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4 10: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怎样选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积累随笔写作的素材。
2、引导学生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以创写富有个性的随笔。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学会积累随笔写作的素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注重自我的情感体验,学习创写富有个性的随笔。
[教学方法] 提问法、点拨法、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同学们,你眼中的生活是诗情画意还是一地鸡毛
法国伟大雕塑艺术家罗丹也这样说过:“生活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你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随笔写作的素材就比比皆是。
出示课题: 用心发现,用情写作
——随笔写作如何选材
二、在生活中去发现
“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的随笔写作素材很多就是从生活当中来的,因此我们要从生活中去发现、提取有价值的随笔写作素材。
1、在生活中发现“真”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在随笔写作中,同学们一定要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

如果要分别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来选材,你们会怎么选
小结:
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紧扣“真”字来选材。
写家庭——
可以写浓浓的亲情,
也可以写柴米油盐、鸡飞狗跳;
写学校——
可以写师生间的温暖、学习中的快乐,
也可以写愤怒、痛苦和忧伤;
写社会——
可以写大事件——比如钟南山抗击疫情、
袁隆平院士逝世、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
神舟十二号安全返航等,
也可以写放学路上、菜场见闻等。
2、在生活中发现“善”
诗人何其芳在《生活是多么广阔》中写道“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
生活中,我们怎样围绕“善”来选材呢
小结:
要以最大的善意去发现别人的“善”。
可以写友善的同学、和善的老师、善良的大妈等,
也可以写善良的农民工、善良的中国人等。
“善”在文言中是“好”的意思。
我们可以写具有美好品质的人们——
比如,拼搏进取的学霸、努力奋进的后进生、
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宽宏大度的老师、
坦诚直率的同桌,也可以写自强不息的奥运健儿、
穿越苦难、创造辉煌的中华民族。
3、在自然中发现“美”
日出日落,潮涨潮汐,大自然犹如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美不胜收。同学们可以用你的眼、耳、口、鼻去观察、感知、欣赏自然中的美景。
说说你们眼中的美景有哪些
小结:
一朵洁白的云、一串紫红的葡萄、一树香气四溢的丹桂、一棵随风摇曳的草、一方浅浅的池塘、一场绵绵不断的秋雨、一道美丽的彩虹等。大家在写时也可模仿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春》进行写作哦!
4、在探索中发现“趣”
说说你感觉到的“人物之趣”“自然之趣”和“活动之趣”有哪些
小结:
a.人物之趣。
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也各具情态。在你们的所见所闻中一定会发现那个有趣的人,比如幽默的“男神”老师、爱哭的淘气包、扯着嗓音大喊的热心邻居、捂得严严实实的快递小哥等。当你发现他们的“趣”之后,相信一定会了解更多的“真相”,随笔写作的素材也就水到渠成了。
b.自然之趣。
自然界其实是一个谜。当你像小孩子一样充满兴趣地去靠近时,你会蓦然发现许多好玩的、有趣的东西。比如,明月是几时有的 星星是怎样发光的 鸟儿为什么会歌唱 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花儿为什么有五颜六色 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你喜欢思考,喜欢学习,勇于走出探索的第一步,那么热爱自然、喜欢研究的你肯定会有说不完的话,何愁没有随笔素材可写呢
c.活动之趣。
一次相持不下的拔河比赛、一次扣人心弦的演讲比赛、一次竞争激烈的就职演说、一次声情并茂的朗诵比赛、一次喜出望外的获奖、一次别具匠心的研学活动等,都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感受,其中的“趣”妙不可言。如果及时记下来写在随笔中的话,也一定会妙趣横生。
三、在体验中去创造
1、体验节日的氛围,创写独特的经历
中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五一节、中秋节等等,再加上这几年流行的洋节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可以说几乎每个月都能找到一个有关的节日,而这些节日所发生的故事、蕴含的情感及文化都是随笔写作的好素材。
示例: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母亲的节日。但我为一枝花犹豫不决,准确来说是为五毛钱而纠结。一枝花五块钱而我只有四块五,现在想想真后悔早上买的那包小吃。
……
绝望之余,一个柔和的女声暖暖入耳:“小伙子别生气,没事,一束康乃馨成本三块钱,四块五我们还赚了一块五,四块五我卖了!”抬头,一袭白色,朴素得耀眼。恍惚之中,竟觉得她就是白色康乃馨的化身。我红着脸,花了四块五买了那束康乃馨。
康乃馨,好温暖的名字!祝愿全天下的母亲健康快乐、心情温暖如春!
(节选自邱永杰《和康乃馨相遇》 )
2、体验别致的课堂,创写丰富的感受
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当一节“酸甜苦乐皆文章”的作文体验课结束后,有位同学在随笔中这样写道——
辣:一只被咬下一半的红辣椒,他还没嚼几口,便觉得有一团火在口中。此时,他的眼睛充满了血丝,口中喘着粗气,舌头很红,不停地大叫着:“辣!辣!辣!水!水!”只见他把舌头伸出来,像狗一样哈着气。他走进了厨房,看见一锅水,二话不说,就直接倒进了嘴里。忽然,他的喉咙就像触电一般颤动了一下,一大口水随即喷了出来。原来,刚才喝进去的,是热水。这简直是火上浇油。现在,他整个人看起来像被雷击了,眼泪都流了出来,浑身打着颤。他的嘴巴已经肿得起了红红的小包,舌头麻木得说不出话来了,在那里“呜呜”地叫着。
(赵佳宝)
3.体验美妙的诗文,创写深切的感悟
有的课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文章很适合拓展同学们的思维,大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和潜能,续写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学完小说《孔乙己》后,有学生续写了《假如孔乙己来到现代社会》;学了《窗》,有学生写想象出了那个远窗者搬到窗跟前以后会发生的故事……
文章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人称,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立意等,其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在学习不同的课文内容时,大家还可以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进行文体改写。如学习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后,有位同学将它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小散文。她是这样描写的——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游子,在这异乡寒冷、萧瑟的秋风里踟蹰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远在外乡的游子啊,何处是归宿 家乡啊,你在何方 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郝祎萌改写《天净沙秋思》)
教师寄语
陆游叮嘱他的儿子说:“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同学们,只要我们平时留心生活,留意观察,善于发现“有价值的”生活素材,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流淌出富有生活底蕴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