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16世纪,来自美国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航海家们开辟了新航路
2.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大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4.下表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情况。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 )
品种 传入中国的时间 备注
玉米 16世纪 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番薯 16世纪 自菲律宾传入中国
马铃薯 17世纪 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 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
5.浙江称番茄为“洋柿”。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海宁州志》中载:“洋柿,实小面红”,列在草花属中。同一时期,浙江人徐时栋在《烟屿楼笔记》中说,“西夷”食之,“华人但以供玩好,不食之也”。这表明( )
A.番茄在近代中国一直作为观赏植物 B.国人尚未认识到番茄的食用价值
C.近代中国极力排斥西方的饮食文化 D.番茄在明朝万历年间已传入中国
6.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社会的时尚。这表明( )
A.商品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全球联系
7.17世纪初,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依赖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材料可用来说明( )
A.饮食习惯决定物种的传播 B.美洲比欧洲更加适宜种植小麦
C.小麦在美洲种植的必要性 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物种扩散
8.水稻在16世纪晚期被引入巴拿马,17世纪晚期被引入南卡罗来纳州,从而使得这两个地区分别成为西班牙和英国这两个帝国的谷仓。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水稻成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国人引进的印度劳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隶集中居住的地方。据此可知( )
A.西、英在美洲竞争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结构发生改变
C.殖民活动影响作物分布 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9.水稻在16世纪晚期被引入巴拿马,17世纪晚期被引入南卡罗来纳,从而使得这两个地区分别成为西班牙和英国这两个帝国的谷仓。在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 水稻成为传统饮食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国人引进的印度劳工的居住地,或西非奴隶集中居住的地方。据此可知( )
A.西、英在美洲竞争激烈 B.拉美人民的主食结构发生改变
C.殖民活动影响作物分布 D.拉美成为西、英的原材料提供地
10.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11.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据此可以推论出( )
A.该书不能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 B.土豆传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C.中外贸易扩大推动了土豆传入 D.当时国人物质生活深受西方影响
12.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如: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柠檬,黄瓜、甜瓜、豌豆,甘蔗等。此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羊、鸡等畜禽传入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材料二 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粮食,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粮食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含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故①正确。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故②错误。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故③正确。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是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相遇,故④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的物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体现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是生物上的物种交流,并未体现理性化,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欧洲、美洲、中国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洲物种的传播。据材料“16世纪”“17世纪”“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可知,明清时期大量经济作物的引进,弥补了粮食产量的不足,增加了人们的食物来源,故选D项;引进经济作物只能缓解粮食问题,并不能解决,排除A项;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出现的,与引进农作物关系不明显,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从“列在草花属中”“华人但以供玩好,不食之也”的叙述可知,当时国人把番茄看作花草赏玩,即将其看作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其食用价值,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排除A、C两项;材料未涉及番茄传入中国的时间,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的物种交流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
7.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对小麦有依赖性,但是从欧洲运输小麦并不方便,因此有必要在美洲种植小麦,C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使小麦引进美洲具有必要性,D项排除。
8.答案:C
解析:要结合近代欧洲的殖民活动来理解材料中现象。西班牙、英国在美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他们在巴拿马、南卡罗来纳州、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正是殖民活动影响的体现,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9.答案:C
解析:要结合近代欧洲的殖民活动来理解材料中现象。西班牙、英国在美洲建立了大量殖民地,他们在巴拿马、南卡罗来纳、加勒比海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正是殖民活动影响的体现,C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0.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外传对当时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反映出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因此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学发展促进世界物种交流,A项错误;商业革命加强了洲际物种交流,推动欧洲人饮食结构发生变化,C项因果倒置;材料没有涉及世界贸易的发展,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A项说法错误,《农政全书》中对土豆的记载可以成为土豆传入的证据;据材料可知,明时土豆已传入中国,土豆作为高产作物,传入我国可以缓解当时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明时实行“海禁”,中外贸易受限,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夸大。
12.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的物种交流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
13.答案:
(1)①种类多:有粮食、果蔬、经济作物、畜禽等。
②范围广:涉及欧洲、亚洲、非洲、美洲。
③以食物物种为主。
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物种传入欧洲,进而传入中国;中国人地矛盾突出;玉米、甘薯是高产作物,且对土壤和地形要求少。
影响:积极影响:扩大了耕地面积,缓解了人地矛盾;丰富了食品资源,增加了粮食供应量;提高了中国社会的抗饥荒能力,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等。消极影响: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