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选文本二 戏剧——舞台大人生,人生大舞台
一、文体概述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戏剧文学具有其他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它要供舞台演出,受多方面的制约,于是,便产生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般特点:一是时间、空间的集中性,二是矛盾冲突的尖锐性,三是语言的个性化。
二、文体特点
1.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高度集中
剧本带有明显的“舞台性”,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迅速展开矛盾冲突,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
关联教材:曹禺的《雷雨》,周、鲁两家的矛盾斗争长达30年,涉及的事件、人物、地点都很多,而剧本却把剧情集中在一个夏天的上午到半夜两点这段短暂的时间内,只选择周公馆和鲁家两个地点,主要人物只选取了周、鲁两家中的八个人。这充分体现了戏剧高度集中的特点。
2.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的根本要素,“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人们评论戏剧常说“有戏”“没戏”,指的就是有没有“戏剧冲突”。戏剧冲突越是尖锐,戏剧性也就越强。
戏剧作品要在两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达到揭示矛盾、表现生活的目的,就必须写出关键性情节,写出生活中最富戏剧性的矛盾,围绕一个中心,一步步将矛盾推向高潮,达到矛盾非解决不可的程度——这样才能使剧情强烈地吸引观众,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力量。
关联教材:《雷雨》集中写了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冲突,蘩漪与周朴园、周萍的冲突,周萍与周朴园、鲁大海的冲突等,这些冲突迅速发展、激化,最后在雷雨之夜大爆发。
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潜台词
戏剧文学是靠人物语言塑造形象、展开矛盾、反映生活的。除了少量的处于辅助地位的舞台说明外,全都由人物语言——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组成,这就对人物语言有特殊要求,即人物语言要个性化、动作化、口语化并有意蕴丰富的“潜台词”。
(1)个性化。戏剧语言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使台词成为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言,而不是可以相互代替的公式化、一般化的语言,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
(2)动作化。台词有明确的行动目的,以推动动作(包括外部动作和心理活动)产生,引起对方强烈反应,产生冲突,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断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题型一 把握戏剧冲突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剧中人物:关汉卿——剧作家,朱帘秀——大都名歌伎。)
朱帘秀 咱们总算又见面了,汉卿。
关汉卿 (沉重地)恐怕也就是这一面吧。
朱帘秀 (受感染地)是吗?
关汉卿 你还记得那位王千户吗?
朱帘秀 玉仙楼后台见过的那位王著?
关汉卿 就是他。
朱帘秀 我只跟他说过两句话,就觉得他是个挺爽快的人,可没想到他能做出这样感天动地的大事,他真不愧是我们《感天动地窦娥冤》的好看客。
关汉卿 你还说得这样带劲儿,他杀了阿合马,你知道了?
朱帘秀 知道了。昨天来了个同号子的,是王千户住在大都的婶娘。她告诉我王千户临刑的时候还喊着说:“我王著与万民除害,我现在死了,将来一定有人把我的事写上一笔的。”他真了不起!
关汉卿 是啊,就有人把这和我们的戏词儿“与一人分忧,万民除害”附会在一起,说我们教唆王著杀害朝廷大臣,所以我们的案情就加重了。
朱帘秀 可不是“与万民除害”吗?阿合马好狠的心,把我徒弟的眼睛都给挖了。
关汉卿 没想到王著给她报了仇,也给我们报了仇。我真想写他一笔,咳,可惜没有时候了。
朱帘秀 没有时候了?
关汉卿 刚才狱官给我送信来了。一两天之内我就完了,你恐怕也免不了……(见她紧张)哎呀,你、你、你不害怕吗?
朱帘秀 (变色,但力自镇定)不害怕。……我一定也不会轻易倒下去的,汉卿,在倒下去以前我一定像窦娥一样的喊着,不,也许像王著一样的喊着:“与万民除害呀!”你看行吗?……说真的,你刚才告诉我我们快要死的消息,我心里还有点乱。这会儿好多了,我会像窦娥那样坚强的,你放心。
关汉卿 你也放心,四姐。“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也正是我今天的心胸。
朱帘秀 咳,我最不能瞑目的是玉仙楼那天晚上,我托和卿设法让你连夜逃走,你怎么不走,反而第二天晚上来看戏呢?你那样爱看戏吗?
