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9课《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3 22:50:2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9 登勃朗峰 课堂实录
环节一 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外国作品。大家需要注意,因为翻译作品通常经过译者的加工,某种程度上译作也融入了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因此本堂课我们在解读这篇作品时所提到的作者,其实也包括译者在内。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登山的经历,他攀登的这座山是勃朗峰,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作者在登勃朗峰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独特的见闻和感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马克吐温的《登勃朗峰》。
环节二 作者简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环节三 积累语言
1、我们再来积累一些字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请同学们注意下列的字音字形。
2、我们来看下列词语的意思,请大家做好积累。
环节四 讲解课文
1、这是一篇游记,我们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理解作者的见闻和感受。
阅读这篇游记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全文共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②作者登山途中依次经过了哪些地方?
③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有哪些见闻?
④作者有哪些感受?
通过以上问题的逐步推进,我们要解决核心问题:作者写这次登山经历想表达什么?
2、我们先来看看全文共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文分为登山与下山两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第1到6段,写登山的见闻与感受。
第二部分是第7到11段,写乘车的经历和感受。
再来看看作者登山途中依次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关注每段开头的句子,圈画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
我们将每段开头的句子放在一起,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这些句子。
请同学们关注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找到作者登山途中依次经过的地方。
明确:作者从马蒂尼出发,取道黑首,欣赏了沿途的美景。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目睹了勃朗峰的穹顶,接着逗留高地,仰望附近的一座山峰的峰巅,然后到达阿瓦提村,最后乘坐敞篷马车前往沙蒙尼,完成了本次登勃朗峰的旅行。
小结:关注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可以梳理出作者登勃朗峰的游踪。
我们先聚焦文章的第1到6段及作者上山的经历,请同学们思考: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有哪些见闻,又有哪些感受?
请同学们先看第1段,听老师朗读一遍,边听边圈画出作者的见闻。
这一段写作者一行人从马蒂尼出发时路上的见闻,多数游客或乘坐马车,或骑骡而行,
长达1英里的队伍在陡峭的上坡路上缓慢前行。
作者有哪些感受呢?我们重点关注最后3句,其中“可怜可悯”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作者认为骑骡乘车的旅客可怜可悯呢?
这些游客花了钱坐车,是为了减轻爬山的劳累,更好的享受登山的过程。但此时此刻反而被车马所限制,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缓慢前行。再看作者一行,选择徒步登山,既可以随时在树林中避暑纳凉,又可以减缓疲劳放松身心,一切都是随心而行,自由自在。这样的旅行能让心灵沉静下来,更有心情,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登山的乐趣也许莫过于此吧。
7、那么沿途作者又有哪些见闻呢?我们一起关注文章的第2到4段。分析这3段,我们要思考的是:作者在这些地方分别有哪些见闻,又有哪些感受?
我们先来看第二段。
第二段写作者在黑手道上的见闻。作者在这个瑞士的小村沿途欣赏到秀色美景,我们来细细品读作者的见闻,并揣摩作者的感受。
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展现了取道黑首抵达高地这一路上的景色。俯瞰脚下,峡谷间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沿途上瀑布倾泻,轰鸣作响。作者时而俯看,时而环顾,时而放眼而望,时而侧耳倾听,风景纷至沓来,令人流连。作者运用四字词语描绘景色,如“清流急湍、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瀑布倾泻、轰鸣作响”语言凝练而不失美感,简洁地勾勒出沿途的美丽景色。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陶醉于欣赏美景的愉悦之中。
我们再来看第3到4段。
这两段写作者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间的见闻,作者先后目睹了勃朗峰的穹顶及周围奇形怪状的群峰。巨大的勃朗峰穹顶白雪皑皑,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从“骤然”一词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初见勃朗峰时的震撼之情。作者越靠近勃朗峰,就越能近距离地感受它的巨大和高耸。作者拾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似乎也随之愈升愈高,直至耸入蓝天,独踞苍穹。这是多么独特的登山体验呢?这一番景象多么神奇,多么令人震撼。此时放眼周围的山峰,有的顶端尖峭,宛如美女的纤指;有的形如塔糖,陡峭无比。将山峰比作美女的纤指和塔糖,形象地写出了勃朗峰周围的山峰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神奇无比。
小结:这3段先写取道黑首抵达高地这一路上的风景,再写远观勃朗峰的情景,重点突出其高大耀目的王者风范。既而写周围的群峰突出其陡峭之状。我们将第2到4段写景的句子放在一起,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感受作者登山途中所见景色之神奇。
