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分析(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中考语文作文模拟题分析(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14 10:3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中考语文作文解析
1.请将“____________,其乐无穷”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是生姓名。
范文:
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不知从何时起,书籍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在,书在,乐在。
外出旅行的时候不能没有书。记得暑假里和爸爸妈妈去云南旅游,大巴车上漫长的时光里,有人打盹,有人打牌,而我,随手翻开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听英伦才子分享旅行艺术,听他转述文学大师们的旅行经历,顿觉时光停滞。常忆云南一二,丽江之古朴雅致,金沙江之迅猛凶险,普达措之优美奇幻……回忆如画,阿兰·德波顿的文字便是它们最得体最精致的画框。
闲居老家的日子不能没有书。老家的时光比现实意义上的时间更为宽阔,更为漫长,而单调的冗长难免让人觉得空虚。对抗虚无,唯有读书。在老家,我读李泽厚《美的历程》,看他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品味众多美学现象背后浑厚的历史感;我读岳南的《南渡北归》,了解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那些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和爱恨情仇,读来令我豁然开朗又不胜唏嘘。
埋头苦读的间隙不能没有书。如果说学校里的知识如米饭,那么书籍便是主食之外的享受,它是油麦菜里的维生素,是红烧鱼里的蛋白质,是消弭干涩的开胃汤,是滋润喉舌的红苹果……我的书包里常备漫画,大课间,在闹哄哄的教室里,我读《阿衰》,读《父与子》,哈哈大笑最能化解疲惫。晚上写好作业,我读中外名著,儒学经典《论语》教我管理时间,与生活握手;教我放低姿态,与他人握手……我读雨果《巴黎圣母院》,艾丝美拉达美好而高贵的灵魂震撼着我,让我真正理解了“美”的内涵。
等车的时候我读“体积小”的书,一本艾伦·贝内特的《非普通读者》让我全然忘记公交车打开的车门;吃水果喝牛奶的时候我读“篇幅小”的书,细嗅《因为风的缘故》和《海涅诗选》,甜香残留;桌边,枕边,厕边,我摆放“角度小”的书,张晓风的《我喜欢》,让我领略寻常人物和平凡小事所带来的温暖。
读书让我更深刻地“见自己”,更深远地“见天地”乃至“见众生”。我愿一生与书为伴,不言离弃。
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详解】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应首先补充完整题目。题目中的“其乐无穷”有两个要素,一是“乐”二是“无穷”。写作要紧扣这两个要素,能表达出在喜欢做某事中获得快乐的感受,并能表现在思想上,认识上得到了某种感悟。由此来看,补题范围非常广泛,如“与书为伴,其乐无穷”“考试,其乐无穷”“与困难斗,其乐无穷”等。
二、选材立意。选材时一方面要贴合自己的生活,要有真、小、新的特点,真实的生活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小的素材才容易把控,容易挖掘出内涵,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新素材能够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如阅读让人其乐无穷。阅读一本好书,吟诵一首诗歌,养成一个读书习惯,品读一篇佳作等,无不是心灵的放逐与精神的享受,阅读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采摘几段阅读的生活片段,写出其中的乐趣,在阅读品味高雅,在乐趣中体现个性与追求。如友谊让人其乐无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段真挚的友谊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学习中的互助,生活上的帮助,精神上的鼓舞,无不需要友谊的温暖。撷取生活中友谊之花,或学习上的,或生活中的无私帮助,写出友谊的可贵。如自然山水让人其乐无穷。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情怀,倾情山水,放逐山林,在璀璨的古诗文中,醉心山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可以选某段难忘的山水游历为材料,以鬼斧神工的山或者清澈宁静的水为切入口,尽赏山水之乐。总之,构思选材要超脱低俗,表达出思想上,认识上得到的积极向上的感悟与享受,弘扬某种人生启迪。
2. 请你用上“伙伴、收获、快乐”三个词语,以“潜艇缓慢下潜……”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是生姓名。
范文
海底历险记
潜艇缓慢下潜,我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
2048年的5月20号,我和伙伴们一行人乘着智能潜水艇,来到了太平洋中心,缓慢地向海底下潜。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却安静得让人害怕,各式各样的海底生物在我们眼前游来游去,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一群既陌生又熟悉的朋友。下潜到海面下500米深时,已经感受不到紫外线的存在,阳光也慢慢消失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潜艇还一直往下潜,1000米,5000米,10000米……终于下潜到海底了,我激动不安的心也放了下来。
我们穿好了潜水衣服,走出了潜艇,开始了探索旅程。在海底深处,住着各种各样的海底生物,有形状怪异的海草,有游泳速度极快的剑鱼,还有美丽的珊瑚群看也看不完的海底生物。我们漫步其中,看得眼花缭乱,连连惊叹。我们大饱了—番眼福。
“小心,菲戈!”安德列大叫一声,“虎鲨!”
