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13 15: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二节 地理区域
目录
课程标准
01
思维导图
02
课前预习
03
同步训练
04
素养提升
05
课程标准
1.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秦岭—淮河
1.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表5-2-1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___________℃以下 ___________℃以上
年降水量 __________毫米以下 __________毫米以上
干湿地区 半湿润区 _________________
0
0
800
800
湿润区
续表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植被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类型 以旱田为主 以___________为主
耕作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 ____________、玉米 ____________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小麦
水稻
续表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主要糖料作物 甜菜 ____________
河流有无结冰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传统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 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大,
墙体较高
甘蔗


二、贺兰山
2.贺兰山以西和以东地区的地理差异。
表5-2-2
地区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以东
省级行政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 __________________
内流区/外流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季风区/非季风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景观与农业部门 荒漠,主要是________ _______,半农半牧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流区
外流区
非季风区
季风区
牧区
草原
3.简述贺兰山在宁夏平原发展成为“塞上江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保证了宁夏平原有较充足的热量和降水以及耕地免受破坏,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同步训练
知识点① 秦岭—淮河
一、单项选择题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图5-2-1思维导图中罗列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可能看到的地理现象,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据此,完成1~2题。
1. 在思维导图中,罗列的秦岭—淮河以北的地理现象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2. 在思维导图中,罗列的秦岭—淮河以南的地理现象中错误的是( )
A. ⑥⑦ B. ⑦⑧ C. ⑧⑨ D. ⑨⑩
A
B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20年10月,一张秦岭的航拍照(图5-2-2甲)在网络上热传。照片中秦岭两侧云层“泾渭分明”的景象引发了网友的大讨论。一般而言,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暖气流会在山脉一侧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的气流下沉,出现晴空。据此读图5-2-2,完成3~5题。
3.乙图的数字序号中表示秦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
4.结合材料推测,甲图中有云的一侧位于( )
A.秦岭以东 B.秦岭以南
C.秦岭以西 D.秦岭以北
5.秦岭大致经过我国( )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方
D.1月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
B
D
知识点② 贺兰山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考察,了解这里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
情况。据此读贺兰山及周
边区域和稻渔空间景观图
(图5-2-3),完成6~8题。
6.贺兰山是(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草原和森林的分界线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7.贺兰县发展稻渔空间所需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A
B
8.贺兰山下的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我国局部地区和贺兰山及其附近景观示意图(图5-2-4),完成9~10题。
9. 贺兰山( )
A. 位于甘、陕交界处 B. 是我国地势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C. 甲坡和缓,乙坡险峻 D. 大致是南北走向
D
10. 造成贺兰山东部平原与西部高原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光照西强东弱 B. 灌溉水源东多西少
C. 降水总量西多东少 D. 平均气温东高西低
B
(1)界线①②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与1月____________℃等温线相吻合。划分B地区与C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
秦岭
淮河
800
0
降水
二、综合题
11. 读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示意图(图5-2-5),完成下列问题。
(2)填表5-2-3,比较C地区与D地区的农业差异。
表5-2-3
项目 C地区 D地区
耕地类型 ____________ 水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粮食作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旱田
一年两熟至三熟
小麦
水稻
素养提升
材料一 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1 600毫米的宁夏平原,因黄河贯穿区内,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故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材料二 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5-2-6)。
(1)近年来,宁夏平原打造大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根据图文材料,简要分析宁夏枸杞品质好和发展潜力大的原因。
品质好的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潜力大的原因:地形开阔平坦,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2)如果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枸杞生产,可能对当地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分别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对当地的影响: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影响:宁夏平原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