8、那么作者在登勃朗峰的过程中有哪些见闻与感受呢?第5、第6段写的是作者逗留勃朗峰高地时的见闻与感受。我们聚焦第5、第6段,请同学们运用分析第2到4段的阅读方法,思考作者有哪些见闻与感受。
其中第5段集中描写峰巅的云霞,我们一起朗读描写云霞的句子。
从“轻歌曼舞、宛若游丝”等表示姿态的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云霞的轻柔多姿。
从“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粉红、嫩绿”等表示色彩的词语中,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云霞的色彩之绚丽迷人。
作者还写了云霞瞬息万变的特点,“顷刻间黯淡隐去,骤然间又反光灼灼”。
最后,作者写洁白轻薄的云朵“在微光中俨然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写出了云彩在阳光照耀下的无限魅力。
这一段,作者大量运用四字词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云霞之美,语言华美。
作者用灵动的笔触、生动的语言,从云彩的形态、色彩、质地等方面描绘出疯癫云霞的无穷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云霞的喜爱、赞叹之情。作者的这种情感在“逗留”和“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些词句中也可以得到印证。从这些词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欣赏景色时间之长,被眼前景色深深吸引后,干脆就地而坐的情状。“一个饱览”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欣赏云霞奇景时的陶醉与满足。云霞在阳光和山风中无穷变幻,这是攀登勃朗峰时作者目睹的又一神奇之景。
小结:我们把作者上升过程中的见闻联系起来思考,不难发现作者还未目睹阿尔卑斯山之王的真容之前,沿途的景象已经令他称奇不已。在目睹真容之后,作者对勃朗峰的神奇更为着迷。无论是远观时,层层雪岭,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直插云霄,还是在山顶上环顾周围,一览众山小。无论是山中诸峰形状各异、鳞次栉比,还是山中云朵流彩变幻、精美绝伦,都让作者赞叹不已、流连忘返。
峰巅的云霞奇景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朗读第6段。
这一段写的是作者由峰巅的云彩联想到生活中的肥皂泡,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明确:峰巅的云朵绚丽多彩、无穷变幻,同时又是转瞬即逝的,生活中的肥皂泡是不是也有这些特点呢?基于这些相似性,作者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在这里,作者做了一个奇妙的设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其潜在的感慨可以这么理解:至精至美者,往往不能长久,因而犹足真是,这是作者由眼前景物得来的感悟,同时也表达出对眼前景物之美的高度赞赏。
作者的情感与遐思,借肥皂泡来表达,既含蓄又富有意趣。登山的意义便在于此:对于未知的探索,让作者遇见奇景,而这些奇景又让作者对世界、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9、现在我们把第1段和第2到6段的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同学们是否发现第1段与第2到5段作者的见闻有些不同呢?
明确:
文章的第1段写登山时的环境是艳阳高照、灼热难当,骑骡乘车的旅客可怜可悯,缓慢前行。
文章第2到5段主要写勃朗峰层出不穷的神奇景色。
10、那么文章的第1段是否显得多余呢?它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第1段写了人们迎勃朗峰的盛况,人们用各种方式登勃朗峰,有的徒步,有的乘坐马车,有的骑骡,游人络绎不绝,队伍长达1英里左右。尽管道路崎岖难行,天气很热,但是人们登山的兴致依然不减。不难看出勃朗峰的魅力之大。它吸引着这么多人,不顾道路的曲折和天气的酷热,定要一睹它的真容。开篇交代人们游勃朗峰的盛况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暗示了勃朗峰的魅力之大。
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第1到6段,行文至此,作者已经登上勃朗峰,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7到11段的内容呢?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又有哪些见闻与感受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分析,并逐步解决核心问题:作者写这次登山经历想表达什么?
环节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上山的经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从视觉、听觉等多种角度,运用灵动的语言描绘山中的奇景,清流飞瀑、怪峰奇石、光影变幻的云霞逐一呈现,引发作者无限感慨。现在我们梳理一下本节课的学习路径:
首先我们借助一些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梳理了作者的游踪。
接着我们聚焦第1到6段,分析了作者上山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理解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所遇到的奇美景色和深刻感悟。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作者下山的见闻与感受。
环节六 布置作业
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十九课第1到3题。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环节一 回顾导入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首先借助一些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梳理了作者的游踪。接着我们聚焦第1到6段,分析了作者上山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理解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所遇到的奇美景色和深刻感悟。
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下山的经历。继续探究核心问题:作者写这次登山经历想表达什么?
