近20万英亩的国有公园……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 罗斯福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现在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指导创建新的社会秩序……他的结论来自对200多年自由市场经济和大萧条的重新审视,充满了创新性的思维……因此,这篇演讲也被人们誉为“某种意义上的‘新政’宪章”,事实上这一演讲影响了此后70多年美国经济政策。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哪些重要举措与这些作用密切相关。
答: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举措: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等。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及你对改革创新的认识。
答: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改革措施;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等。
20.(2021·营口学业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材料二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哪次战役
答:凡尔登战役。
材料三 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开辟第二战场”的是哪次战役 哪次会议决定“苏联对日宣战” “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答: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1945年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答:战争是残酷的,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言之有理即可)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