我大听懂一惊。只见那虎鲨正张着血盆大口向着菲戈袭去。菲戈一个灵巧转向,躲过了虎鲨的攻击。接下来,那凶猛的虎鲨把目标又改向安德烈。“安德烈!快跑!”看见这虎鲨向安德烈游去,我连忙向安德烈喊道。安德烈拼命地逃跑,但那条虎鲨穷追不舍。眼看虎鲨就要追上安德烈了,我连忙拿出海水炮弹,瞄准虎鲨扔去。“砰”的一声巨响,虽然没有打中,但虎鲨却立即逃之夭夭。刚才那一幕,简直把我们这一行人吓得乱了阵脚,差点成为虎鲨的口中食物。
一天时间过去,我们也浮出了海面,我们向海岸的人们挥手示意这次的海底探险我们凯旋归来。
这次海底探险,让我收获了很多,即惊险又快乐。海底世界的奇妙多么无穷啊!
【详解】
本题考查想象作文。
1.审题立意。题干设置了文章的开头“潜艇缓慢下潜……”,由此可以确定文章的内容与“潜水艇”有关。再结合要求中的“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可知,这是要写一篇关于科学或探险的幻想故事,表现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写作时还要求用上“伙伴、收获、快乐”,可见文章的中人物要有多个,故事要反映人物在旅行中的收获,旅行中还要有快乐的因素。这篇想象故事可围绕“探索、奇遇”方向立意,可以是展望或愿景,也可以是反思或警省。
2.构思选材。本篇习作应写成想象作文。根据“潜艇缓慢下潜”的情境,写作内容一定要与潜水器有关。发散思维,描绘海底的世界,或是写海底奇遇的感受等,开篇应扣合题干与题目,点明自己的身份,引出海洋考察或探险的原因,接下来发挥想象,可以写海底生物似乎也有情感,发生的惊险的或是温暖人心的故事,结尾扣题表述,使文章结构完整。最好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比如把自己设定为一位生物生物学家的身份,乘坐深海潜艇参加科学考察。可以通过不断设问的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如:下潜的过程有什么奇遇?乘坐深海载人潜水器都做了些什么?如何完成样本的采集?下潜后看到了什么“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生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注意叙事要完整,情节上最好能够曲折生动,有生动的描写。
3. 请将“______之光,照亮了我”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范文:
梦想之光,照亮了我
青春是一张白纸,当你挥洒色彩时,它就有了一个名字叫梦想。
“我想考重点高中”,夏日燥热的宁静被打破了。
我是一名初中生,成绩不算太好,但在这个偏远的山区中,也不需学习太好,反正长大后都要帮父母干农活,这是这个村子中的“习俗”。我所在的学校也不过是几个不同大小的孩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而所有的课程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罢了。
没有人理会我,母亲正坐在院子里洗衣服,父亲和哥哥去地里干活了,而姐姐正忙着准备午饭,所有人都忙碌着,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很闲。我默默的拿起书,蹲在角落里不吭声了。
傍晚,太阳收起最后一丝光辉,将整个村子带入黑暗,但唯有我家,灯泡发出的昏弱的灯光在黑夜之中却显得格外的刺眼。
我,正在挑灯夜读。直到母亲过来催促我去睡觉并强行将灯关掉,我才不舍地放下书本。
偶尔一次的不一样没有人会在意,但时间久了,便会让人觉得奇怪。
那天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吃饭,母亲正忙着给哥哥盛饭,姐姐正夹面前的青菜。“你每天晚上都干嘛啊 点灯熬油的。”父亲拿起酒杯,自斟自饮后说道。“我,我想多学会儿”我的声音很弱,附近的虫鸣声几乎能将其掩盖。“啥 ”父亲皱起眉头,黝黑的肤色使眼角和额头的层层皱纹变得更加明显,这与父亲40几岁的年龄极不相符,但,这是正常的。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任谁都会老得很快。“我想考重点高中。”这次我底气十足,几乎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喊了出来。所有人都愣住了,虽然考高中这种事在城市来说很正常,但是在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子里,考高中就像拣着金子一样不可能。
