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023届山东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023届山东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13 17:0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纲解读】
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
能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
3.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仔细研读文本,从方向、速度、周期等方面说出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
2.动手绘制四季太阳视运动简图,理解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规律,能够解释季节变化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将自己归纳的方法技巧与同伴分享交流完善。
【使用说明】
1.通读1.3(2)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进行知识梳理,突破重点。重点掌握: 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
2.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拓展思考】
步骤一:梳理构建
重点提示:1.地球公转的一般规律方向:周期(恒星年、回归年)速度(注意近日点、远日点的时间)(注意课本图1.1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注意课本图1.18)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三维设计P32考点一)(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注意课本P19图1.23,三维设计P33考点二)(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注意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画图示意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最小范围。(4)四季五带的划分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趋势关系4.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及应用。5. 昼夜长短的计算 归纳昼夜长短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步骤二:体验高考
(2017全国卷2)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干燥路面
2.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2016 江苏卷)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3-4 题。
3.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我的疑问】
步骤三:典例探究
材料一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家乡潍坊市(36.5°N,119.1°E进行实地考察。该学习小组观测太阳,此时太阳处于正南方位,仰角为60°。下图为观测到某居民楼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读图回答:
1.若测得潍坊市正午太阳高度角在逐渐变大,请在以上右侧两图中标注地球或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说出该日后三个月内潍坊市的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2.为了冬至时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学习小组建议居民将太阳能集热板进行调整,请给出你的建议。
材料二 (2017 全国卷Ⅲ ( http: / / blog..cn / s / blog_5a18c50f0102x6sl.html" \o "" \t "http: / / blog..cn / s / _blank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3~4题。
3.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4.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 C.9月2日 D.11月2日
★【拓展思考】
(2017天津卷 ( http: / / blog..cn / s / blog_5a18c50f0102x6su.html" \o "" \t "http: / / blog..cn / s / _blank ))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6题。
5.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6.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
【视野拓展】 闰年 闰月
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然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是推算出来的,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闰月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天。 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步骤二:体验高考
【答案】1.A 2.B
【解析】
1.由题中芬兰瓦洛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高,位于北极极圈内,而且最佳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最佳测试期即冬半年,气候寒冷,积雪结冰期长,故路面多为冰雪路面。
2.题中测试时间是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该地纬度高达68°以上,冬至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会出现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故选B选项。冬半年北半球日出东南,但极夜期没有日出,不会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由于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该地冷空气向南移动,位于西伯利亚西北方,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考点:区域不同时期的天气状况、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长短、日出方位。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最佳测试期内,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回归线移动,后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一直移动到赤道以北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在此过程中的昼夜长短及日出方位的变化,进而可以顺利获取正确答案。
【答案】3.C  4.D
【解析】
试题分析:
3.图中400N,从考虑阳光方面,夏季南方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由于比较冷,且盛行北风,所以北方有常绿针叶树有利于阻挡北风,南方为落叶阔叶树,可以增加阳光。
4.正午太阳高度角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冬至时下午太阳高度角为900-(400+23026/)=26034/,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大约为63026/,与④最接近,选D。
考点:我国的气候,正午太阳高度角。 
步骤三:典例探究
材料一:题中信息“此时太阳处于正南方位”,这说明119.1°E的地方时为12:00,北京时间用的是120°E的地方时;仰角为60°,表示该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60°,因此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6.5°N;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当日昼长夜短;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还是向北移动,不能确定。
第11题,冬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将太阳能集热板角度大约下调9°。
材料二:
3.B
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带来的四季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极地冬季漫长,低纬度地区夏季时间长。
3.丁地能见到极光说明在北半球的极圈以内,位置最北,黑夜漫长说明是进入冬半年,乙地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处于秋末初冬时节;丙地又一次入秋失败了,四季不明显,说明乙地纬度高,丙地纬度低,两地都位于北半球,乙地偏北,丙地偏南;甲地将到来夏天,说明甲地处于南半球,所以说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丁乙丙甲,选择B。
4.丁地刚进入黑夜漫长的季节,有极光说明丁地是北半球,刚进入冬季,所以说当天可能是11月2日,选择D。
★【拓展思考】
【答案】5.C 6.A
【解析】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的时候,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为120°E-(14:08-12:00)×15°/h=88°E,由材料可知,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越迟,根据北京10:00时该地日出,根据其经度为88°E,则可以计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为为7:52分,根据日出时间=12:00-昼长的一半,则可以判断该地昼长为8个小时左右,而天津一年中昼长最短也应该长于8小时,因此该地位于天津以北,综上所述,该市位于天津的西北,故本题选C。
6.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过程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地理位置的判断、太阳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点睛】本题以某中学旗杆影子的变化和我国的24节气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判断和太阳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6题,要能够利用时间、昼长的相关计算判断出该地的经度和昼长,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该地与天津的昼长的比较结果,得出该地与天津的南北方位;第7题,一是要明白题意,二是要掌握太阳日落方位的年变化规律,三是要根据24节气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体系构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