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中国的气候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了3部分内容:我国气候主要特征、多特殊天气和多旱涝灾害。
天气、气候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注重从学生的日常生后引入,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把抽象的天气、气候知识变成具体有用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实用。二、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掌握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认识我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以及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4、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各种气候资料图的能力。三、教学中难点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难点:季风气候显著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小结成因:极昼极夜赤道23.5°S23.5°N南北温差大,南高北低
1.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
2.冬季风
小结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成因:极夜极昼赤道23.5°S23.5°N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纬度位置(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小结
我国降水不仅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也不均。
空间(地区)分布特点:是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 东南多,西北少。
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季节)分布特点:
夏秋多,冬春少。夏季风多种多样的温度带
+
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
+
地形多样、地势悬殊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太平洋亚欧大陆西北季风多特殊天气寒 潮
梅 雨
台 风
沙尘暴发生时间、影响地区、产生现象特殊气候洪涝、干旱祝同学们在学习上硕果 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