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一、背景
本节内容是 “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再次丰富学生对图形世界的认识。班上学生刚从小学升到中学,抽象水平较低,空间思维还处于初步形成阶段,所以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因而多为直观的操作。
二、教学设计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图通过生活情境导入,通过数学活动及问题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己体会与感受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可看到的不同结果,理解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本节课堂中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通过动手操作、启发诱导、综合练习、归纳小结等环节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会根据几何体画出对应的三种形状图,能根据三种形状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形,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二种形状图 ,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块的数量。
2、过程目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
难点:会根据某几何体的某二种形状图 ,找出满足条件的小正方块的数量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一张图片(图片为一个男孩搭着一只毛发很长的狗的肩膀的背影图)
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张照片,你能猜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3.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后回答——① 情侣 ② 兄妹 ③ 家人③ 朋友③ 夫妻
4.教师肯定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态度并交流:究竟是哪个同学观察得对呢?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展示此张图片的正面图)
5.学生活动:哇。
6.全班交流:所以我们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面,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7.播放一组图片
不同方向拍摄的飞机模型;不同方向拍摄得到的同一件艺术品。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分析
活动1:让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回答每组图片对应是由哪个同学的摄像机拍摄得到的?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学生思考:同样的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揭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方向》。
2.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后回答——
3.教师活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从正面、左面(或右面)和上面三个不同的方
向看同一个物体,
活动2:观察如投影所示的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请把从正面、左面、上面看的图依次画下来。
1.教师投影展示学生代表作品并让学生互相评价,要求学生描述出为什么是这样的,最后得到三种形状图
5.练习巩固(选择题、说出几何体从三个方向所看的图)
(三)发展深化
活动3你搭我画:
1.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小正方体呈现一个任意搭建的模型,小组合作画出对方所搭建的几何体的三种形状图。
2.教师投影学生代表作品、评价作品,并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所搭的几何体和所画形状。
3.给出三个从不同方向所观察的平面图形搭成对应的几何体
活动4
问题探究1: 一个几何体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如图所示。搭出满足条件的几何体,你搭的几何体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问题探究2: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从正面和上面看的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问题探究3:如图所示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立方块所搭几何体从上面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探索题:有一个正方体,在它的各个面上分别标上字母A、B、C、D、E、F,甲、乙、丙三位同学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其正方体,观察结果如图所示。问这个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字母对面各是什么字母?
(四)课堂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习题1.6数学理解 第1、2题
七、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自己体验。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意识,把学生当作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把学习知识、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
本节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经历由观察模型、搭建模型、画出三种形状图 ,到脱离模型、由数(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悟形(立体图形)、由形(立体图形)悟形(形状图)、搭模验证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整节课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