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wro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wro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3 19:0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4 分)
1. 根据课本内容默写古诗文句。(共10 分,答对一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
(1)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
(2) 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3) 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秋词》(其一) 一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是: ,。
(4) 蒲松龄的《狼》一文中,表现两只狼与屠户势均力敌,各不相让的语句是: , 。 , 。
(5)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 。(谭嗣同《潼关》)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 三妹便sǒng yǒng( ) 着她去拿一只来。
(2) (那只猫) 只是毫无生意地、lǎn duò( ) 地、郁闷地躺着。
(3) 我原和小鸭子一样pú fú( ) 在草中。
(4) 落日的yú huī( ) 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
3. <原创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2021 年10 月热播的某部电视剧,展现了令人震撼的国企改革之路,与流行的现代职场生活情景剧大相径庭。
B.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再次见到小张同学时,她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C. 他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生活中不苟言笑,工作上认真负责,其怪诞不经的作风令人心生敬意。
D. 在某部电视剧中,犯罪分子畏罪潜逃,警察随后将其抓捕归案。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关于《红楼梦》后40 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删除“以”“为准”)
B. 三个厂的领导聚集在一起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最后决定暂缓召开新产品的新闻发布会。(将“召开”去掉)
C. 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拼图、羽毛球等19 项体育活动。(删掉“拼图、”)
D.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删去“不足” 和“不当”)
5. 动物的世界五彩斑斓,它们在自己的家园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去拜访它们,和它们成为朋友的。观察漫画,回答问题。(4 分)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保护动物,从我做起。请用一组排比句,向你的同学发出保护动物的倡议。(50 字左右)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 分)
<原创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9 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随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缭曲④,辗转内避渐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强入。樵者窘迫,见旁一小窦⑤,尚足容身,遂蛇行而入; 不意⑥蜿蜒数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运数石,窒⑦虎退路,两穴并聚柴以焚之。虎被熏灼,吼震岩谷,不食顷⑧,死矣。此事亦足为当止不止之戒也。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樵:打柴。 ②故:同“固”,本来。 ③嵌空:深陷的样子。 ④缭曲: 回环曲折。⑤窦:孔穴。 ⑥不意:没想到。 ⑦窒:堵住。⑧不食顷:不到一顿饭工夫。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 缀行甚远( )
(2) 苫蔽成丘( )
(3) 一狼径去( )
(4) 少时( )
7.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缀行甚远/ 有樵者山行遇虎
B. 目似瞑,意暇甚/ 不意蜿蜒数步
C.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两穴并聚柴以焚之
D. 屠乃奔倚其下/乃力运数石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3 处) (3 分)
