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宗教改革(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欧洲宗教改革(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17 06: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公元前6世纪)
2、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3、基督教
(公元1世纪)①天主教(罗马)
②东正教(君士坦丁堡)
③新教(16C)⑴路德教
⑵加尔文教
⑶英国国教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课程标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与“救赎” 华丽的祭坛教皇出巡红衣主教 大主教 主教的俱乐部*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思想文化上,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
*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影响无处不在。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拥有怎样的地位?2、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经济根源)
3、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政治因素) 4、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文化因素)
1、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
——必要性一、背景二、概况(一)马丁.路德改革1、原因(1)主要原因:德国是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2)直接原因:
教皇兜售赎罪券; 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亦是基督教路德宗(又称信义宗)的创立人。他是第一位将圣经翻译成德语(1522年)的人。加上活版印刷的推波助澜,欧洲各地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当地语言,将《圣经》平民化和普及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 ,是新教在信仰和制度等方面的主要奠定人,影响深远 。2、序幕: 1517年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九十五条论纲》现已被刻在当年粘贴处的教堂门上。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37条 赎罪券绝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马丁·路德的主张。3、主张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4、影响:(二)加尔文改革 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 ,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对新教教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 1、内容(1)《圣经》至高无上,“信仰得救”,
并将之解释为“先定论”。(2)简化宗教仪式,规定选举神职人员。(3)制定严格道德标准,要求节俭。 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2、特点(2)比路德更加激进,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1)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不同点:
①主张先定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②神职人员要由信徒选举产生,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③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财富与成功,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比较加尔文宗与路德宗教义的异同相同点:
①信仰得救;②《圣经》是最高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三)英国的宗教改革1、背景 (1)英国较早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 (2)欧洲大陆宗教改革的影响 (1)亨利八世时2、内容①《至尊法案》,
英王为教会首脑,
保留基本教义和仪式
② 解散修道院,没收其
土地财产,修士还俗3、特点依靠王权自上而下,
保留了很多天主教成分。 (2)伊丽莎白一世时① 重申《至尊法案》
神职人员效忠英王
② 《三十九条信纲》三、影响1、教会纯洁运动①整顿组织内部
②对新教寸步不让
③加强宗教裁判
④耶稣会成为重要工具
宗教迫害 圣巴托罗缪之夜 密莱斯 油画 19世纪 在修道院幽暗的房间中,一位手持利剑的贵族青年前来向过去的情人告别。她已经成为修女,因不忍看见即将到来的杀戮和死亡而抓住他不放。天色将明,无情的黑衣僧人正招手催他出发。他们将在巴黎参加一场著名的血腥屠杀,青年手臂上绑着的白布条表明他属于屠杀者天主教徒一派。2、宗教宽容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四、性质和作用 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进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①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④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1、性质2、作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
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1、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人们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 教会的子民
B.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聚敛钱财
C. 14、15世纪的天主教会得到西欧各国王权的积极拥护
D. 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是因为它受到教会压榨最严重C练习:2、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A.正在兜售赎罪券
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A练习:3、下列属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①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 ②信仰的惟一根据是《圣经》 
③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④把信仰得救解释为 先定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B练习:4、下列表述不符合加尔文宗教改革内容的是
A.《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
B.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C. 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D. 因行称义D练习:5、下列属于英国宗教改革独特之处的是
A.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 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D. 颁布《南特敕令》C练习:6、下列对教会改革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的声威
B.革除内部弊端,惩治贪污腐化是其内容之一
C.为争取教众,取缔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
D.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
C练习:7、下列关于宗教宽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在宗教改革运动后没有宗教纷争和迫
害的背景下实行的
B.各国君主、贵族、市民阶级的利益在宗
教冲突中起重要作用
C.德国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是欧洲第
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
D.法国的《南特敕令》在基督教国家中第
一次赋予每个人以信仰自由的权利A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