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强化作业: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强化作业: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4 15:1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与周围的世界联系紧密。他们开始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猎杀,哪些植物可以食用。”由此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是( )
A.狩猎和采集 B.种植和饲养 C.栽培和狩猎 D.采集和饲养
2.《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原始居民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3.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4.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
5.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下图所示场景最早有可能出现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6.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的祭品是十分丰盛的,包括大麦粥、炖鸽肉、烤鹌鹑、小麦面包、蛋糕、水果等。这些祭品主要是当地的农产品,墓室的壁画中也常常出现农民种植庄稼的场景。据此可知古埃及( )
A.农业促进烹调水平提高 B.农业影响宗教信仰发展
C.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 D.丧葬习俗反映农业繁盛
7.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8.七八千年前,中国的农业与农耕聚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这不能说明( )
A.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B.人类出现定居生活
C.农业发展有利于人口增长
D.社会出现贫富分化
9.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罗马公民的构成情况。据此可知,罗马公民构成的变化( )
时间 罗马公民的构成
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前 罗马贵族(全体罗马人)
公元前534年以后 贵族、平民(外邦自由民)
公元前3世纪初 平民获得充分的公民权;平民概念发生变化
公元前88年后 意大利自由民(“同盟者”)成为罗马公民
公元前49年至公元前46年 北山高卢人(又说山南高卢)、西班牙加的斯居民、所有住在罗马的外籍医生和教师获得公民权
1世纪中叶 罗马海外行省的自由民获得多数公民权
212年 在罗马帝国出生的所有自由民获得完整的罗马公民权
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实现了贵族与平民的平等
C.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D.顺应了罗马疆域扩大的需要
10.《战国策》记述秦晋之地农业繁荣,考古工作者在属于这一地区的河南辉县魏墓、河北武安赵城遗址、山西侯马及陕西蓝田等地都发现有呈“V”型的犁铧,并在齐燕所在的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和薛城遗址、河北易县燕下也发现了同样的犁铧。这说明 ( )
A.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到了全国
B.犁耕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C.牛耕最早出现在晋国和秦国
D.《战国策》记载都是事实
11.自从希腊人定居下来,他们就仰赖一些小块平原的出产物生存,其中三种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即谷物、葡萄和橄榄,它们被统称为“地中海三作物”。古希腊食物出现如此状况的原因是,古代希腊( )
A.手工业较发达 B.食物来源丰富 C.多山少平原 D.海外贸易兴盛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业的产生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 D.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千年前,出现了“丰下类型”的原始文化。这种文化遗址在辽宁西部地区分布得十分密集,堆积一般很厚,说明定居时间已经很久。赤峰水地遗址发现了大量磨盘。收割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相对增多。
材料二 “丰下类型”同一遗址的房屋,小房才容一身,大房则直径可达四五米,并外附小间。房内遗留的物品一般是粗简的炊具,个别房屋内则有贝和玉牌等贵重物品。墓葬或有葬具,或无葬具,殉葬的猪狗和陶器也是有多有少。某些墓主人无珍贵饰品,个别墓葬的人骨却佩有非常贵重的大小玛瑙块,项前还有成串的石珠。赤峰等地墓葬中发现有成年男女的合葬墓,这是对某些妇女可随便加以杀殉的表现。因为这种土坑墓都是一次埋葬的,墓中死者必须同时葬入,而一个家庭夫妻同时自然死亡的可能性毕竟很少,因此墓中的女骨不是其正妻,而应该是那些“奴隶式的婢妾”。“丰下类型”的居住遗址周围往往有高大的石筑城墙。这种墙周长数百米,现存高度数米,工程浩繁,牢固耐久。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从辽宁的考古发现看私有制、商品生产和货币的产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关于“丰下类型”原始文化食物生产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丰下类型”人类社会生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角度认识“丰下类型”原始文化。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旧石器时代”“哪些动物可以猎杀,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并结合所学可知,旧石器时代人们的食物来源是狩猎和采集,故A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材料“神农耕而作陶”,其中有两个关键字“耕”和“陶”,“耕”是指农业,“陶”是指手工业,这反映了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3.答案:D
解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得人类得以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逐步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故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不是开始。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深受洪水泛滥之害,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A项正确;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B、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根据图片可知农夫所使用的犁是曲辕犁,曲辕犁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故D项正确;春秋、秦汉和魏晋时期还没有出现曲辕犁,不可能出现图片中的场景,故A、B、C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丰盛的祭品,其中大多是当地的农产品,这反映出古埃及农业的繁盛,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祭品大多源于农业生产,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古埃及的宗教信仰,B项排除。物质基础包括很多方面,丰富的祭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仅由祭品丰富就推断出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C项排除。
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据材料,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是重要社交场所,与“权力”有关。综合可知,这反映了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实行直接民主”“注重集体活动”不能由材料得出,B、D项排除。
8.答案:D
解析:材料“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可说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农耕聚落有了很大发展”可说明人类出现定居生活,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粮食的储备”可说明农业的发展增加了食物的供应,这有利于人口增长,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社会出现贫富分化,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人广泛与外界接触,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对于罗马统治者来说,需要给那些外邦人以必要的法律保护,罗马公民范围不断变化,罗马法也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故D项正确。
10.答案:B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中心区域是巴尔千半岛南部,这里多山少平原,农业欠发达,而有利于葡萄、橄榄种植,故谷物、葡萄和橄榄被称为“地中海三作物”,C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随着农耕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进而出现阶级、文字,这体现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B项正确;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A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3.答案:
(1)历史信息:原始农业有较大发展;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定居生活出现。
(2)特点: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明显;审美意识萌发;阶级分化形成;有防御性军事设施保护。
(3)认识:“丰下类型”原始文化的原始农业发展,粮食较丰富,促进了相关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剩余导致私有制形成和阶级的对立;大规模城墙的修建说明早期国家机器处于形成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