环节二 讲解课文
1、第二部分写在下山途中作者的一次独特的乘车经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内容有所不同。第一部分侧重写山中奇景,第二部分侧重写人记事。分析第二部分我们需要关注人物的言行,概括每一段的内容,梳理作者的主要经历。
第7段写我们在前往沙蒙尼途中雇了一辆马车,一个小时的美餐后,车夫和他的朋友略显醉意。
第8到9段主要写车夫。他自称车夫之王,在崎岖的山路上驾车疾驰。
第10段主要写车夫的朋友。他自称博朗队长。
第22段写车夫之王赶超了其他游客,我们顺利到达沙蒙尼旅馆,并住进了上等的房间。
我们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就会发现:作者这次下山的经历充满了戏剧性,堪称奇遇。原本是为了轻松省力才雇车代步。结果却变成了冒险疾驰的马车比赛。但是事情的结果却异常的圆满。车王酒后驾车却能履险如夷,后发先至,我们不仅没有出事,还住进了上等的房间。
2、在下山过程中,车夫和他的朋友令作者印象深刻。首先看车夫这一形象,我们可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在下山途中,车夫面临怎样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形,他有怎样的表现?车夫是个怎样的人?
请同学们先跟老师一起朗读第8段,我们边朗读便圈画描写车夫的句子。
我们花了一小时享用美餐,在用饭之际,有的游客已经赶超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形,车夫有怎样的表现呢?车夫把握十足的对大家说了一番话。我们进一步阅读他的这番话:他先对大家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再对大家说“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最后他进一步说“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
那么车夫为什么对大家说这样一番话呢?
明确:面对其他游客的赶超,大家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车夫先说“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是为了劝慰乘客稍安勿躁。这些劝慰的话反复出现,向大家传递出一种乐观的情绪。接着,车夫向大家进一步解释“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
车夫的言语中透着一种自信。最后他再次向大家保证“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他自称车夫之王,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他说话时的神气十足。从这段语言描写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充满自信的车夫形象。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语言描写中有四处运用了破折号。这些破折号是否可以改成逗号呢?
明确:文章第7段提到“那车夫也得以有了纵饮的机会,略显醉意”说明车夫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有一些醉态的。第10段也提到,“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的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破折号有延长语音的效果,更符合这个纵饮后略显醉意的车夫说话时的语气。同学们试着读一读,体会两种标点符号,不同的表达效果。
我们再次朗读这段文字,感受车夫的满满的自信。
3、那么在接下来的旅途中,这位自称为车夫之王的车夫会给作者带来怎样的乘车体验呢?
请同学们关注第九段。
分析第九段,我们依然需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在下山途中,车夫面临怎样的情形?面对这种情形,车夫有怎样的表现?从中我们读出车夫是个怎样的人。
常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那么作者一行下山有多难呢?我们关注标蓝色的两个句子:
下山的道路是如此颠簸,是作者生平从未有过的。再加上暴雨冲毁的路面,更增加了下山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形,车夫有怎样的表现呢?
首先,让我们关注车夫的动作。
只见他“扬鞭一挥”,这一动作显示出车夫是多么自信啊。车子不停不歇,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速度,疾驰向前。无论是乱石废物还是沟壑旷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车子的前进,也没有什么能够减慢车子的速度。更令人惊奇的是,车轮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我们不禁感叹,车速已经快到了何种程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幅画面:马车从勃朗峰的山道上疾驰而下,路面崎岖不平,车轮腾空而起,乘坐这样一辆马车,是多么惊险和刺激啊。乘客也许会心跳加速,极为紧张,也许会惊叫连连。
接着,我们来关注车夫的神情。
文中运用“镇定、面不改色、和颜悦色”直接表现了车夫遇险时的神情。
最后让我们来关注车夫的语言。
同学们可以重点关注标红色的几句话。“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只当是种乐趣吧”,“我就是车王”,我们将这些语言组合起来,就会发现:尽管道路崎岖不平,路面被暴雨冲毁,但车夫却能疾驰向前。即使车轮腾空而起,他依然镇定自若。在我们遭遇不测时,他总能化险为夷。这背后显示出车夫高超的驾车技术和丰富的驾车经验。
小结:惊险刺激的下山之旅于作者而言,可能是偶然的经历,但对于在此工作的车夫而言,可能常常经历。他反复自称是车夫之王,言语间透露着自豪。每当险遭不测时,他总是和颜悦色的说“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请同学们重点关注“乐趣”这个词,表明他把这种危险当作是生活的乐趣。每当险遭不测时,车夫会调侃似的向大家传递出一种乐观的情绪。大家是否发现,车夫的语言似乎有些颠倒重复,如“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很不寻常。”相比于中规中举的语言表达,这样的语言更能表现车夫最后的形态及自信洒脱的个性。
