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北师大版教材七(下)Unit 5 Lesson 14 My First Day
区 学校 年级 七年级
授课教师
联系电话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基本理念“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倡导指向学科核心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整体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因此本节课我力求打破以往碎片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基于主题意义,采取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整体感知文章,挖掘文本的主题含义,并通过引导学生逐层分析文本,对比细节信息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回答问题、复述、阐释等应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语篇进行语言的内化与输出,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文本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题目是My First Day。本单元的主题是社区、学校生活和情感与情绪。Lesson13用动词be过去式谈论了社区今昔的变化,本课用规则动词过去式谈论Ben上学第一天的情景以及情绪上的变化,Lesson14不规则动词过去式谈论自己学习的经历。 [What]本文选自网络中关于My First Day这一专题的讨论,用四个小段落以图片和文本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完整的短文,分别从孩子和妈妈的角度回忆了Ben上小学第一天遇到的人和事儿以及Ben和妈妈对他们印象的差别:Ben的眼里关注的是自己的同龄人和妈妈的行为,对老师的印象不深刻,母亲记住儿子第一天上学的所有事情,母亲的眼里关注的都是Ben和她认为对Ben有帮助的人,所以她对老师和Lisa的关注更多一些, 对周围的孩子并没有在意,只是觉得吵闹,并通过上述事件的发展描写Ben情绪的变化。 [Why]本文通过Ben和妈妈两段回忆性的文章,对比母子关注时间、人物、细节的不同,强调了母爱的无微不至这一主题意义。 [How]文章以Ben上小学第一天的经历为主线,分别以明、暗两条线索推进。明线是时间和见闻;暗线是Ben上学前后的情绪变化和通过对比描写Ben和妈妈记忆的差别——Ben只记得一些事,妈妈记得所有的事以及妈妈的行为表现,描写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学情分析】 1.自然情况 授课对象为远郊区农村初一学生,该班学生整体内向 、思维不太活跃。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比较高,刻苦努力,但英语基础薄弱,词汇量少。从整体看,已基本具备在阅读中获取细节信息的能力,但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能力推理有待提高,但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能够处理信息、整合信息并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 2.已有知识 (1)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一般过去时,大部分学生知道用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经历,但只是少部分同学能正确运用行为动词的一般过去时谈论过去的经历,对于其语用功能并不熟悉。 (2)本节课的前一课学习了用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描述过去的人和物,学生已经能够用be动词的过去时谈论过去存在或描述过去状态。 (3)回忆性的文章学生并不陌生,前一课已接触。 (4)学生对第一天上学的情景和经历都还有些记忆。 3.存在问题 (1)正确运用行为动词过去时表达过去经历的语用功能不熟悉。 (2)通过分析Ben的行为表现推测其情绪状态存在一定困难。 (3)基于已获得的细节信息,对比分析出母子二人的关注角度异同可能是学生的又一难点,特别是依此推断文章主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4.解决措施 (1)通过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知行为动词的过去式的语用功能; (2)依据梳理的事件发展线索,让学生顺着事件发生的时间,依次分析Ben的情绪,对于文中没有直接给出的,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动词来体会,并进行归纳。 (3)通过分析母子二人记忆的对谁的关注更多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并感悟出妈妈无微不至关爱自己孩子的主题意义。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通过阅读,获取并梳理有关Ben第一天上小学时Ben和妈妈记忆中的细节信息; 通过对比分析过程信息,找出Ben和mum关注点的不同,推断出本文“母爱的无微不至”这一主题意义; 和同学分享有关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琐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及互动方式 设计意图 活动层次 效果评价
Warm-up & pre-reading
T asks the Ss to look at the title “My First Day” and try to guess “What is the first day about ” Show a picture to help Ss understand. (IW) T asks Ss to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did you feel on your first day at school ” 通过谈论,导入本课话题。 激活学生头脑中有关第一天上学的背景知识,复习表达情绪情感的词汇,为阅读理解中和读后表达作语言铺垫。 感知与注意: 关注上学时的经历与情绪变化,关注Be动词过去时描述过去的语用功能。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和标题猜出本课的话题。
While-reading
