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共性突破二 客观选择题
1.考查信息量大
命题内容涉及文本前前后后,考点方方面面,覆盖了小说、散文各方面的知识点。
2.选项设置顺序有规律
题目中的选项往往是从文本局部入手,基本上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排列,有的选项甚至明确说明其对应的段落位置,顺序靠中间的选项往往是以文本的整体(主题、语言、构思等)角度设置,前后选项间又形成了梯度,这既符合考生阅读鉴赏的顺序,又有助于考生读文、做题时能够迅速地把握文本内容、思路等。
3.命题有重点
命题的重点是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以及对艺术特色的鉴赏。涉及“思想内容”的选项往往采用“写了什么”,涉及“艺术特色”的选项往往采用“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方式命题。
4.错误选项切入点小
错误选项的设误点很小,设误方式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任意拔高或矮化等。
5.能帮助读文
因为题中给出四个选项且一般只选一个不正确的,这就意味着有三项对文本的解读和赏析是正确的,并且错误选项也只是部分错误,所以它们特别利于考生理解文本。
设误角度一 特点设误
【选项特点】
特点设误是指对人物的形象特点、物象特点、环境特点等概括或分析错误。或曲解人物的心理,或拔高形象的解说,或环境特点、物象特点用语不准等。
【边练边悟】
1.[审选项] (2020·新高考卷Ⅱ,T6-B)父亲下棋多在街头,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
[找原文] 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找到家里的,父亲推开一条门缝,说:辛苦辛苦,咱外面说。然后换身衣服出去。一般都是下三盘棋,都是两胜一负,最后一盘输了。有的人下完之后说:知道了,还差三十年。
[比文题] “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不符合语境及人物性格特点。
【针对指导】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确定对应区域,细读文字,再根据主观题形象特点概括的方法概括后加以判断,必要时要联系整体。
设误角度二 局部内容分析设误
【选项特点】
局部内容分析设误主要是在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或作用解说上设误。或对句子含意理解有误,或对评写某段内容的目的分析不当等。
【边练边悟】
2.[审选项] (2020·全国卷Ⅱ,T7-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
[找原文] 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壳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
这时候,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慌张张地跑远了。
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
[比文题] 小说并未表现出老董的“童心”,选项对形象作用的分析错误。另外,此处写小松鼠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主要是为了表现松鼠识宝,突出橡碗的珍贵,也有引出下文用橡碗做染料的作用。
3.[审选项] (2020·新高考卷Ⅰ,T6-D)文章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
[找原文] 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比文题] “是借梁山好汉的形象来展现建水人性格中的粗犷不羁”错误。以《水浒传》中的相关描写来类比临安饭店食客满堂的场面,目的在于写建水人依然保持着饮食文化的传统,意在强调建水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针对指导】
首先阅读选项,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确定原文对应区域,明确相关区域内容,也就是概括这部分写了什么;再根据文本主旨判断其作用或目的,分析是否与原文表达一致,也就是从“为什么”写这部分内容的角度思考。
设误角度三 主旨情感设误
【选项特点】
选项在对小说或散文主旨的解说、对作者的情感意蕴或价值取向的判定上设误,有时拔高,有时曲解,有时无中生有。
【边练边悟】
4.[审选项] [2016·全国卷Ⅰ,T11(1)-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找原文] 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样,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比文题] 主题不是选项中所说“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本文的主题应是表现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表达出土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断沦陷的命运,反映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突。
【针对指导】
如果是小说文本,就综合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切入;如果是散文,就从散文所写的“形”切入,基本把握小说、散文所折射出的人生、人性,或反映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主旨;抓住选项中表述主旨或情感的关键词,与读文后对主旨的基本判定进行比对。
设误角度四 艺术技巧设误
【选项特点】
小说选项在对塑造人物、设置情节、环境描写方面所用手法或作用效果的判断与解说上设误;散文选项在对表现内容、主旨所运用的手法技巧的判断或解说上设误。小说与散文的正侧面写人、正侧面写景、叙事技巧、结构技巧等都是相通的。
【边练边悟】
5.[审选项] [2013·全国卷ⅡT11(1)-D]小说擅长人物性格描写,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经常在人与人、人与景的对比与衬托中,凸显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找原文]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结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
[比文题] 从原文看,小说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主要运用外貌、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描写。选项说“尤其重视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属于技巧解说错误。
【针对指导】
细读选项,明确原文区域,根据语境判断相关手法(主观题已经掌握相关艺术手法),与选项关键词作对比,进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设误角度五 语言特色设误
【选项特点】
对文本叙述语言,或人物语言的特点、含意、作用的理解,或文本语言风格判断或解说错误。
6.[审选项] (2021·全国卷Ⅰ,T7-C)小说语言比较独特,用语考究,古朴典雅,对话不用日常口语,有种舞台味道,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极为相符。
[找原文] “我找韩定宝先生。”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说着取出一张名片。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我是杨成岳。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
[比文题] “对话不用日常口语”错。王超杰与伙计杨三之间的对话就是日常口语。
【针对指导】
能概括相关语句含意及作用,并掌握分析语言特色的角度(前文已经复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