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河南题组】
(2021 河南学业考)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组委会始终践行低碳办会,组委会入驻地是由大型钢铁企业“首钢”外迁后改造而成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力争“碳中和”。读下图,完成1、2题。
1.“首钢”外迁对北京市的主要影响是 ( )
A.解决了交通拥堵 B.改善了环境质量
C.改善了住房状况 D.解决了就业问题
2.北京冬奥会力争“碳中和”,组委会采取的措施有 (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 ②使用传统能源汽车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减少使用办公纸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2021 河南学业考)西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于2020年宣告消除绝对贫困。下图为西藏自治区简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屋脊 雪域高原】
(1)西藏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2)西藏内部的地理差异体现在 ( )
A.河流集中在西北部
B.青稞多分布在河谷
C.人口西部多东部少
D.降水西北多东南少
(3)列举导致西藏贫困的原因。(一点即可)
【多措并举 脱贫攻坚】
2016年以来,昌都市成立多个养殖基地。基地引入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优质畜种养殖及产品加工。农牧民通过牲畜、草场入股,有了更稳定的收入。
(4)昌都市养殖基地的发展推动了畜牧业向 化、产业化转变。
位于羌塘自然保护区的双湖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县,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2019年年底,双湖县农牧民通过易地搬迁陆续来到海拔较低的雅鲁藏布江北岸,转移就业,开启新生活,实现了既要“绿起来”又要“富起来”的生态脱贫目标。
(5)易地搬迁对双湖县的影响有 ( )
①草场退化严重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湿地面积减少
④提高生活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大美西藏 旅游新篇】
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近年来,旅游业成为西藏发展的窗口。
(6)请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主题,结合下图任选一方面为西藏旅游推广活动拟定一条推介语,并说明推介理由。
【全国题组】
(2021·湘潭学业考)读图,回答1~3题。
1.该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地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D.地形平坦,水量丰富
2.该区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当地科技水平发达
3.关于图中甲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拔较高,气候湿热
B.主食米饭,爱喝青稞酒
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2021·钦州学业考)川藏铁路是第二条进藏“天路”,起点为成都,终点是拉萨,沿途穿越的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山脉峰岭最密集的地区,修建难度之大世所罕见。读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符合川藏铁路沿线区域的是 ( )
A.沙漠、戈壁广阔
B.雪峰连绵,冰川广布
C.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石林、孤峰、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密布
5.川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会促进沿线地区 ( )
①旅游业的兴起 ②资源的开发
③动植物的迁移 ④文化的交流
⑤交通的发展 ⑥气候的变化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2021·黔江学业考)碉房是藏族传统民居,其墙壁用毛石垒砌,开窗甚少,大多建在背风向阳的山坡地段。近年来,传统碉房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我国青海省南部碉房景观。读图,完成6~8题。
6.传统碉房开窗甚少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风避寒 B.遮挡雨水
C.稳固墙体 D.阻挡沙暴
7.影响图示碉房分布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水源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8.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扩容改造,大量仿建
B.精心修缮,日常维护
C.保留原貌,任其发展
D.全部拆除,原样重建
(2021·邵阳学业考)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近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据此完成9、10题。
9.三江源地区补给三江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变暖,冰川萎缩
B.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C.过度采矿,植被破坏
D.人口增长,需水增加
(2021·福建学业考)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相平衡)。据此完成11、12题。
11.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 )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
C.煤炭、石油 D.地热、风能
1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是 ( )
A.植树种草,保护森林
B.保护耕地,科技兴农
C.划区轮牧,扩大牧场
D.兴建水库,调节气温
13.(2021·潍坊学业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年楚河流域(图1)地处半干旱地区,过去以种植青稞为主,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山东寿光农业科技人员克服当地不利因素,带着节能温室、计算机控制、密植矮化等适合高寒地区的农业技术建立大棚蔬菜产业园(图2),每亩产值相当于过去的10倍。不仅改善了当地农牧民和边防战士的生活,也使当地人靠果蔬增收实现脱贫。白朗县已成为青藏高原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1)白朗县属于 气候,据图分析年楚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和季节变化特点。
(2)年楚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 ,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3)年楚河流域的农业较发达,属于典型的 农业,分析使该地区成为青藏高原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河南题组】
1.B 2.C 本题组考查产业转移对转出地的影响、节能减排相关措施。第1题,“首钢”发展中对能源需求量大,大量燃烧煤炭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首钢”外迁可以改善北京市环境质量。城市交通拥堵通常是因为城市发展快,人口过多,“首钢”外迁不会解决北京市交通拥堵问题。“首钢”外迁会导致短时间内就业岗位减少,出现失业问题。第2题,“碳中和”是把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处理掉,实现“排放=吸收”。据此可知,要想实现“碳中和”,应该开发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节约资源,可以减少生产中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同时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利于“碳中和”。
3.【解析】本题考查西藏自然环境特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内容。第(1)题,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第(2)题,读图可知,东南部河流较多,青稞、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第(3)题,西藏贫困的原因主要考虑交通、生态环境、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第(4)题,据题意可知,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等方面转化。第(5)题,易地搬迁有利于缓解双湖县的生态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第(6)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题时注意要给出一条推介语,同时说明推介理由。
答案:(1)高寒
(2)B
(3)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受教育程度偏低。(任答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4)专业(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5)D
(6)略。
【全国题组】
1.B 2.A 3.D 本题组考查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西南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第1题,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第2题,图示区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第3题,图中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主食是糌粑,青藏高原土层较为浅薄,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4.B 5.A 本题组考查川藏铁路沿线地理特征、交通线路影响。第4题,川藏铁路穿过横断山脉,再向西为青藏高原,高原、高山地带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第5题,交通线的建设可以完善交通网络,交通更加便捷,能够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资源开发。
6.A 7.D 8.B 本题组考查民居与环境、传统民居的保护。第6题,由题可知碉房主要分布于青海地区,海拔高,气候严寒,大风日数多,碉房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可以防风避寒。第7题,由图可知,该碉房层次分明,依山而建。因为山地碉房多建设在险峻的山石上,地形因素导致其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所以山地碉房占地面积较小,多向空中发展。第8题,为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可采取的合理措施:增强公众传统建筑保护意识;加强对传统建筑的精心修缮,日常维护。
9.B 10.C 本题组考查我国三江源地区的补给水源、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原因。第9题,三江源冰川积雪较多,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补给水量最大。第10题,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采矿、乱采滥挖等,造成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11.C 12.A 本题组考查全球变暖的原因、节能减排措施。第11题,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煤炭、石油、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第12题,植树种草,保护森林,有利于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13.【解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气候、河流、地形地势、农业发展条件等内容。第(1)题,白朗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当地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年楚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多,河流水量大,冬季水量小,水量季节变化较大。第(2)题,读图可得,年楚河流向大致为东南向西北,该河流流域的地势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第(3)题,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河谷地带,相对较温暖,年楚河流域的农业类型属于典型的河谷农业。该地区农业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有:水源充足,地形较平坦,海拔较低,较温暖,光照充足等。
答案:(1)高原山地 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水量丰富,冬季水量小,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2)东南高,西北低 支流自东南部向西北部干流汇聚。
(3)河谷 水源充足、地形较平坦、海拔较低、光照充足等。
PAGE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