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 北 地 区
【河南题组】
(2020 河南学业考)[西北生态风光无限]
暑假,小明乘坐火车沿兰新线开启了西北之旅。下图为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阅读图文材料,完善旅行见闻。
(1)兰新线连接了 (省区)和新疆。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2)兰州至玉门段沿途多见草方格沙障(景观A),其功能是 。
(3)行经玉门,常可看到景观B,其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4)进入新疆境内,查阅地图发现,河流多为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铁路多位于盆地的 (填“内部”或“边缘”)。
【全国题组】
(2021·青岛学业考) 梭梭树根系发达,叶片呈鳞片状。一株成年的梭梭树,其发达的根系至少可以固定10平方米的土地。当它们连成片时,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如图示意某省区梭梭林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在荒漠中种植梭梭树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 D.保护农田
2.图中景观最可能位于的省区是 ( )
A.云南省 B.黑龙江省
C.台湾省 D.内蒙古自治区
(2021·黔江学业考)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下图示意宁夏年等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3~5题。
3.宁夏的年等降水量分布特点是 ( )
A.东南多,西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少,西北多 D.东北少,西南多
4.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
A.林地 B.草地 C.耕地 D.荒漠
5.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米粮川”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 )
①削弱寒冷气流 ②阻挡沙漠入侵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增加山地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1·太原学业考)河西走廊是一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图示意河西走廊。据此完成6~8题。
6.河西走廊的“河西”是指 ( )
A.黄河以西 B.汾河以西
C.黑河以西 D.淮河以西
7.该地区人口、城市多分布在绿洲,其水源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河流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深层地下水
8.为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
A.增加人口数量 B.发展节水农业
C.大力开垦绿洲 D.推广大水漫灌
(2021·烟台学业考)海水稻也称耐盐碱水稻。2021年1月,袁隆平海水稻研究团队在全国签约6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拟用8至10年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目前新疆喀什海水稻测评亩产已超千斤,结合新疆在全国位置示意图,完成9~11题。
9. 新疆盐碱地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系。下列对新疆自然环境的推测,正确的是 ( )
A.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小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D.森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
10. 喀什实现海水稻亩产超千斤主要依靠 ( )
A.科技攻关 B.开拓市场
C.改善交通 D.丰富的劳动力
11.以下建筑能够反映新疆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 )
(2021·石家庄学业考)棉花喜光、耐旱。新疆长绒棉质量非常好,绒长、强度高、弹性特别大、吸水性好。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约占我国棉花总产量的83.7%。图1为新疆棉花分布图,图2为机械化收获新疆棉花景观图。据此回答12~14题。
12.新疆棉花产区的分布特点是 ( )
A.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B.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
C.沿天山南麓呈带状分布
D.沿盆地边缘呈扇状分布
13.新疆棉花的水源主要是 (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引黄河水灌溉
14.新疆能够成为我国最大产棉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
①地形平坦广阔 ②气候湿润
③人口稠密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2021·成都学业考)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充分利用其区域优势,在边境贸易、特色产业、旅游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七月前往新疆开展地理主题研学活动。图1、图2为出发前兴趣小组收集的相关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主题一 解码新疆自然环境
(1)新疆位于五带中的 ,吐鲁番夏季的气候特征是 。
(2)同学们乘车从独山子前往库车的途中,穿越的山脉名称是 。
主题二 认识新疆特色农业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
(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盆地、 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4)在吐鲁番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参观了当地古老的引水工程 ,了解到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 ,品尝了香甜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
主题三 助力新疆旅游发展
(5)请你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河南题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第(1)题,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市。由于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远,另外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第(2)题,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的目的是防风固沙,防止沙漠化对铁路的影响。第(3)题,由图可知,景观B是风能发电机,其利用的清洁能源为风能。第(4)题,由图可知,新疆境内铁路沿着塔里木盆地周边分布,主要是因为盆地内部,降水少,沙漠面积广,多为内流河。
答案:(1)甘肃 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2)防风固沙,保护道路,防治荒漠化
(3)风能
(4)内流河 边缘
【全国题组】
1.A 2.D 本题组考查梭梭树作用、植被与环境。第1题,据题意,梭梭树根系发达,可知当地气候干旱,在荒漠中种植梭梭树,可以起到防风固沙、降低风速的作用。第2题,梭梭树根系发达,耐干旱,最可能位于较为干旱的内蒙古自治区。
3.A 4.C 5.D 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农业发展的影响条件、山地对环境的影响。第3题,读图可知,宁夏年等降水量大致随纬度的升高由南向北递减,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升高降水量增多,降水量分布特征为东南多、西北少。第4题,据材料可知,宁夏平原地区靠近黄河,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依靠黄河水灌溉,发展粮食生产,成为“米粮川”,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宁夏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第5题,贺兰山位于宁夏平原西侧,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寒冷气流的东袭,又遏制了沙漠的东移。受东南季风影响,贺兰山东侧增加了山地降水。
6.A 7.C 8.B 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河西走廊的水源来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6题,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均有山脉分布,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称河西走廊。第7题,河西走廊气候干燥,降水稀少。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山前地带形成绿洲。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多分布在绿洲。第8题,河西走廊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降水稀少,为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该地区适宜发展节水农业。增加人口数量、大力开垦绿洲、推广大水漫灌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9.B 10.A 11.A 本题组考查新疆自然环境特征、影响农业产量的主要因素、民居与环境。第9题,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植被覆盖率低,以荒漠为主,多风沙天气。第10题,据题意“新疆喀什海水稻测评亩产已超千斤”,说明依靠农业科技,通过对农作物进行科学培育,在原本不适合水稻种植的地方,也可以种植水稻,并且能够高产。第11题,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晾房适合晾晒葡萄干。
12.A 13.C 14.D 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水源及种植条件。第12题,读图可知,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呈环状分布,同时天山北侧山麓地带也有分布。第13题,新疆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棉花种植区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第14题,新疆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盆地边缘地势较为平坦开阔。读机械化收获新疆棉花景观图可知,当地机械化水平高。新疆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稀疏。
15.【解析】本题考查新疆位置、农产品品质高的原因、旅游业的发展等。第(1)题,读图可知,新疆大部分处于35°N~50°N,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读吐鲁番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少雨。第(2)题,读图可知,独山子和库车之间的山脉是天山山脉,该山脉以北是准噶尔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该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第(4)题,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是坎儿井,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新疆瓜果特别甜主要考虑光照、昼夜温差等。第(5)题,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发展一定是可持续发展,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个方面。比如考虑生态环境,当地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要注意控制每日的游客数量,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同时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爱护当地环境、尊重当地民俗。经济方面,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增加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促进就业,增加当地收入。社会方面,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答案:(1)北温带 高温少雨
(2)天山山脉
(3)塔里木 准噶尔
(4)坎儿井 冰雪融水 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游客数量,保护景区环境;加强旅游景区的整体协调发展;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PAGE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