辗 转 内 避 渐 不 容 虎 而 虎 必 欲 搏 樵 者 努 力 强 入。
10. 乙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甲文中的狼与乙文中的虎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甲、乙两文都以议论结尾,请你根据阅读体验,谈谈对其所论述道理的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10 分)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 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 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 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 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条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情形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
12. 文章按照 ___________ 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3 分)
13. 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3 分)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14. 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21·深圳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 分)
马鸣风萧萧
刘白羽
我有过一匹菊花青马,马鬃很长,性情柔和,在东北解放战争中,三下江南,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时,我骑着它,走过冰冷的松花江。
这匹马老了,虽然还竭尽忠心,努力报效,但终究力不从心,不胜驱驰了,我不得不眼看着人家从我手里把它牵走了,我心里非常难过,抓把炒黄豆喂给它吃。它用柔软的嘴唇在我掌心里蠕动着咀嚼着,而后,又伸长脖颈在我身上磨蹭着。我忽然发现它的两只眼眶里濡濡流下了两行泪水,这真使我的心房为之深深震颤。
但,马绝不是柔弱的生灵,马有马的烈性,正是这种烈性使它在狂风暴雨、枪林弹雨中任意奔驰,而且这种烈性,也会传导给人,燃烧起人的求战热望。有一回,当我勒了马屏住气息,等候前面传来激烈的枪声时,我发现马的两只耳朵在簌簌抖颤,两只前蹄不断踏动,全身肌肉和鬃毛都发出一种渴望临战的精神。而后,当号声响起时,我刚翻身上马, 它就像离弦之箭一样勇猛冲飞而前,那真是在飞,全身拉成一条直线。我伏在马上,马的烈性传到我身上,我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这是一种生命的强大的暖流啊!它把我和马融合在一起。风,那样锐利地劈面而来、呼啸而过,用不到我的鞭策,马自己就奔向火线。是的,那里有流血、有死亡,但这一切在这一刹那间都不在话下,只有一种胜利的快感在大大鼓舞着我们。马不畏惧战争,而是渴望战争。还有一次,我骑马夜涉辽河,水涨流急, 又是漆黑之夜,伸手不见五指,但,在这紧急关头,马仰起脖颈微微嘶鸣了一声,甩了甩尾巴就踏入河水。我只觉得水在周围旋转,几次卷入旋涡,我一提缰绳,马便跳跃而起, 后来,在最深的河心,它竟展开四蹄,浮游起来,它不但那样勇敢,而且那样机敏。
我真喜爱真正的骏马呀!它长得那样英俊、那样飒爽,它的眼光充满智慧,它的肌腱饱含雄健,它眷恋自己人时何等挚爱,它冲向敌人时那样猛烈,它的四蹄在大地上敲出鼓声, 它的长啸给人带来豪情,它既像一缕柔情,又像万里雷霆。而今,距离战争时间很遥远很遥远了。就在战争后期,也由于换了吉普,而与马作别,但现在,我想起来,还是那样恋恋于我的战马呀!……前面,谈到我和那匹菊花青马分手时马的动情之处,我还没有说养这匹马的饲养员呢!他夜里伴着马睡眠,是为了夜半更深起来喂上饲料,给它引最清凉的水饮。每到宿营地,他看到马身上汗水淋漓,就埋怨我不该骑得太狠。那天,人家牵了这匹老马走时,他竟坐在空落落的马槽旁边痛哭了一场。
我想不起人与畜之间,有什么比人与马更有深情,更生死与共、相依为命的了。有人也许举出猫,但猫是在热炕头上打鼾的动物。有人也许举出狗,但狗是喜欢谄媚你的动物。马,不是这样,它自有其独立不羁的风格、英雄豪放的骨气。
我再讲一个关于马的悲剧的故事。那是1938 年夏天,在河北大平原上,青纱帐一望无涯, 赤日烘烤着大地,我们从冀中走向冀南,我骑的是一匹枣红马。那可真是一匹骏马呀! 它红得像火炭一样,大概就是古代小说里所说的“赤兔马”吧!那身个,那长相,都是充满豪情,充满灵气的。我们一行人骑着马涉渡滹沱河,就赶上平原上时常突现的狂风暴雨。先是一朵乌云,旋即倾盆大雨。我们放眼四顾,只有一片绿色大海般的庄稼地,连个看瓜的窝棚也找不到,于是我们只有策马狂奔,人和马冲狂风迎暴雨,都淋得湿透。也许就因为一下赤日炙人,一下雨冷如冰,我们到了宿营地,那马竟然一夜不食不饮而死去了!我到现在还记得,它是那样的一匹马呀!它是一只美丽的火鸟!……我记得当我们到达宿营地,我跳下马来,还爱抚着它那锦缎一样光滑的颈项,而它也把头伸向我,微微喷出鼻息, 用柔软得像奶脂一样的嘴唇,灵巧而依恋地在我身上、手上、脸上摩擦着。这是何等的一出悲剧呀!我爱这匹红马,但我骑死了这匹红马。几十年时间流水一样过去了,可我的心灵里还存留着这匹马的景象,我的心灵里还充满着对这匹马的疚仄之情……是的,这深沉的悲剧,使我更多地怀念起战争,只要一想到那峥嵘岁月,我还是不能不想起战马。现在我明白了,不正是由于我曾经骑马在战场上飞奔,我才最理解“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那诗的意境,那是多么豪爽、多么旷达的美的意境。我老了,但在我的一生中,我还是不能不为我曾经获得过那一种意境而自豪!不过,上面说的那种疚仄也就更深更深地渗透进我的灵魂了。 (有删改)
