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2课时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2课时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13 18: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自然条件:北方地区 平原 广阔,土壤肥沃,耕地 集中连片 。本区降水 偏少 ,耕地多为 旱地 。
2.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 小麦 、 玉米 、谷子等。
(2)经济作物: 甜菜 、 棉花 、大豆等。
3.北方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 较少 ,且集中于 夏 季,灌溉水源不足, 春旱 严重。
(2)解决措施:目前,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采取了 南水北调 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来看,发展 节水 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以种植油菜、棉花作物为主
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气候湿润,降水充足
D.耕地集中连片,以水田为主
2.在河北石家庄工作的小张准备回老家福建福州探亲,他想给父母带些北方的水果,应该选择 (A)
A.苹果 B.芒果
C.荔枝 D.火龙果
3.造成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是 (C)
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河流少,且径流量小 ③水土配置不合理,地多水少 ④人口多,工农业用水量多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利用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⑤
4.下列措施中,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间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D)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课后巩固提升
1.下列关于地形区与其主要农作物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C)
A.东北平原——甜菜 B.山东丘陵——花生
C.华北平原——水稻 D.黄土高原——谷子
2.小明去超市购买水果时发现有一种水果的产地标错了,它是 (D)
3.最适合用谚语“春雨贵如油”形容的我国地区是 (B)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剪纸是中国的一门优秀民间传统艺术,能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下图为一幅名为“煎饼飘香”的剪纸作品,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4~5题。
4.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B)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5.该地的特色农业是 (A)
A.旱地农业 B.水田农业
C.绿洲农业 D.灌溉农业
读我国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6~9题。
6.该地气候特征是 (C)
A.全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
B.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分为雨旱两季
C.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D.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干燥
7.该地可能位于 (B)
A.江汉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四川盆地
8.该地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D)
A.暴雨 B.洪涝
C.台风 D.春旱
9.下列关于治理该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A)
①发展节水农业 ②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③跨流域调水 ④多挖深井,大力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水资源从地区分布看,南多北少。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总量的24.1%,耕地占全国总量的45%,而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6%;从降水的季节分配看,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10月,而华北地区则高度集中在7~8月,这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冬春季则持续干旱。
材料二 华北地区示意图。
(1)本区的耕地以 旱地 (耕地类型)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 小麦、玉米、谷子 等。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气候条件是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2)分析造成该地区冬春季干旱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人文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
(3)作为我国主要的缺水地区,华北地区家庭节水已成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途径。请列举两项家庭节水的措施。
用洗衣服、洗菜的水冲厕所,尽量使用淋浴而减少浴缸的使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