关汉卿 我怎么能走?我怎么能让你一个人承担那样重的担子?
朱帘秀 我有什么?……你是一代作者,你替我们杂剧开了一条路,歌台舞榭没有你的戏,人家就不高兴。你正应该替大伙儿多写些好东西,多替“有口难言”的百姓们说话,多替负屈衔冤的女子们申冤,可是,可是于今你也跟我一样,就这么完了……(她哭了)
关汉卿 ……我们的死不就是为了替百姓们说话吗?人家说血写的文字比墨写的要贵重……不是伯颜老太太那样疼你,还说要认你做干闺女吗?干吗不写封信给她,求求她……
朱帘秀 ……她还不是杀人不眨眼的伯颜丞相的老太太吗?……我就恨这样的女人,我还去求她?死也不求她!
关汉卿 不求她那就得——
朱帘秀 就得死。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我还有什么不足呢!
【注】 剧作《关汉卿》以关汉卿创作、大都名歌伎朱帘秀演出《窦娥冤》为中心线索,通过描写他们与贪官污吏及无耻文人的周旋与斗争,谱出一曲悲壮慷慨的剧作家之歌。这里所录选自第八场。第八场是全剧的高潮,通过关、朱狱中会面,表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
节选部分反映了几种矛盾冲突?请至少写出其中的两种。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干问的是“节选部分反映了几种矛盾冲突”。根据文中王著因杀了阿合马“与万民除害”而被杀害,可看出贪官污吏与王著的矛盾冲突。根据文中“你是一代作者……多替负屈衔冤的女子们申冤”可看出底层人民没有发言权,有口难言,反映了贪官污吏与下层人民的矛盾冲突。根据文中“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及后面的注释可得出贪官污吏以及无耻文人与关汉卿、朱帘秀的矛盾冲突。
答案:①贪官污吏与下层人民的矛盾冲突;②贪官污吏与王著的矛盾冲突;③贪官污吏以及无耻文人与关汉卿、朱帘秀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牢牢把握戏剧冲突是鉴赏戏剧的关键。
1.戏剧冲突决定戏剧的主题。从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与剧本的立意。
2.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①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叫外部冲突。②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叫内部冲突。这两种冲突有时单独展开,有时则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③人与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在了解戏剧冲突的基础上,熟悉把握戏剧冲突“两角度”。
角度一:了解戏剧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为了吸引观众,剧本十分讲究情节性。读者了解了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受到艺术感染。从情节的推进入手,有助于把握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
角度二:结合戏剧主题分析冲突性质。
剧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冲突(特别是人物性格的相互“抵触”)中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因此可从戏剧表现的主题分析冲突的性质。
题型二 欣赏戏剧人物
2.阅读剧本《暗算(节选)》,完成题目。
人物简介:钱之江——打入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代号“毒蛇”),国民党上海警备区司令部总破译师。
代主任——蒋介石委派至上海的亲信特使,国民党军统特务头目之一。
背景概述:1931年,由于叛徒出卖,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到重创,党中央派特使前往上海。这一行动因被敌人破译而暴露,唯一的知情者钱之江却和另外几个国民党的破译人员,即“南京密电”的知情者都被软禁起来。代主任基于手段卑劣的连番审查,基本确认钱之江就是“毒蛇”,但就是找不到证据。就在“南京密令”(若找不出“毒蛇”则把软禁人员一律枪杀)生效的前夜,两个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有了一段经典对白。
代主任 钱总是何等卓越之人,大可不必一条道走到黑。你可以跟我去南京,蒋委员长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钱之江 中国人的饮食以长江为界,南人喜米,北人好面;前者口清,后者味重。广东客家人爱好煲汤,山西老西儿喜欢吃醋。你我的祖籍南辕北辙,所以吃不到一起的人,难进一个门。
代主任 你的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生是党国人,死为党国鬼,你与我道不同,那你是何道?
