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15 06: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传统渐变与强权霸凌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
《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

传统渐变
发展阶段
时间
1851
1852
1853
1864
定都天京
全盛:北伐和西征(1853-1856年)
发展:永安建制
转折: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战
1857—1863
失败:天京陷落
兴起:金田起义
1856
·传统渐变·
1、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天国梦”
(1)发展阶段
·传统渐变·
(2)纲领文件
材料1: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两份文件是农民阶级在哪些方面尝试作出的改变?
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实施的可能?
材料2:《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向洪秀全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扼要介绍了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发展和特点……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 ——陈红《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代表了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传统渐变·
(3)失败原因
1866年,英国人戈登率领在“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天京及其周边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围攻之下,形势日益危急。
——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许多太平军将士在参加革命队伍时,就是抱着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的目的来的。太平军将领也用这些来鼓动士兵英勇作战......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再高明的农民领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国家的轨道行事。
——苏双碧《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传统渐变·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道光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其中满9汉2。1872—1875年间,除1人为满人外,其余7人全为汉人。
——摘编自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4)运动影响
湘系为总督的如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据统计,湘军将领先后出任总督者有19人之多。淮系为总督巡抚的如李鸿章曾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丁日昌曾任江苏、福建巡抚等。
—— 摘编自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传统渐变·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中外历史纲要·上》P97学思之窗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强梦”
(1)目的
剿发逆——镇压农民起义
勤远略——抵御外来侵略
·传统渐变·
(2)目标:
“自强”“求富”
①前期:为了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官办)
②后期:为了求富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官督商办)
·传统渐变·
1)创办近代工业
2)创办近代教育:
开办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3)筹划海防:
创办三支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远东第一军舰”——定远舰
(3)内容
工业近代化
军事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4)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强权霸凌
1864新疆内乱
英、俄介入
1875左宗棠平乱
1884新疆建省
1883中法战争
1885镇南关大捷
1885《越南条款》
1884中法马尾之战
1885台湾建省
1894甲午中日战争
1895《马关条约》
1895反割台斗争
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条约的情景
鸦片战争(1840-1842)
侵华战争
甲午战争(1894-1895)
条约名称
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
1842
《马关条约》
1895
割让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2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开设工厂
(资本输出)
(商品输出)
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推向半殖半封社会的深渊
侵略势力沿长江深入内地
主要影响
承认朝鲜独立
·强权霸凌·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把中国社会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8年俄国租借旅顺、大连
1898年英国租借威海卫、新界
1898年日本将福建划为势力范围
1898年法国租借广州湾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探究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1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德国首相·俾斯麦
材料3 恭亲王说:“屡经奏请筹办,而歧于异见,致多阻格者有之,绌于经费,未能扩充者有之,……同心少,异议多。”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4 自强运动年代恰好与外国帝国主义强化的时代相吻合……这些震撼的事件,不仅分散了政府和现代化分子的注意力,还招致了巨额的军费开支和赔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2 同治、光绪年间的自强运动所以不能救国,……是因为领袖人物还不够新,所以不能彻底。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强权霸凌·
探究2: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强权霸凌·

砥砺前行
·砥砺前行·
1840
鸦片战争
1856
1851
1860
1864
1883
1884
1885
1894
1895
1898
1900
太平天国
八国联军侵华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俄侵新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
边疆危机
《越南条款》
马尾之战
·砥砺前行·
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
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
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
举过头顶,
拆下肋骨当火把,
照亮前行的路。
1. 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解析】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说明结合所学洋务派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目的可知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以对抗外国经济入侵,故选D项;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可知面对外国入侵采取的措施不是对外交往的中心,排除A项;材料“李鸿章认为”说明不是清政府,且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是在甲午战争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项;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说明是坚持求富自强的方针,排除 C项。
2.《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在旅顺制造了大屠杀,在威海卫围攻北洋舰队,因此与此报道有关的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故选C项;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不是日本人,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发动的,没有日本人,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没有提出“割地之请”,排除D项。
·砥砺前行·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