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时期?
2.铸造青铜器使用的工艺?青铜包含哪些原料?
3.青铜器的代表?其中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是?
4.什么是甲骨文?发现人?
5.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
6.哪一种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特征: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和使用金属货币。
规模不断扩大。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二、王室衰微
1.原因:
2.影响:
周王室地位下降,
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徽,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1)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旁诸侯之长。想一想,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
三、诸侯争霸
1.霸主:
2.影响:(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①消极:
②积极:
加快统一的步伐,同时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秦穆公
春秋霸主
齐桓公称霸讲的是齐桓公在位期间,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积极展开对外活动,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晋文公,公元前 632 年,晋国联合了秦、齐、宋等国,出动兵车七百乘,与楚国大战于城濮(今山东濮县),楚人战败。晋文公和齐、鲁、宋、卫等七国的君主会盟于践土(今河南荥泽),并得到周王的策命。这年冬天,晋国又会诸侯于温(今河南温县),周王也被召赴会,晋国由于胜楚国而跃升为中原的霸主。
秦穆公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春秋护头铜胄
山东临淄春秋殉马坑
当堂诊学
1.我国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
D.出现纸质货币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D
D
3.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4.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A
当堂诊学
5.下列现象中不符合春秋时期特征的是( )
A.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号令不行
B.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C.出现了春秋五霸
D.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当堂诊学
D
谢谢