钱之江 同是吃饭,国人用筷子,洋人用刀,此人和彼人,不都一样是人吗?难道你我之间竟有一个不是人?
代主任 钱总过于能言善辩,三寸不烂,巧舌如簧。我是真舍不得你,孤掌难鸣呐!没了你,我就再也听不到这种响声了。
钱之江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影响一支蜡烛的光辉。我不言败,因为大幕还未落下;而你过早叫喊胜利,却可能孤独面对舞台,座位下无人喝彩。
代主任 其实我心里已经知道你是什么人了,只是我无法证实。我遗憾造物主让我们成为敌人,而不是同志,只能各为其主。
钱之江 我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是你。而我,生来死往,像一片云彩,为太阳的升起,宁肯踪影全无。
代主任 好口才!钱之江,那我告诉你,即便大幕拉上,我也绝不会让你曲终人散。这个世界离开你,我会孤独,我会一览众山小,我会高处不胜寒。所以你不光不能离开,我还要你坐在舞台下为我喝彩。
钱之江 那我们都拭目以待。
代主任 不到黄河不死心。
钱之江 不见棺材不掉泪。
你最欣赏钱之江身上哪些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请选取两点并依据选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答:
答案:机智沉着,应对的话语既顺畅通达,又针锋相对;学识渊博,如他对饮食的表述既道出了各地饮食习俗的不同,又暗含两人的不同道路和信仰;乐观,谈到“我不言败”等。(答出两点即可)
分析戏剧人物形象:
首先,掌握必备知识。
戏剧中的一切因素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一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能否在舞台上“站立”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戏剧人物根据其在戏剧中的地位可以分成主角和配角,根据其立场观点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主角是戏剧主要表现的人物,承载着戏剧的重要矛盾冲突,他的言行、思想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他的命运揭示戏剧的主题。配角如同小说的次要人物,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有时也起推动剧情发展、暗示戏剧环境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主角不一定是正面人物,配角也不一定是反面人物。如《雷雨》中周朴园是主角,但又是反面人物;周冲是配角,但又是正面人物。
其次,注意分析戏剧人物“五方面”。
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与小说一致,概括人物形象时,为避免出现遗漏,要重点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联系相关冲突分析人物形象。需注意剧情冲突和人物之间的冲突。
2.通过比较,分析把握人物性格。通过类比、对比,分析出人物的共性、个性以及特殊之处。
3.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人性是人物行为最深刻的动因,几乎能解释人的所有行为。
4.还原情境,透析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情境有历史情境和生活情境两种。分析时要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风尚、民间习俗、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实践活动、人际交往甚至天生禀赋等,勾勒人物的成长轨迹和心态变化轨迹,弄清人物的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
5.重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既带有浓厚的封建遗习,又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血腥,同时还受到资产阶级人性思想的影响,是个复合形象。而鲁侍萍三十年前后的不同表现则体现出人物性格的可变性。
题型三 品味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台词是构成一个剧本的基石,是剧本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台词就没有剧本,没有人物的冲突,更没有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剧中的人物(或称之为角色)必须通过台词才能表现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由此可见台词在剧本中的重要性。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显。
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些台词没有通过演员直接说出,但观众能够领悟到它的含义,这就是潜台词。潜台词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能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目的,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舞台说明是剧本写在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考查点一 品味个性化的台词
3.阅读《泰坦尼克号》的节选内容,回答后面问题。
泰坦尼克号(节选)
(杰克和露丝在眨眼的星星下漂浮。海水像玻璃,只有细微的起伏波动。露丝确实能看到大海这面镜子上星星的反光。杰克拧干她那件长大衣的水,把它紧紧塞在她双腿周围。他揉她的双臂。黑暗中他的脸呈灰白色。他们周边的黑暗中传来微弱的呻吟声。)
露 丝 越来越安静了。
杰 克 再等几分钟。他们需要一点时间去安排妥救生艇。
(露丝一动不动,只凝视星空。她知道真相。不会有什么救生艇了。她看见杰克背后的官员怀尔德已经停止不动了。他缩在他的救生衣里,像是睡着了。他已经冻死了。)
杰 克 我不了解你,可是我打算用强硬的措辞写一封信给白星航运公司讲清这全部事件。
(她无力地笑笑,但声音像是恐惧的喘息。露丝在一丝微光中看见他的眼睛。)
露 丝 我爱你,杰克。
(她拿起他的手。)
杰 克 不……不要告别,露丝。你别放弃,不能放弃。
露 丝 我太冷了。
杰 克 你会摆脱困境的……你会活下去,你会生儿育女,看着他们长大成人,你会成为老太太后死在暖和的床上。不是这儿。不是今天晚上。明白我说的话吗?
