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数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借助数轴了解相反数的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能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数学思考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轴的作用,感受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解决问题 能够求任意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感受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重点 理解相反数的含义,求已知数的相反数.
难点 理解和掌握双重符号的化简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出本节课所讨论的问题――互为相反数
问题1:温故知新,观察与归纳
演示活动:要一个学生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
提出问题:如果向前为正,向前走5步,向后走5步各记作什么?
(如此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向前5步走记作+5步,向后走5步记作-5步).
观察下列数:5和-5,2和-2,并把它们在数轴上标出.
问题2:探究下列问题:
(1)上述各对数之间有什么特点?
(2)表示每对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
(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数么?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根据上述各组数的符号和符号后的数字来分析,发现上述各组数有一个共同特点只有符号不同,其他都相同,于是引出新的知识――相反数.
归纳: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因为0没有符号问题,所以特别规定0的相反数是0).
对于问题(2)的思考,学生根据各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发现各组数分别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于是归纳得到: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是在原点两旁,并且距离原点相等的两个点.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关于原点对称.若把a的相反数记为-a,并且规定0的相反数是0.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也成立.
对于问题(3)主要让学生体会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熟悉相反数的含义.
二、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问题3:例题.
1. +5,-7, 11.2.
2. 指出-2.4,,-1.7,1分别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3. 猜想一下:如果字母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它的相反数是什么?
学生活动设计:
对于以上问题,学生首先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找出不当的想法和看法,由同学进行纠正,在讨论问题4的同时,让学生根据问题2、3的解决方法猜想、归纳求一个相反数的方法.
归纳:一般的,数a和-a互为相反数,特别的,0的相反数是0
练习
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5 (2) (3)0 (4) (5)-2b
(6)a-b (7)a+2
【解析】它们的相反数分别是:
(1)5 (2)- (3)0 (4)
(5)2b (6)-(a-b) (7)-(a+2)
2.判断:
(1)-2是-(-2)的相反数;
(2)-3和+3都是相反数;
(3)-3是3的相反数;
(4)-3与+3互为相反数;
(5)+3是-3的相反数;
(6)一个数的相反数不可能是它本身;
(7) 符号相反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8)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不一定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
(9)相反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倒数是一样的.
三、问题引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我们已经能够非常顺利的求出一个数的相反数,那么我们来看下列问题:
巩固练习:(口答)
1.是 的相反数; 2.是 的相反数;
3.是 的相反数; 4.是 的相反数.
4、 四、学会化简双重符合
问题4:例题 化简下列各符号
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然后化简:
-(-2.5),-(+3),+(-0.7),
学生活动设计:对于问题(1)(2)同学可以根据小学里的运算级别进行去括号,而对于问题(3)学生在考虑问题是就要分析其特征,在去这样的括号时是否有一定的规律?(结果的符号与前面“-”的个数有关,若有奇数个“-”,则最后结果为“-”,若有偶数个“-”,则最后结果为“+”,它与“+”的个数无关).
〔解答〕(1)-2.5 (2)-3
(3)-0.7
练习
化简下列各数:
(1)+(-10.1);(2)-(-16);(3)+(-12);(4)+(-0);
解:(1)-10.1 (2)16 (3)-12 (4)0
五、小结与作业
小结:本节内容
1.相反数的理解
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a+b=0删掉)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的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化简符号的规律.
作业:
1.填空题
(1)2.5的相反数是_____; (2)_____是-100的相反数;
(3) 是_____的相反数;(4)_____的相反数是-1.1;
(5)8.2和______互为相反数.
2.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数的相反数大于本身
(2)什么数的相反数等于本身
(3)什么数的相反数小于本身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