15. 文章中写猫和狗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赏析文中画线句。(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为什么作者会说“我才最理解‘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诗的意境”?(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材料和文段,说说军旅生活熔铸了刘白羽什么精神品质。
(5 分)
【材料】他的文学作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与军旅生活密切相关。相当长的戎马生涯, 锻炼了刘白羽的筋骨、体魄,熔铸了刘白羽的胆量、气质和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 分)
19. 【2021·江苏南通】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 不少于500 字;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练习。
亢金龙道:“大圣啊,且休焦躁。观此宝定是个如意之物,断然也能变化。你在那里面, 于那合缝之处,用手摸着,等我使角尖儿拱进来,你可变化了,顺松处脱身。”……好大圣,即将金箍棒变作一把钢钻儿,将他那角尖上钻了一个孔窍,把身子变得似个芥菜子儿, 拱在那钻眼里蹲着,叫:“扯出角去!扯出角去!”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师徒们正说处,只闻得那老魔道:“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成妙计,拿将唐僧来了!” 叫:“小的们,着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兄弟们受用,各散一块儿与小的们吃,也教他个个长生。”八戒听见,战兢兢的道: “哥哥,你听。那妖精计较要蒸我们吃哩!”行者道:“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雏儿妖精, 是把势妖精。”……又听得二怪说:“猪八戒不好蒸。”八戒欢喜道:“阿弥陀佛,是那个积阴骘的,说我不好蒸?”三怪道:“不好蒸,剥了皮蒸。”八戒慌了,厉声喊道:“不要剥皮!粗自粗,汤响就烂了!”老怪道:“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行者笑道:“八戒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沙僧道:“怎么认得?”行者道:“大凡蒸东西, 都从上边起。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他说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不是雏儿是甚的!”八戒道: “哥呵,依你说,就活活的弄杀人了!他打紧见不上气,抬开了,把我翻转过来,再烧起火, 弄得我两边俱熟,中间不夹生了?”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1. 结合原著,说说孙悟空最终如何战胜了黄眉怪。(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选段中的老魔是 ______________。(1 分) 请你结合选段内容,谈谈猪八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西游记》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被孙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萨甚至如来佛祖收走的倒是不少。请谈谈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积累运用
1. (1)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4) 屠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5)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2. (1) 怂恿
(2) 懒惰
(3) 匍匐
(4) 余晖
3. C A. “大相径庭”, 形容彼此相差很远。符合语境。B.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 容光焕发。符合语境。C. “怪诞不经”, 离奇古怪, 不合常理。不符合语境。D. “畏罪潜逃”, 犯了罪怕受制裁而逃走。符合语境。
4. B B. “三个”“厂”还是“三个”“领导”, 有歧义, 可改为“厂里的三个领导”。
5. (1) 人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 动物就会群起反击。我们应该与地球上的动物成为朋友, 保护它们的家园。
(2) 辽阔的草原, 是骏马的天堂; 广阔的天空, 是鸟儿的乐园; 宽阔的河流, 是鱼虾的殿堂。同学们, 地球不只属于人类! 保护动物, 人人有责! 保护动物, 从我做起!