露 丝 我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
杰 克 露丝,听我说,听着。赢得那张船票是我有生以来遇到过的最好的事。
(杰克说话已经没有力气了。)
杰 克 船票把我带到你面前。我感激不尽,露丝。我感激不尽。
(他的声音由于冷而发颤,寒气进入心肺了。)
杰 克 你必须赏给我这个面子……答应我,你要活下去……你永远不会放弃……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怎样没希望……现在答应我,永远遵守诺言。
露 丝 我答应。
杰 克 永远不放弃。
露 丝 我保证。我永远不放弃,杰克。我永远不放弃。
(她抓住他的手,他们头靠头地躺着。现在安静下来了,只有海水的拍击声。)
(1)露丝说:“越来越安静了。”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答:
(2)杰克自始至终没有说“我爱你,露丝”,但又自始至终在表达对露丝的忠贞的爱,他是以什么方式表达的?露丝又是以怎样的态度来接受杰克的爱的?(各用一句话回答)
答:
答案:(1)她知道真相。不会有什么救生艇了。
(2)杰克以美好的生的祝愿来表达对露丝的爱,露丝则以坚定的生的许诺接受了杰克的爱的祝愿。
个性化台词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品味个性化语言需从塑造形象和揭示主旨两方面思考。在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是指符合人物性格、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本质的语言,读者能从好的台词中看出人物的神情举止、内心活动,其对塑造人物有重要的作用。另外,戏剧中人物的语言,特别是关键人物的关键台词对戏剧的主旨也有一定的揭示作用,不能忽略。
考查点二 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
4.欣赏曹禺话剧《雷雨》中鲁侍萍(以下称“鲁”)和周朴园(以下称“朴”)重逢时的一段对话,完成下题。
朴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朴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朴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鲁 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请分析画线句子的潜台词。
答:
答案:①你来干什么:你来是要报复我吗?是要让我身败名裂吗?是要向我敲诈勒索吗?……②谁指使你来的:啊?你的背后还有主谋?你们还有更大的企图?……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三十年来我日夜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三十年的光阴仍然没有让你忘记旧恶,你处心积虑三十年还是找来了,你真狠毒……
潜台词是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它是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人们经常用“潜台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不便明说的想法。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它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
由于潜台词的表现形式不同,掌握起来也就不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挖掘潜台词:(1)根据语境,揣测人物真正的思想感情;(2)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测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3)根据事件发展推测其含意;(4)体味人物的语气、语调。
考查点三 赏析舞台说明
5.细读《雷雨》开头一段“舞台说明”,思考它的作用是什么。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答:
答案: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这段舞台说明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产生一种压抑感。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的文字。按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1)人物说明。一般指戏剧文学剧本的人物表。它主要是介绍登场人物的年龄、职务和人物间的关系,简明扼要地介绍剧中人的概况。
(2)舞台场面说明。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灯光效果、道具运用,人物的上场、下场以及幕的启闭等。
(3)人物动作说明。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刻画人物性格、推进剧情发展,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
(4)唱腔板式说明。这是戏曲文学剧本所独有的舞台说明。
具体解题时,可从三个角度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
(1)明确说明内容。在以上四类说明中,舞台场面说明和人物动作说明一般是鉴赏的重点。舞台场面说明要从其对场面的交代、气氛的暗示、环境的映衬等角度分析。
(2)紧扣人物台词。人物动作说明往往表明人物说话时的情态、动作,这类说明与台词一起在塑造人物形象、推动矛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合剧情发展。舞台说明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舞台布局及气氛等,往往起到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