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5 06:2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比较法是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和客观地解释历史的能力。本文旨在以方法指导实践,先教授学生以“历史比较法”,再指导其运用历史比较法学习两次学习鸦片战争和分析不同版本对鸦片战争的描述和评价,形成相对正确的历史解释,理解学习鸦片战争的现实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中外历史纲要 上》用前四个单元完整讲述了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发展到明清时达到鼎盛,但同时也危机四起。从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开始叙述近代史,《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是其第一课。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开端,地位不言而喻。
本课有三目,“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一目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全球化背景,通过中西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对比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第二目描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经过、失败与影响,凸显了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巨大冲击;最后一目展现了林则徐、魏源、徐继畬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鸦片战争强烈冲击下的因应,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本课将鸦片战争冲击下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被动与鸦片战争后士大夫阶层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主动因应完美结合。
三、教学主题
用历史比较法学习两次鸦片战争、分析鸦片战争的不同描述和评价,形成比较正确的历史解释。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过鸦片战争,或者通过参观博物馆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对鸦片战争已有初步了解,但还没有形成全球视野下的系统知识。学生通过前四个专题的学习,掌握了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思维活跃,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开始形成,有能力、有兴趣换个角度去探究历史。
六、教学目标
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1.7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结合课标和教材,将目标具体化:
1.运用历史比较法设置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基础知识,即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理解鸦片战争的冲击和因应;
2.运用比较阅读法、史料实证法,对史学界有争议的史实和观点进行合作探究,得出新的历史解释;
3.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理性评价林则徐为首的中国首批睁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既能看到人性的光辉,也要看到时代和见识的局限性;
4.在全球化背景下体会鸦片战争的现实意义。
七、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冲击和因应。
教学难点:用历史比较法分析史学界对于鸦片战争的争议,形成自己的立场和见解。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对鸦片战争的学习采用历史比较法,分析对比蓝诗玲《鸦片战争》和教材第16课《鸦片战争的冲击和因应》对于鸦片战争的不同叙述和评价。学生根据学案导读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教师把自己在kindle阅读器上的《鸦片战争》“我的笔记”分享给学生,两种材料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列举八个史学界的争议,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最终形成关于鸦片战争的整体认识。
九、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步骤一:请同学们说说对鸦片战争的印象。
步骤二:教师介绍“一个英国学者眼中的鸦片战争”——蓝诗玲《鸦片战争》。
步骤三:教师设疑,一场鸦片战争,在英国学者眼中与我们心中或者教材中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画面,那么鸦片战争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教学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认知,介绍教师自己的阅读经历“一个英国学者眼中的鸦片战争”,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鸦片战争历史真相的欲望。
【学习任务】
一、学习任务之方法论篇:了解历史比较法。
教师解读:历史比较法有两类,一类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的比较来加深、扩大和验证对历史的认识的一种方法。我们将在学案导学的时候会用到。另一类是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个历史人物的不同描述和评价的比较,马克 贝维尔认为用“比较的原则”可以确定历史知识是否具有客观性。我们将对教材第16课和《鸦片战争》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不同描述和评价中共有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再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提出比较正确的观点。方法有两种:异中求同(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找到阅读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从而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同中求异(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阅读材料的相异之处,从而找出阅读材料的特点,培养求异思维)。
设计意图:史学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方法论的指导就是教学中的“授之以渔”。本课用到的两种历史比较,需要学生向从理论上辨别和理解,方法论的学习是未来指导实践。
二、学习任务之实践篇:运用历史比较法。
1.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学案导读)
教师解读:导学案采用历史比较法,先从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五方面对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试图呈现出两次鸦片战争的个性,再通过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来寻找战争背后的历史规律,理解教材主题“鸦片战争的冲击与因应”中的“冲击”和“因应”,体会在统治者以“天朝上国”、“闭目塞听”的大环境下,林则徐、魏源等人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勇气和先见。
学生自主阅读:
设计意图: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抓住教材重难点,建构知识体系,厘清历史脉络,实现有效阅读。
比较鸦片战争的两种版本(比较阅读)
教师解读:教师将自己阅读蓝诗玲《鸦片战争》的读书笔记分享给学生,并将阅读过程中产生了一些认知冲突设计成一系列问题供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和《鸦片战争》读书笔记(看附件)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不同描述和评价中共有的因素和不同的因素,再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提出比较正确的观点。
合作探究:
“鸦片战争”还是“英中战争”、“通商战争”?
鸦片战争究竟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还是英国议会斗争的偶然结果?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文明冲突还是经济冲突?
林则徐应该对第一次鸦片战争负什么责任?
(5)三元里抗英斗争的实质是什么?抗击侵略的人民战争还是遭受具体祸害而起的农民暴动?
(6)圆明园遗址是谁的耻辱?英法侵略军还是清政府?
(7)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8)鸦片战争对中国、英国和中英关系的影响?
设计意图:虽然教材和蓝诗玲的《鸦片战争》在描述和评价鸦片战争时都秉持相对客观的态度,但是由于角度和立场的不同还是会造成认识的差异性。鸦片战争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不同的观察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学生比较阅读的关键不是去评论谁对谁错,而是去找寻不同结论背后的史实依据,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鸦片战争,得出相对正确的历史解释。
三、学习任务之反思篇
情感升华: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设计意图:通过蒋廷黻先生的话告诉学生要善于反思,改变对鸦片战争“屈辱史”的认知,以文明史观看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正视中外差距,迎头赶上。
【本课小结】:用蓝诗玲的话与学生共勉。蓝诗玲说,“不存在绝对的‘历史真相’,……在‘集体记忆’中,必然有许多不同的‘个人记忆’。在任何情况下,历史学家都不可能重建历史事件的全貌和复杂性,留下的史料也永远不会是完整的。”从而提醒学生历史的复杂性,并鼓励学生重新对史料进行研读,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十、教学评价设计
水平1: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辨别教材中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以往初中教材的历史解释的不同,能够就“鸦片战争的冲击和因应”的史实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结论加以分析。
水平2:能够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对比分析教材和蓝诗玲《鸦片战争》对于鸦片战争的不同描述和评价,尝试从来源、立场、视野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
水平3: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鸦片战争中的某些史实提出相对正确的历史解释,比如林则徐的评价。
水平4:能够反思鸦片战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天的中英关系。
十一、教学反思
中国与英国正处于两国关系的“黄金时代”。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英国的优雅衰落形成强烈对比,一如当初1840年前后,英国作为世界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世界工厂”的血腥崛起,和中国在“康乾盛世”后进入危机四伏的“衰世”。鸦片战争的学习将有助于中英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有助于中国借鉴英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也有助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鸦片战争,史料丰富,著述颇多,观点也层出不穷。笔者试图借助kindle阅读器与学生分享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用比较阅读法寻找历史的真相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相对正确的历史解释。这样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教师在分享笔记时很难把握材料量的大小,在材料的选择上也还不够精准,问题的设计也还不够全面。但是运用现代科技产品kindle来分享阅读和比较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十二、板书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