1.通过阅读,获取记忆中有关Ben第一天上小学时的细节信息; 1st reading Ss read the passage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Who wrote the stories Where can you read the storie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IW) Ss match the endings. 2nd reading: 1. T asks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first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IW) (CW) What did Ben remember (underline the answers on their book and then share with the partner) Follow the timeline and check the answers. 2. T asks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second passage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did mum remember (discuss in groups, the group leader write down the answers, and then show in the class ) (GW/CW) 3rd reading: Ss read the whole passages and try to find out and infer the feelings of Ben.(IW/ CW) 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知识、文体要素、出处等信息,为更好的理解语篇做铺垫,获取主旨大意。 细读第一篇文本,获取细节信息,理清文章时间线索。 细读第二篇文章,理清妈妈记忆的信息。 细读文章,理清情感变化曲线,整体感知文本框架。 感知与注意: 关注语篇知识 获取与梳理: 依据文本信息,梳理信息。 获取与梳理: 依据文本,梳理信息。 概括与整合: 内化与运用: 对记忆信息进行重组,进一步内化文本信息。 能说出语篇的类型、文字、图片、出处等文本信息。 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文本,画出关键信息。 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文本,找出关键信息。 大部分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并推测情绪。
Post-reading
2.通过对比分析过程信息,找出Ben和mum关注点的不同,推断出本文“母爱的无微不至”这一主题意义; 3.通过和同学分享有关生活中父母关爱自己的琐事,体会父母的关爱。 1.Ss read the whole passage with the recording. 2.Ss read the line,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s: What things did Ben / mum pay more attention (IW) (circle on PPT) And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se questions: They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t people, why Mum was sure things were OK, why did she walk back and check (IW) (mother’s love) 3.T asks Ss to read the whole passage and try to find other information about mother’s love. (IW)(CW) “I don’t remember…, but my mum always…” “Ben was… the night before. He was…in the morning. He was …at school….” 4. Ask the Ss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ir mother’s or father’s love. T gives an example 跟读课文,纠正发音并再次感知文本内容。 对比信息,进而分析孩子和妈妈则关注点的不同,通过追问让学生分析原因,从而进一步分析妈妈为什么明知没事还要回来这个关键点,推断出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找出更多可以反映出妈妈对Ben无微不至关爱的信息,深层理解文章内容。 深化主题意义,加强德育渗透。 感知与注意: 关注语音语调的变化。 分析与判断: 内化与运用: 分析不同的信息,做出自己的判断。 获取与梳理: 分析与判断: 依据文本信息,找出关键点,做出自己的判断。 迁移与创新: 基于已知信息展开回忆 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信息判断出Ben和mum记忆的不同点。 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出妈妈更多的信息。 学生能够说出父母关心自己的一些细节小事
Homework Write the passage on your book. 2. Read the passages.
Blackboard Design
教学特色说明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即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整体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有以下几大特色: 1.重文本 依据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挖掘本课的主体意义——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并在此主题意义的基础上从what,how,why三个层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明确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做好铺垫。 2.明学情 对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情做出具体剖析,主要从学生对本节课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欠缺的部分入手,并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措施,为教学目标的设定再次做好准备。 3.细目标 依据文本特点和学情实际,精准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实践与应用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参与不同的任务明确本课的主题含义。 4.深阅读 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体感知文章,通过分层阅读,理清Ben和mum记忆结构图,之后梳理Ben的情感曲线,最后分析Ben和mum记忆的不同点,逐渐深入,目的在于挖掘主题含义,引导学生分析妈妈的爱。 但在授课过程中还存在几点不足,需在今后教学中改进: 1.课前的讨论不够充分,学生的兴趣没有完全被激发,导致阅读前对文本没有太大的阅读欲望。 2.部分学生对情感抛物线需要依据信息推测的部分存在问题。 3.分析孩子和妈妈的细节信息时讨论还应再充分,让学生更多的阐释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 4.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动词过去时的读音纠正不及时,导致最后的产出环节学生依旧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