谁能想到,一个大山里的孩子还有如此“野心”。“有梦想就要努力。”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喝光面前的酒,转身进到了里屋。
“有梦想就要努力。”是的,我牢记父亲的话。
梦想,像一束光,点亮了我本来灰暗的青春。我愈加努力,只为向这束光照亮的远方奔去。
【详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
1.审题。以“______之光,照亮了我”为题,关键词语是“光”“照亮”“我”。“光”应取其比喻义,“照亮”本义是“使……明亮”。“照亮”的对象是“我”,可以引申为影响、激励、温暖等,使我的人生之路更精彩,更有意义,充满力量和希望。
2.补题。第一种,横线上可以补写人,如“父母、老师、同学”等,由人物生发的情感,如“爱、温暖、亲情、友情、鼓励、理解”等等。第二种,横线上还可以补写具体的物或活动,如“书籍、篮球、街舞、书法”等。第三种,也可填写表示抽象经历的词,如“挫折、失败、拼搏、奋斗、学会独立”等,这些虽是一些不快乐的经历,但是能磨砺人的意志,使人成长得更快,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打磨器,“照亮”的意义更多。
3.文体与构思。本次作文限定体裁为记叙文。写记叙文,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小事,如父母的关爱,让我的青春充满温暖和幸福,这份温暖和幸福让“我”的青春朝气蓬勃,乐观向上,不断体验进步和成长;也可以写读书的经历或学习特长、展示特长的过程中体验青春的快乐等。
4. 请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此时,现场爆发出一片欢呼:“成功了,成功了!”35岁的我,又向理想迈进了一步。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范文:
这是我不懈追求的梦
此时,现场爆发出一片欢呼:“成功了,成功了!”35岁的我,又向理想迈进了一步。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我的思绪慢慢飘远……
我是一名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虽然每天都在自己的实验室研究各种植物,但我有一个航天梦,那就是做一名外太空的科学家,通过植物帮助人类创造出更多适宜居住的“地球”。
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很多植物便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只有极稀少的试验品经抢救存在于我的实验室中。在实验室中最珍贵的还不是这些植物,而是天宫X号太空站从外太空采集的一大堆外太空土块和模拟外太空Y星球的宇宙实验室。十年前,我们一群科学家试图在这颗Y星上种植地球上的植物,创造出和地球一样的生活环境。经过五年的研究,在实验室我们成功地为这颗试验星球穿上了绿衣。试验结果是令人欢呼雀跃,但能不能在Y星球的真实环境中取得实质性的胜利还需要我们去实地试验。
30岁时,我和其他科学家奉命去Y星球种植植被。我们乘坐神N号航天飞机,躺进休眠躺椅,进入深睡眠状态,在航天飞机第D宇宙速度下到达Y星球,中间也不知道经过多少黑洞,穿过多少云层,避过多少宇宙星球和垃圾,我们最终到达了Y星球。
到达时,只见Y星球一片灰茫茫的景象,到处都是灰黑色的岩石,低洼处是厚厚的火山灰……天上雷鸣电闪,暴雨一阵阵的,整个星球上没有发现没有任何生物。我们在仪器的帮助下来到了一块高地,并通过机器人做好实验区,开始了植被营造工程。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失败,我们终于在试验区造出了一片绿色,慢慢地我们能自己提供食物。  
随后,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来到了这个星球,动物学家们带来了一些动物,水利工程师们开始修筑水利工程,人造太阳、人造月亮升上了天空,城市也开始出现……Y星球变成了人类的一个新定居点。