这位车夫有着高超的驾驭技术、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和洒脱豪爽的个性特征,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把车夫的语言放在一起,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再次感受他的乐观与自信。
这名车夫真是一位奇人,将要驾车走山路却纵饮,自封为车夫之王,无论行车如何颠簸,都不改其王者之风。那么那位博朗队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运用分析车夫的思考方法,自己尝试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6、文章第7段写“他有一朋友同行,于是这友人也有暇畅饮一番”,这里的他指车夫,
他的朋友就是勃朗队长。下山之前,两个人都曾开怀畅饮。他们同为法国人,同在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工作。勃朗峰高大险峻,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游人爬山的不易。由此可以推断,车夫朋友的工作并不轻松。这位朋友的表现与车夫也极为相似。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朗读第十段,并圈画出他的表现。
首先,关注这位朋友的称呼:他自称勃朗队长。
接着,关注这位朋友的语言。
他豪爽的邀请作者一同登山;他自豪的炫耀自己的爬山次数;他调侃般的称他的兄弟是除他之外,世上最佳的向导;他幽默的称勃朗队长,是自己的尊号,而且自信的说非他莫属。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作者对这位朋友的语言描写,采用了第三人称。这是一种从旁叙述的方式。我们可以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感受这位朋友的自信、幽默与乐观。请同学们在朗读中加以体会。
车夫的朋友说的虽然是德语,但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与车夫如出一辙。他们的话语中都出现了大量的破折号。其实在原作当中,作者故意将车王的法语队长的德语直译为英语,以产生幽默滑稽的效果。虽然汉语译文中无法完全传达这种效果,但是我们依然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调侃式的幽默。比如“尊号”这个词在原文中用的是“title”,通常解释为标题、名称、题目、称谓。译者将之翻译为有大词小用效果的“尊号”,就形成了一种调侃的语气。
这个词与前文他自称博朗队长相映成趣,将这位朋友自夸的个性特点展露无遗。这种幽默的语言形式活化出车夫的朋友自信的性格特点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小结:无论是车夫之王还是勃朗队长,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拥有一份普通的工作。
但是他们对待工作充满了热情和自信,对待生活积极乐观。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原本美丽的山峰更加显现出无穷的魅力。
7、那么对下山过程中的这次奇遇作者有哪些感受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段,揣摩作者的感受。
在第一句中,作者用车王称呼车夫,显示出作者对他的赞叹与佩服。再用果然一词加以肯定,突出说明了车夫之前自称车夫之王,确实名副其实。同时,作者用疾风形容车夫的驾车速度,进一步表达他对车夫的赞叹之情。
第二句表现作者对住进上等房间感到十分满意,传达出作者的惊喜之情。
最后一句值得我们仔细揣摩,从“如果……就”这一关联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庆幸。作者故意将住进了上等的房间,归因于这位王爷的酒气熏熏。马克吐温幽默的语言风格可见一斑。在这样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车夫的称赞之情。而这段奇特的经历更是令作者终身难忘。
8、最后我们把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联系起来思考。第一部分写奇景,第二部分写奇人奇事,全文扣着”奇“字来写。
写景部分语言凝炼而华美,笔译灵动,比喻奇特。同学们可以再次朗读文章的第五段,感受这种散文的笔法。
写人记事部分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幽默风趣。同学们可以再次朗读车王的语言,感受这种语言特点。
9、现在,我们可以解决登勃朗峰的核心问题了:作者写这次登山经历,想表达什么?
明确:文章取名《登勃朗峰》,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描写勃朗峰的美景,抒发对美景的赞美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还用了不少笔墨叙写下山途中的车夫和他的朋友,赞美他们洒脱豪爽的个性特征和乐观向上,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乐观积极率真的生活态度。
环节三 课堂总结
我们之前学习游记,大多是写景抒情,比如我们刚刚学过的《壶口瀑布》,《登勃朗峰》这篇游记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游记有所不同。第一部分写上山,描绘山中奇景,引出无限感慨。
第二部分写下山,叙述奇人奇事,富有传奇色彩。分析这两个部分,我们采用了不同的解读路径。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采用解读游记的一般路径,首先借助一些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梳理作者的游踪。接着集中分析了作者所遇到的景色和由此带来的感受。
第二节课,首先我们梳理了作者下山的主要经历,理解了这一经历的神奇之处。接着聚焦车夫和他的朋友这两个人物。分析了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然后联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理解这次经历带给作者的感受。最后我们建立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关联。解决了本文的核心问题。
环节四 布置作业
我们来看今天的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完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练习部分第十九课第4到6题。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