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共6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17 06: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5张PPT。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侯争霸,秦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当时的秦国面临最终完成统一的关键是哪个历史事件呢?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标要求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代秦国推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它使西部边陲国穷力单的秦国,一变而成为地域辽阔的大秦帝国。商鞅究竟实行了哪些改革措施?为什么能取得这样重大的成果? ■变法的前夕(为什么变法)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怎样变法)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怎样变法)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怎样变法)
■收富国强兵之效(变法的结局)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变法的结局)
变法的前夕1、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饰,从中可以看出战国时兵战的阵势。战国武士复原图 战国时期,各大国间连年战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民遭受巨大痛苦,渴望结束战争,国家统一。战国的变法潮流1、时代背景:
战国各国竞相变法改革。2、秦国状况:秦襄公:
护送平王东迁有功,
奠定国家基础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在位)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霸西戎」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史记·秦本纪》 秦国本为西方一个小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秦穆公时比较强大了,还被中原各国视为野蛮落后的国家,很少让它参与盟会。
魏国曾经兵渡黄河,占领秦国大片领土,秦国无力还击。公元前408年,吴起一举攻下秦国落水以东五座城池,设立了西河郡,令秦军望而却步。1、时代背景:
战国各国竞相变法改革。2、秦国状况:
秦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落后。
3、个人因素: “三晋攻夺我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郡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记》求贤令秦孝公下令求贤(想象画)商鞅入秦(想象画)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卫国人,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被秦孝公任左庶长,实行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人民为国家立军功,并且,废除井田制和贵族世袭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县制。商鞅虽然后来被旧贵族杀害,但是,变法却推行下去,“商君虽死而秦法行”,秦国从此强大起来。《法经》《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商鞅携李悝的《法经》入秦李悝1、时代背景:
战国各国竞相变法改革。2、秦国状况:
秦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落后。
3、个人因素:
秦孝公:决心改革,下达求贤令。
商鞅:热衷法家学说,到秦国实施变法。与旧贵族的论战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商鞅旧贵族PK变法的舆论准备商鞅徙木立信(想象画)变法的舆论准备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鞅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商鞅》王安石徙木立信论——毛泽东中学时代的论文
这是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读书时写的一篇作文。原文无写作时间。作文纸折缝间印有“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字样,作者在题下写有“普通一班毛泽东”七字。毛泽东于1912年春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同年秋即退学自修,此文当写于1912年上半年,国文教员阅后在多处写有评语,并批给同学“传观”。 指导思想目的、宗旨性质范围商鞅变法法家理论;富国强兵;地主阶级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习俗等方面。角色体验:请阅读课本,体会秦国商鞅变法之前的新兴地主、旧贵族、农民、军士、国君最基本的想法是什么?新兴地主 旧贵族 农民 军士 国君新兴地主阶级:农民:军士:旧贵族:国君:亮出你的观点:角色体验 以前我们虽然掌握了一部分土地,但是不许买卖,土地是国有的。我们做官的人很少,政治地位较低。没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命真苦啊!我们没有立功受赏的机会,拼死沙场毫无回报!我们以前一生下来就是小贵族,吃穿不愁,不用劳动,不用打仗,可以继承祖辈的爵位和财产。秦国如此落后,如果不能富国强兵,就有被列国兼并的危机啊!面对血雨腥风的残酷的兼并战争,商鞅设计了什么谋略训练出了一支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1)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1、军事方面按从小到大排列
相当于士的有:1.公士2.上造3.簪袅? 4.不更 相当于大夫的有: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
8.公乘 9.五大夫 相当于卿的有:10.左庶长11.右庶长 12.左更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16.大良造 17.驷车
庶长18.大庶长 相当于诸侯的有:19.关内侯 20.彻侯材料一:商君之法曰:‘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
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
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韩非子·定法》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
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
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富贵之门必出于兵”。
——《商君书·赏刑》
1)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1、军事方面2)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材料: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
年之间,秦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以及和西
戎、巴、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同东方六国共作
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城147座,
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个郡,未获全胜或互有胜
负的仅5次,败北仅4次。1)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军功3)严格户籍制度,实行什伍制度 增加士兵勇气,
提高军队战斗力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树立地主阶级优势兵源得到可靠保证1、军事方面2)严肃军纪提高军队战斗力1)废除井田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2、经济方面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铁犁铧秦国是战国时期使用牛耕技术最普遍的国家。铁犁铧是利用牛力进行深耕的利器,它的出现标志着农业生产进入深耕细作的新阶段。青铜牛尊井田制废除的根本原因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汉书》书影1)废除井田提高生产积极性,
增强国家实力2、经济方面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生产积极性 重农抑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弃农经商的或因懒惰而贫困的,家属要被收为奴婢 。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前期
(积极):1、促进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政权后期
(消极):1、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导致经济结构单一重农抑商其深远影响有:  探究——你认为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
对后来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商鞅为什么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原
因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3、有利于中央集权,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根源:自然经济的反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3)统一秦国度量衡为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利于消除割据势力为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基础利于统一赋税和俸禄商鞅方升1)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3、政治方面分封制国君诸侯诸侯国官吏国君地方县吏县制分封制与县制之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县制结构图 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整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秦调兵虎符1)建立县制,国君任免官吏强化中央集权2)什伍连坐制度3、政治方面3)轻罪重刑加强管理,有效行使政府权力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史记·商君列传》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4、思想方面5、习俗:改革旧的社会风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商鞅变法的特点是什么?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是实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变法的核心农战法治收富国强兵之效四、商鞅变法的影响1、实施情况:阻力重重
2、产生影响:成效巨大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秦国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上,健全了国家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
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它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后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3.历史局限性压抑工商;弃绝文化;君主独裁;
轻罪重罚;愚民手段; 公元前340年,趁魏国马陵战败后元气大伤之际,秦国东征,收回了原先沦陷的河西故地。 公元前312年,秦兵大败楚国,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地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发布逮捕商鞅命令。商鞅携老母和手下外逃,在秦国境内无处投宿,最后遭擒,被车裂而死。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战国策》商君死……秦法未败。
——《韩非子》(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韩非子》(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司马迁曾经对商鞅这样评价,他认为商鞅天性残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后,不择手段,非常刻薄,最后落得个谋反的罪名。你认为这样评价合不合理呢?巩固练习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废除井田制;
重农抑商;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