如今,在Y星球待了五年已经35岁的我重返地球,并将Y星球适宜居住的消息带回地球,而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现场便不时爆发出“成功了”的欢呼声。欢呼声让我知道我又向理想迈了一大步,而我也会一直坚守我的航天梦,为造出更多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努力。
【详解】
本题考查想象作文。
1.审题立意。题干提供了作文的开头“此时,现场爆发出一片欢呼:“成功了,成功了!”35岁的我,又向理想迈进了一步”,由此可抓住“现场”“成功”“35岁的我”“理想”等关键信息进行构思,然后再结合题干中的“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可知,这是要求写一篇以“我”为主人公,不断为理想奋斗,取得阶段性成功并获得肯定的想象作文。在立意上,可突出“我”为了成功付出的努力或是为实现理想不断克服困难、坚韧执着的精神,表现成功需要坚持和努力的主旨,或是理想对成功的积极影响。
2.构思选材。本题为想象作文,根据已知内容“成功了”的情境,写作时可采用倒叙的方式,将已知内容作为故事的结局,然后回忆自己取得成功的过程。作文要以“我”为主人公,同时“35岁的我”取得的成功得到了他人的欢呼,由此可知“我”取得的可能不是个人的小成功,而是有利于企业、社会团体或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大成功。所以写作时可发散思维,先点明自己的身份,以一个“大角色”来定位自己;然后写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如企业发展困局、科技发展受限、环境污染等;接着发挥想象,详细叙述自己在解决困局或是困境中所付出的努力,突出表现自己在成功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或执着追求的过程。情节上最好能够曲折生动,有生动的描写;最后结尾扣题,可适当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5. 同窗三载,你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挚友;十年后,再次相遇,风华正茂的你们会谈论些什么?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我猛一回头,一张刻在青春记忆中的脸庞映入眼帘”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范文:
青春记忆
我猛一回头,一张刻在青春记忆中的脸庞映入眼帘。随着那熟悉的一声“嗨”,缓步走来的那个女孩,将我的记忆拉回了十年前。
“喂,丫头,一起去食堂!”一双白白嫩嫩的手用力捶了一下我的肩膀,爽朗好听的声音不温不火,带着她清凉的薄荷音。我知道是她,唇角不觉上扬,毫不犹豫地甩掉手中的笔,豪迈地挎上她的肩膀,‘走吧!’两个女孩肩并肩的身影已然成了校园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她是个清秀的女孩子,嘴角总是含着一抹阳光的暖笑,清澈的眸子里仿佛装满了整片星空,幽暗而神秘,像我迷恋了许久的那片海,浩瀚而美丽。
记忆中的她是那样的神采飞扬,那时的我们共同畅游书海,无话不谈,三载同窗,因为父母工作的变动我们各自辗转,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海的身影渐渐模糊起来,今天的一声轻语,却又将我们带回往日的时光。
与众多的同学们一番寒暄,把酒言欢时,我的眼神却时不时的投向对坐的她。是啊,时光往复,她不再是那样神采飞扬,蓄起了长发,穿起了长长的连衣裙,言语听着也有了客套。十年了,我们之间已经有了十年的距离。
聚会快要接近尾声,陆陆续续有同学告辞。我开始有点着急,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离开,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这十年间,我们各自忙着学习工作,竟然最后断了联系,我心中一阵懊悔,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迈着大步向她走去,有点慌乱,还撞到了桌子,等走到她的面前,我的手心竟渗出了汗。
“嗨!”我的语气带点雀跃和试探,“你还记得我吗?”
“你终于过来了,不知道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听着熟悉的埋怨的音调,她回来了!
