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群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涸辙之鲋》《曳尾于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群文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涸辙之鲋》《曳尾于涂》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3 22: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群文阅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涸辙之鲋》
《曳尾于涂》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选入的文章主要是古代论事说理的名篇,闪烁着古人的思想智慧之光。古文选入道家经典《庄子》以及儒家经典《礼记》各两则,另有韩愈的传世佳作《马说》。诗歌则从唐诗中选取现实主义诗人的作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和白居易的《卖炭翁》都是古体诗中关注民生疾苦的名篇。
群诗分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位于统编版教材八下第六单元,该文节选自《秋水》,《秋水》是《庄子》的又一长篇,中心是讨论人应该怎样去认识外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涸辙之鲋》通过庄子与监河侯的对话,刻画了监河侯的吝啬,不亏是中国四大吝啬鬼之一。
《曳尾于涂》的故事发生在东周战国中期,楚威王请庄子辅佐朝政,派两个使者带着许多珍珠玉帛来找庄子,庄子最后以保全性命曳尾于涂的乌龟作比喻,使者悻悻而去。
总体而言,这组文章体现了古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反思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充满理趣与情怀。
单元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
(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文本分析:
三篇文章都属于庄子散文,都是借寓言说理,而且以对话形式进行。而“理”即文章主旨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在组文阅读教学中,我把“庄子的人生观”作为共有的“议题”。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译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
(2)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话双方的说理技巧。
学习过程:
环节一:读熟文本,领悟内容
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打通文言基础。
(1)通假字
◎安知鱼之乐(古义:疑问代词,表反问,怎么。今义:安全,安定)
◎是鱼之乐。(古义:指示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副词,固然)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王巾笥而仓之于庙堂之上。(代词,指龟)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助词,的)
(3)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是鱼之乐。
子固非鱼也。
◎倒装句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庄子钓于濮水。(状语后置)
◎省略句式: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我知之于濠上也)
(4)词类活用
◎巾笥:名词作动词,用布巾包裹。
◎贵:形容词作动词,彰显尊贵。
◎活:使动用法,使……活。
2.尝试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左边讲,右边纠正)
(这里要区别“复述”与“概括”)
3.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或者浅谈故事寓意。
(根据学生情况,适度点拨)
环节二:读透文本,感悟内涵
1.想象情境,与文本对话
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填上合适的词语,能很好地表现文本中的人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 )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 )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涸辙之鲋》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 )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曳尾于涂》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
◎二大夫( )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 )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2.拓展文本,丰富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对人物形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此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文本 人物形象
庄子 惠子 监河侯 二大夫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涸辙之鲋》
《曳尾于涂》
环节三:读化文本,超越教材
在目前这个社会转型期,物欲横流、人心躁动的时代。尤其“寒窗苦读十二载,金榜题名一朝时”的你。认同庄子的人生观点吗?为什么?
正方:
反方:
……
小结:庄子的人生哲学,正是治愈当下社会问题和当代人生存困境的良药。可以说,庄子为世人指明了一条迈向理想人生的康庄大道。
自然之困、社会之困和自我情欲之困,是人类的三大困扰,我们要学习庄子对逍遥境界的追求;学习他的人生理想、处事风格、人生态度和人生修养论;学会以淡然心态面对成败得失、荣辱沉浮,摆脱人生困境,走出自我困境,在精神层面上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