二、阅读理解
(一) 6. (1) 连接、紧跟
(2) 覆盖、遮盖
(3) 径直
(4) 一会儿
7. B A. 走; B. 神情、态度/ 想到; C. 一起; D. 于是。
8. (1) 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 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2)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 罢了。
9. 辗转内避/ 渐不容虎/ 而虎必欲搏樵者/ 努力强入。
10. 示例: 人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 不能坚持的事情, 不要强求继续下去(要当止则止) 。
11. 贪婪。作者借此告诫人们不能贪婪, 该停止时就要停止, 否则也会落得像文中的狼和虎一样的下场。
乙文参考译文:
有个樵夫在山里走着走着遇到了一只老虎, 他就躲到一个石洞里, 老虎也跟着进来了。石洞本来幽深而曲折, 樵夫辗转向里躲避, 洞渐渐地容不下老虎了, 但是老虎一定要捉住樵夫, 就奋力勉强前进。樵夫陷入窘境, 看见旁边有一个小洞, 仅能容下一人, 于是像蛇一样爬进去; 没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几步, 忽然看到光亮, 竟然爬出了洞外。(樵夫) 于是奋力搬来几块石头, 堵住老虎的退路, 在两个洞口一起堆上木柴焚烧。老虎被烟和火熏烤, 吼声震动山谷, 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死了。这件事足以让那些应该停止却不停止的人引以为戒了。
(二) 12. 时间
13. 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 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 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14. “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 而“察看” 是细看, 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的特点, 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三) 15. 文章中写猫和狗起对比衬托的作用。以猫慵懒 打鼾和狗喜欢谄媚的特性来衬托突出马独立不羁的风格和英雄豪放的骨气。
这一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次要事物”的作用, 同时涉及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的作用。次要事物的作用: ①对比衬托出主要事物……的特点; ②交代上文……的内容; ③作为线索事物,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④为下文……做铺垫; ⑤丰富文章内容, 增加可读性, 凸显中心。对比衬托的作用: ①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②给读者强烈的印象。
16.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马光滑的颈项比作锦缎, 把马的嘴唇比作柔软的奶脂, 又赋予马人的特点, 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记忆深处, “我” 和马之间亲昵互动的场面, 表达了“我”对马深深的依恋与喜爱之情。
本题是赏析题。赏析题的答题步骤是: ①确定分析角度(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 表现手法/ 字词特点/ 句式特点) ; ②写出了……的内容; ③在文中有……作用; ④体现了……的情感。
17. “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描绘了落日西照, 旌旗猎猎, 战马长鸣, 朔风萧萧的画面。“我”曾骑马在战场上飞奔, 与马相融, 无所畏惧奔向火线。作者有过这样的经历, 赞叹马的烈性、勇敢和机敏, 所以他会说自己最理解这两句诗的意境。
答题时需要有全文意识, 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先解读诗意(解释诗句的字面含义) , 再概括作者做了哪些事, 这些事中有怎样的情感或特点, 就能作答了。
18. 熔铸了刘白羽如马一样的满身烈性, 驰骋于战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奋勇精神; 熔铸了刘白羽如马一样充满智慧、雄健有力、满怀深情的纯粹品质; 熔铸了刘白羽如马一样独立不羁的风格、英雄豪放的骨气。
本题是人物形象分析题。人物形象分析看五 点: ①看事件; ②看描写; ③看评价; ④看背景; ⑤看身份。通过文章我们能知道刘白羽的身份, 通过事件我们能知道当时的背景, 通过描写我们能知道刘白羽的精神品质, 结合起来就是答案。
三、写作
19. 思路 :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 关键词是“有”“光”“照亮”。这个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 要突出表现相信有光的信念。“一束光”, 应该取“光”的比喻义, 如人物的精神品质、人物的善举。“照亮我的世界”, 也就是某一个重要的人, 帮助了“我”, 让“我”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让“我”从逆境中奋起, 等等。