她把我拉过一旁,拿好我们各自的东西,告别朋友,来到马路边。路灯露着微黄,但依然照亮行人的路。我们俩倚着栏杆站好,相互对视着。就着微风,我们开始讲述离别后的故事,由着灯光迎来日光。
多少笑声是由友谊唤起,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拭干。
还好,记忆中的那个人没有走远,还在这里,还在身旁。
【详解】
本题考查情境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结合题目进行分析,“挚友”指真诚的朋友,这里可以描述朋友往日共同奋斗的美好时光,而“十年”是漫长的一段时间,可以看作是文章发展的背景,十年的时间逝去,人或者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十年后再次相逢,有着相似的曾经,不同的十年人生经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产生。十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巨大的变化,或者在这十年有些真挚的东西依旧存在。作文的续写,以相遇的场景作为起点,展开充分的想象,确定中心之后,围绕着中心构想文章。
第二,选材构思。分析可了解,文章重在讲述十年之后发生的故事,可以将文章立足于变或不变。如讲述十年后挚友再次重逢,讲述着各自的生活经历,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畅谈各自的生活理想;又如十年漫长时光,曾经的朋友久别重逢,虽然容颜改变,但初心不变,友情始终如一。续写文章一定要情节连贯,想象合理,同时应注重对于人物细节的描绘,展现十年后的青春印象。
6. “距离”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也可以指感情、认识等方面的差距。安全距离带给人保护,可以降低人们感染新冠的风险;科技,帮我们跨越空间距离,实现线上面对面的交流;尊重,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让我们敞开心扉,平等交流……
请将“ 距离”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范文:
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泰戈尔的诗最起码说出了一个道理:人与人心灵的相隔才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君不见多少少年因与父母不和而离家出走。“代沟”是大家熟悉的一个词汇,这道鸿沟横亘在父母子女两代人中间,使家庭失去欢笑和谐。父母希望儿女好好读书,有一个好的前程。而孩子却以为父母年老观念陈旧,对父母的苦心置之不理。他们放浪形骸,出入网吧歌厅,参加派对,以为这就是时尚。父母心急如焚,儿女我行我素。虽为一家人,心隔千万里。劝诫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你也不是奥巴马,扭转不了乾坤。父母是过来人,句句是良言,听从父母的话,多理解父母的苦衷,让你的心紧贴父母的心,让他们欢笑,让他们欣慰。
君不见多少夫妻,在年轻时共同奋斗,同甘共苦,事业有成。生活条件好了却因些许小事伤了感情,同床异梦,互相猜忌,甚至走上离婚的道路,给子女造成极大的伤害。夫妻虽在一个家,心与心的距离有十万八千里,哪有幸福和睦可言?愿世间的夫妇,互相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自由,那么心与心的距离才会缩短,心灵的隔阂才会消除,家庭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亲人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让人们的心灵如同隔着鸿沟;世界上还存在种族歧视,还存在民族偏见,还存在宗教争端,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让人们的心灵距离变得遥远,进而产生信任危机。中国的儒家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提倡包容,由此才能和谐。我愿曾经互相仇视的种族握手言和,愿冲突的枪声化作和平的爆竹,让袭击的炸弹化作欢庆的礼炮。化干戈为玉帛,铸剑为犁,共创和谐美好的世界。
【详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试题。
第一,审题。“距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可指空间的距离,也可指时间的距离,还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情感、身份、认知等方面的差距。距离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也可使双方之间产生美感。距离可以使我们保持自身的尊严,也会让我们觉得彼此难以接近。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好应从“身”与“心”两个方面表现。
第二,立意。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的“距离”理解为心灵的距离,写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交流,创设了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馨。我们可以制造距离,也可以拉近距离,甚至打破距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莫让冷漠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障碍;距离不是障碍,只要心心相依、心心相知,哪怕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适当的距离可以让许多原本平常的事物产生朦胧美,只有把握好距离的分寸,我们才可以让距离为我所用,为我所喜。
第三,选材。可以从历史上的“天涯”变成了今天的“咫尺”写起,表现科技的巨大进步;可以从“咫尺”与“天涯”是一种抽象的心理距离出发,表现人与人的隔膜;可以写疫情期间的“保持距离”接触,表现新型的人际关系;可以写万水千山隔不断的亲情、友情和对祖国的爱;还可以从审美的角度写距离能够产生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