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3.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3.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14 09: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体内的胰岛细胞2h即可合成胰岛素
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9个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
——引自翟中和院士等主编的
《细胞生物学》
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
细胞膜(质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质基质
细胞器
细胞骨架
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结构
1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活细胞
死细胞
1.为何活细胞不能被台盼蓝染液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
2.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应该具有什么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一、细胞膜的功能(P40)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信号分子”-----受体(识别结合信号分子)
一、细胞膜的功能
信号分子远距离运输
接受信号的细胞
受体:识别相应信号分子,化学本质——蛋白质
发放信号的细胞
信号分子
——通过血液运输
信号分子固定在细胞膜上(两细胞间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交流)
发放信号的细胞
接受信号的细胞
异种精子不能与卵子融合,这是因为精子表面的结合素能与卵细胞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而达到同种识别的目的。
柿胚乳胞间连丝
信号分子通过胞间通道进入相邻细胞
二、细胞膜成分及结构的探索历程
阅读教材P42“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并进行思考,完成学案。
(一)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二、细胞膜成分及结构的探索历程
(一)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二)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
脂质和蛋白质,少量糖类。
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少量胆固醇
1.三明治模型的提出
细胞膜模型假说:“三明治”模型
静态的统一结构
矛盾1:推算的细胞膜厚度与实际不符
按照“三明治”模型细胞膜厚度至少应有20nm,但实际上细胞膜的厚度仅为7~8nm
白细胞吞噬细菌
矛盾2:细胞膜“静态”无法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人、鼠细胞杂交实验:
这一实验表明什么?
2.三明治模型的修订发展
2.三明治模型的修订发展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2.三明治模型的修订发展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1)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思考:水溶性物质是否容易通过脂双层?
三、流动镶嵌模型
(1)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三、流动镶嵌模型
(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者贯穿在脂双层中。
(3)膜的各种组分不是静止不动的,具有流动性。
糖蛋白
胆固醇
细胞膜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称为糖被,它可与蛋白质结合成糖蛋白,还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掺合在一起培养。结果发现,只有同种海绵动物的细胞才结合在一起。
说明细胞能相互识别。
通过对细胞表面成分的分析,发现两种海绵动物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差异。虽然糖蛋白中氨基酸成分相同,但糖类的成分是不同的。
糖被——与细胞表面识别、细胞间信息传递密切相关
(糖蛋白、糖脂)
信息分子远距离运输
接受信号的细胞
位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绝大部分是糖蛋白
发放信号的细胞
信号分子
小结1: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小结2: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脂双层
膜蛋白
比如糖蛋白,糖脂
补充:胆固醇
——在动物细胞膜中,
限制磷脂分子运动,
增加膜的“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