选材上, 可选择生活中给自己带来精神力量的重要人物来写。可以通过一件事或多件事表现自己在“光”的引领之下, 内心世界充满正能量, 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还可以以“光”为线索, 选取人物的几个片段, 连缀成篇, 颂扬“光”一样的精神品质。
写作手法上, 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现主题, 对人物的刻画可以正面描写, 也可以侧面描写; 可以运用象征的手法, 赋予事物更多的文化内涵, 含蓄地表达主题, 比如一朵花的明艳、一棵草的坚强、一种思想的启迪、一个人的生命历程等, 都可能成为光源。
结构要紧凑, 行文时可采用对比、欲扬先抑等手法, 最好能运用一些描写方法, 细致刻画变化, 以言行举止以及心理的鲜明变化来凸显“光”的作用。
例文:
有一束光, 照亮我的世界
你的光, 古朴, 端庄, 散着幽香。你的光里有孤烟落日, 有杨柳扁舟, 有鸿雁梧桐, 有颓墙老树, 有历代文人的风花雪月以及家国情怀。你带着历史长河的厚重与人性的多愁善感, 款款走来。
你, 是诗词。三岁时, 我与你相逢, 从此, 诗词的光便照亮我的世界。外婆总在清晨露水未落时带我到公园去散步, 一边走, 一边教我一些通俗易懂、短小风趣的诗篇。我那时还不懂什么是诗, 只知道这些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
也许是命中注定与诗词有缘, 我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诗词相伴。上幼儿园时, 外婆总在放学的路上给我讲诗词的意思, 或是讲诗人的小故事。我当时听得津津有味, 慢慢地便爱上了它, 把它视作自己的爱好。上小学时, 我通过了解诗人积累了很多诗词。后来,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开播了, 我期期必看, 一场不落。选手们的精彩表现, 嘉宾的精辟点评, 主持人的深厚功底, 还有诗词中熠熠生辉的思想, 让我五体投地, 心潮澎湃。中国诗词照亮了我的世界!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对此我深信不疑! 到了初中, 我除在课堂上学习诗词, 还在课堂之外利用零星时间背诵诗词, 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首的积累。我在课堂上与语文老师对诗词, 从容不迫, 引得全班喝彩。
诗词不仅是我的爱好, 还是我的精神食粮。失意时, 我会感叹“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与陈子昂共唱悲歌, 借此释放心中苦闷; 比赛失败时, 我会给自己鼓励,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惆怅时去园中赏菊, 我会与李清照产生共鸣,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无聊时, 从书架上随手拿来一本《剑南诗稿》或是《漱玉词》, 吟咏中便自然觉得充实。诗词照亮我的心 灵, 照亮前方的路, 照亮我的世界!
诗词教给我人生道理。“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人生要有大胸怀, 大格局, 大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就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不为假象所惑。“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护花”是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象征, 要有献身精神, 执着于对理想与信念的追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勇于开拓, 坚定信念, 人生就能绝境逢生。人生亦如诗, 经历多重坎坷, 却永不停息。诗词照亮了我的人生, 亦照亮了我的世界。
诗词, 带给我林间的惬意, 让我走进美好, 给我慰藉; 诗词, 教给我人生道理, 让我重拾信心, 读懂人生。我犹如一只画眉, 停在诗词这棵茂盛清秀的树上, 飞进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里。在斑斓隽永的文化的浸润下, 我的世界越发明亮多彩……
点评: 本文构思新颖, 眼光独特, 准确表述了“诗词” 作为自己生活的“一束光”给“我”带来的收获。本文语言富有感染力, 作者具有一定的阅读积累, 在文中引用了大量古诗词, 用诗词传情达意, 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文风灵动鲜活, 遣词造句生动形象, 令人印象深刻。
附加题
1. 弥勒佛变成一个种瓜的老农, 孙悟空变成一个熟瓜, 黄眉怪要吃瓜, 就吃下了孙悟空变的瓜, 孙悟空钻进黄眉怪的肚子里, 这样才制服黄眉怪。
2. 青狮 从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对话中, 可看出猪八戒的性格特点是机智聪明, 幽默风趣。
3. 示例: ①这是佛法感化、慈悲为怀、佛法无边的体现。②妖魔鬼怪大多为这些人的门徒或部下等, 有官官相护的嫌疑。 ③给人以改过自新、诚心向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